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cover

國家地理雜誌:國家公園100年-荒野的力量

點閱數

作者

出版社
大石國際文化

格式
PDF

【國家公園一百年】
這一系列以敘事法公開美國人創建國家公園這個獨到的發想。這篇報導將回顧黃石公園當初創立起源作為「大眾遊憩之地」開始講起,然後依著這個情勢朝向國家公園管理局根據史蒂芬•馬瑟在1916年的指導之下所建立起來。到了20世紀,我們將看到這個公園的概念是如何演變而來,伴隨著每一步帶來的衝突,變成不只是塊共享的遊憩地,而是一座提供給野生動物的庇護所、科學實驗室,還有對今日快速變遷的氣候下,多樣生物生態系統求生的試驗。

【當大腦遇上大自然】
最近針對「大自然缺失症」的議題很多,人類與生俱來與大自然有所關聯。可是,那些高尚的觀念真為如此嗎?作者Florence Williams以科學的角度來觀察我們所謂的接觸大自然的必要性的背後,利用新見解和新技術,讓我們得以一窺我們中樞神經系統的運作。只是在過去五年間,這些――一切從壓力荷爾蒙對心臟速率的變化,以腦電波神經建設的蛋白質――來確認我們花時間在綠色空間上是「深刻有意義的」,猶他大學神經心理學家 David Strayer說。

【血淋淋的饗宴】
兀鷲是世界上最壞的鳥類,一個活生生的汙穢和貪婪的隱喻。作者Elizabeth Royte將兀鷲反派的魅力做有趣描述,她仍在尋找兀鷲在非洲東部數量減少的原因(大多是受到迫害和意外中毒,以及一些棲息地消失),還有對人類健康、野生動物和當地的經濟的影響(觀光業可能會蒙受腐臭的動物屍體堆積之苦)。

【如履薄冰】
北極、消失的冰雪還有氣候的變化是這個故事的三個主軸。一艘前往北極圈的斯瓦巴群島研究船正在航行。此次的研究任務為了解極地冰和全球海洋的關係。我們的報導還包括了環境變遷的過程會如何影響海冰的生命,因為最古老和最厚的冰正在融化。這個對天氣(即造成這些極地渦旋)的影響,就是讓現在發生的最有衝擊力的環境危機。這個議題上,尤其對於在這個區域有領土的國家,政治的因素影響劇甚。

【搭上橡膠熱潮】
工業界依賴化石燃料,不過,還有另一種本質上說的自然資源――若沒有這個資源,世界上會有趨之以避、很大的影響,它就是:橡膠。橡膠的崛起背後有著豐富的歷史(大肆盜採植物,Henry Ford在巴西所做的愚事,而偶然發現了硫化――或許用圖表處理最好詮釋)不過我們現在做這篇報導的原因是中國經濟成長而使需求增加。

【印度女兒國】影像故事
在印度東北部、緊鄰孟加拉邊界的茂密叢林裡,有一個社會秩序不同尋常的小村落。莫里濃約有500名卡西族原住民,仍遵循古代母系社會傳統。在當地,繼承權、金錢、財產與權力皆由母親傳給女兒。在那裡,女兒才是一家之主。
2 國家公園一百年
今年是美國國家公園體系成立100週年。本刊以為期一年的系列報導,進行慶祝與反思。

26 當大腦遇上大自然
放下科技產品,花一些時間沉浸在大自然中,將對你的大腦有所助益。

48 血淋淋的饗宴
兀鷲以動物的死屍為食,看似骯髒汙穢,然而地球對這種鳥類的需求卻非常急迫。

72 如履薄冰
北極海冰反射太陽光,地球就能降溫;但海冰正在融化。這將會造成何種結果?

90 搭上橡膠熱潮
全球對於輪胎需求的增長,或許能讓東南亞的貧困居民獲利,代價卻是整個地球。

110 影像故事 I 女兒國
在一個母系社會裡的年輕女子,維繫著古老傳統。

其他人也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