許豪沖/一個樂於作為他人自體客體的精神科醫師——關於劉慧卿醫師與其著作《三種和多種自體》

聯合新聞網 心靈工坊
書名:《三種和多種自體:佛洛伊德、克萊恩、寇哈特,或榮格,與其他共論證》 作...

文/許豪沖(精神科醫師、自體心理診所院長)

很開心也很榮幸,能夠獲邀為我的老朋友慧卿院長的大作說些話。三十多年前,我進入北市療(現在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接受精神科住院醫師訓練,當時慧卿就是高我一屆的學姊。我們一開始不算熟識,直到我專科醫師考試二度受挫,心理上已經難受到萌生另起爐灶之意之時,要不是有她與林明雄醫師的鼓勵幫助,我很可能就會因為太大的自戀創傷而放棄精神科專科醫師這條路。我還記得她時這麼鼓勵我的:「許豪沖你就再考一次吧,等你考試通過以後,再把專科證書燒掉也不遲啊!」於是,我就下定決心再考一次,並且接受她與林明雄的幫忙,每週從台北市開車到新店的宏慈療養院(慧卿工作的地方),接受他們的口試訓練指導。我記得這樣的方式持續了近半年,一直到我專科醫師口試通過為止。

這件事當然讓我終身難忘,而這個緣份也讓我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參與了明雄、慧卿與時寧一起帶領的寇哈特讀書會。而這也可以說是我在精神分析心理治療領域裡最深入的原典精讀。從《自體的分析》、《自體的重建》到《精神分析治癒之道》,我們在閱讀寇哈特幾本大作的過程裡,慢慢開啟了對精神分析這一種治療方式與哲學的理解。不同的理解當然會帶來衝突與火花,於是這讀書會也像是我們四個人的團體心理治療,在一定的框架下,我們摸索前進,慢慢理解了寇哈特所說的自體以及我們自己本身的自體。並且也學習如何對他人的自體進行理解。套用寇哈特的話,想要神入(empathy)一個對象,這確實是一個「長期浸泡的過程」。透過我們自己的親身體驗,神入、精神分析或詮釋,慢慢變成是我們可以掌握的語言文字,而不再只是似懂非懂、供在神桌之上的被膜拜象徵。

慧卿一直是個多才多藝的女性,彷彿民間信仰的千手千眼觀音,不斷伸出她的善意與不同的人連結,也默默努力了許多件事。我當然無法窺見其全貌,她的故事要等她自己慢慢說。我只想表達她曾跟我提過的另一件事,那就是對於精神科專科醫師考試的落第生(就如同我當年考到第三次才通過),她在過去幾年中都不斷伸出手來幫忙。她會與他們討論口試的實際困難與障礙,並且陪著他們做相關的考試準備,我相信就如同當年我受她幫忙一樣,而且她沒有收費,只是陪伴這些後輩走過人生中最低谷的一段時間。我尋思這樣被困住的後輩一直都有,只要專科醫師考試這樣的制度持續存在,都就必然會存在這樣的落第生,如同過去千年以來中國科舉制度所帶來的現象。當社會或組織為了某種公平價值的確保而設立制度,很難沒有制度下的犧牲者。只是,我們或許可以思考的是,這種制度下的犧牲者,接下來的人生要如何面對。是該另起爐灶呢?還是該堅持考試下去?有沒有人會願意持續幫忙這種從制度下掉落的人?就我的觀察,慧卿就是一個願意承擔的人。她在過去這麼多年來,就一直在努力幫忙像我這種考不過的考生「重考」,而慧卿這樣的努力,其意義就相當於提供考生一自體客體以支撐其度過這艱苦過程。

我相信這樣的小故事可以作為一個借鏡,以瞥見慧卿這個人的人格:樂於作為他人的自體客體,而這也是她長期作為治療者的基本態度。她就是這麼一個樂於給予與幫忙的人。而她這一本有關自體的大作,又是她另一個領域之努力成果的展現。慧卿過往在我們的自體研討會裡,一直是一個穩定參與與付出的講員,每年都可以有穩定的論文提報。這些論文都是對於她自己的反思,她對所長期浸泡的女性案主及其生命歷程的陪伴與理解,以及她對相關論文典籍的耕耘爬梳的總結。這些文章已經在過往二十年的自體心理學研討會中提報過,如今總算可以結集成書,讓想要了解慧卿的思考的讀者可以一次掌握。我很樂見作為讀者之一,並推薦之。

●本文摘選自心靈工坊出版之《三種和多種自體:佛洛伊德、克萊恩、寇哈特,或榮格,與其他共論證》推薦序。


醫師 北市 民間信仰 心靈工坊 閱讀風向球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