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手機/平板掃描QR Code借閱前,請先下載/安裝 udn讀書館 App。
社子島是台北市最後一塊未開發的處女地。
這裡沒有高樓,到處可見的是鐵皮屋工廠和資源回收場,
過去社子島背負大台北地區防洪的重責大任,長達半世紀都限建,
磚房壞了不能拆掉重建,只能在屋頂以鐵皮加蓋的方式拉皮整修。
整個社子島生活機能很差,甚至沒有超商、大型商店,
更別提診所、銀行、郵局,居民不明白,明明有繳稅,卻活得像二等公民。
沿著台北市延平北路向北行駛,繁華市容漸漸變了樣,如果不是看到延平北路七段這個路牌,根本無法想像這裡就是台北市,說這裡像鄉村一點也不為過,主幹道狹小,發展原地踏步,都是因為限建。
1963年葛樂禮葛樂禮颱風對台北地區造成重大的災害後,政府為了降低水患的風險,先是加高淡水河、基隆河的河堤,進而將士林段的基隆河改道,1970年經濟部在「台北地區防洪計畫」中,將社子島列為洪泛區,停止島上一切建設,土地建物限制開發,房屋也不能改建,不能申請水電,電力公司及自來水公司也不能幫居民接水電,居民如要搬進來得寫切結書。徹底放棄了對社子島居民安全承諾的天職,藉以換得台北市精華地段、政府機構的安全。
老屋不能整個拆除重建,只能原地修緝,為了防漏雨,磚牆屋頂跳tone地搭上鐵皮,形成違建多、磚瓦防搭蓋鐵皮屋頂的景象。當地富洲里里長李賜福無奈說:「房子結構可能都存在風險,但拆了就成無殼蝸牛,只好勉強湊合」
還有一家好幾戶住在一個屋簷下,一門牌一水表只能共用。居民挖了蓄水池存水,以免水壓不夠,被台北盆地首要兩條河川--淡水河與基隆河環繞的社子島,竟連居家用水都有問題,更別提生活機能。社子島居民說:「不要說什麼台北曼哈頓、威尼斯…什麼的,這裡根本是三流的城市啊!」就像許多人形容的「台北市的庄腳所在」,相對於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台北都會風貌,這裡全是低矮房舍,破舊的瓦簷磚房、歪歪斜斜的巷弄,有些巷弄窄到僅可通行摩托車或腳踏車,與行人錯身而過時,得小心慎行,以免相撞,也有些巷弄裡,甚且是你家後巷緊貼著我家門前,一不小心就會闖進別人家裡。
市民覺醒卸下十字架,復活咱的島!
半個世紀以來,社子島的居民在颱風、暴雨來的時候,惶惶不安;同為台北市民,連個便利商店都沒有,生活機能比高山上的原住民還差。
從李登輝當市長時期提出的社子島開發計畫,至今歷經12任台北市長皆提出不同的願景與政治支票,但社子島的居民從年輕等到白頭,等到的卻是承諾連續跳票。「台北曼哈頓」、「水都威尼斯」、「河濱花都」……,甚至還有「色情風化賭博專區」。但不管甚麼開發案,沒有一個能過關、實現的,社子島至今仍被滯洪區、禁建令的緊箍咒牢牢套住,台北的世外桃源已經荒廢近半世紀,1萬多居民聽得到口號,卻始終看不見希望。
社子島的悲情歷史由來已久,作為防洪限建區,她為台北人承載了半世紀的十字架,而大多數的台北人對「社子島」的地理位置往往一知半解,更罔論了解她的歷史。2014年,新的臺北市長上任,社子島居民對開發模式進行了一次住民公投,似乎窺見了解禁的曙光,從戒嚴時期的政治粗暴到今天,台灣逐漸走向進步的公民社會,社子島民半世紀的血淚犧牲,仍持續成為歷史的遺憾?或能翻轉社子島現象成為台灣社會民主進程的一個重要指標?期盼本書的出版為社子島居民權益發聲,為落實開發承諾進行督促。
本書特色
本書基於關懷、求真、嚴謹的立場出版,這是
1第一本探討社子島過去與現在的人文專書。
2採訪社子島將近60位居民,深入了解在地的故事。
3收錄社子島居民、攝影名家、媒體、政府機構獨家經典照片,橫跨幾世紀,從各面向呈現社子島的美麗與哀愁。
4產、官、學多方資料匯集,建構半世紀社子島今昔。
名人推薦
台北市市長 /柯文哲
台北市市議員/何志偉
台北海洋技術學院校長/唐彥博
財團法人喬大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郭國榮
專文推薦
台北市都發局局長/ 林洲民
社子島富洲里里長 /李賜福
台北永樂扶輪社社長/陳煙平
喬大地產執行副總/郭國哲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理事長/黃瑞茂
社子島福安里里長 /謝文加
(按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聯合掛名推薦
這裡沒有高樓,到處可見的是鐵皮屋工廠和資源回收場,
過去社子島背負大台北地區防洪的重責大任,長達半世紀都限建,
磚房壞了不能拆掉重建,只能在屋頂以鐵皮加蓋的方式拉皮整修。
整個社子島生活機能很差,甚至沒有超商、大型商店,
更別提診所、銀行、郵局,居民不明白,明明有繳稅,卻活得像二等公民。
沿著台北市延平北路向北行駛,繁華市容漸漸變了樣,如果不是看到延平北路七段這個路牌,根本無法想像這裡就是台北市,說這裡像鄉村一點也不為過,主幹道狹小,發展原地踏步,都是因為限建。
1963年葛樂禮葛樂禮颱風對台北地區造成重大的災害後,政府為了降低水患的風險,先是加高淡水河、基隆河的河堤,進而將士林段的基隆河改道,1970年經濟部在「台北地區防洪計畫」中,將社子島列為洪泛區,停止島上一切建設,土地建物限制開發,房屋也不能改建,不能申請水電,電力公司及自來水公司也不能幫居民接水電,居民如要搬進來得寫切結書。徹底放棄了對社子島居民安全承諾的天職,藉以換得台北市精華地段、政府機構的安全。
老屋不能整個拆除重建,只能原地修緝,為了防漏雨,磚牆屋頂跳tone地搭上鐵皮,形成違建多、磚瓦防搭蓋鐵皮屋頂的景象。當地富洲里里長李賜福無奈說:「房子結構可能都存在風險,但拆了就成無殼蝸牛,只好勉強湊合」
還有一家好幾戶住在一個屋簷下,一門牌一水表只能共用。居民挖了蓄水池存水,以免水壓不夠,被台北盆地首要兩條河川--淡水河與基隆河環繞的社子島,竟連居家用水都有問題,更別提生活機能。社子島居民說:「不要說什麼台北曼哈頓、威尼斯…什麼的,這裡根本是三流的城市啊!」就像許多人形容的「台北市的庄腳所在」,相對於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台北都會風貌,這裡全是低矮房舍,破舊的瓦簷磚房、歪歪斜斜的巷弄,有些巷弄窄到僅可通行摩托車或腳踏車,與行人錯身而過時,得小心慎行,以免相撞,也有些巷弄裡,甚且是你家後巷緊貼著我家門前,一不小心就會闖進別人家裡。
市民覺醒卸下十字架,復活咱的島!
半個世紀以來,社子島的居民在颱風、暴雨來的時候,惶惶不安;同為台北市民,連個便利商店都沒有,生活機能比高山上的原住民還差。
從李登輝當市長時期提出的社子島開發計畫,至今歷經12任台北市長皆提出不同的願景與政治支票,但社子島的居民從年輕等到白頭,等到的卻是承諾連續跳票。「台北曼哈頓」、「水都威尼斯」、「河濱花都」……,甚至還有「色情風化賭博專區」。但不管甚麼開發案,沒有一個能過關、實現的,社子島至今仍被滯洪區、禁建令的緊箍咒牢牢套住,台北的世外桃源已經荒廢近半世紀,1萬多居民聽得到口號,卻始終看不見希望。
社子島的悲情歷史由來已久,作為防洪限建區,她為台北人承載了半世紀的十字架,而大多數的台北人對「社子島」的地理位置往往一知半解,更罔論了解她的歷史。2014年,新的臺北市長上任,社子島居民對開發模式進行了一次住民公投,似乎窺見了解禁的曙光,從戒嚴時期的政治粗暴到今天,台灣逐漸走向進步的公民社會,社子島民半世紀的血淚犧牲,仍持續成為歷史的遺憾?或能翻轉社子島現象成為台灣社會民主進程的一個重要指標?期盼本書的出版為社子島居民權益發聲,為落實開發承諾進行督促。
本書特色
本書基於關懷、求真、嚴謹的立場出版,這是
1第一本探討社子島過去與現在的人文專書。
2採訪社子島將近60位居民,深入了解在地的故事。
3收錄社子島居民、攝影名家、媒體、政府機構獨家經典照片,橫跨幾世紀,從各面向呈現社子島的美麗與哀愁。
4產、官、學多方資料匯集,建構半世紀社子島今昔。
名人推薦
台北市市長 /柯文哲
台北市市議員/何志偉
台北海洋技術學院校長/唐彥博
財團法人喬大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郭國榮
專文推薦
台北市都發局局長/ 林洲民
社子島富洲里里長 /李賜福
台北永樂扶輪社社長/陳煙平
喬大地產執行副總/郭國哲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理事長/黃瑞茂
社子島福安里里長 /謝文加
(按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聯合掛名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