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談楊煉的血統——第一代可與漢族通婚的滿蒙祖母。
這本書,談楊煉的家世——吉祥戲院少東家的父親與上海電影世家的母親。
這本書,談楊煉在文革時的戀愛、階級鬥爭。
這本書,談楊煉在北京、在紐約、在紐西蘭、在德國,在世界各地的漂泊。
這本書,談楊煉與艾倫・金斯堡、蘇珊・桑塔格、阿多尼斯、高行健等當代大家的交流。
這本書,談楊煉不斷煉字煉意,不斷探察自我內在的幽暗。
這本書,談楊煉或許曾離散於中國,卻從未離散於中文的書寫、創作與生活。
本書特色
歷時十天的深度訪談,近二十萬字,收錄詩人生活影像。
我把聽到我的詩被禁止的消息那天,作為正式開始流亡生涯的日子,詩代替詩人被殺死了。——楊煉
楊煉
一九五五年出生於瑞士,成長於北京。七○年代後期開始寫詩。一九八三年,以長詩〈諾日朗〉轟動中國詩壇,其後,作品被介紹到海外。迄今共出版中文詩集十四本、散文集二本與一部文論集,已譯成三十餘種外文。楊煉作品被評論為「像麥克迪爾米德遇見了里爾克,還有一把出鞘的武士刀!」也被譽為世界上當代中國文學最具代表性的聲音之一。楊煉獲得的諸多獎項,包括義大利蘇爾摩納獎(2019);雅努斯・潘諾尼烏斯國際詩歌大獎、拉奎來國際文學獎、義大利北-南文學獎等(2018);英國筆會獎暨英國詩歌書籍協會推薦翻譯詩集獎(2017);臺灣首屆太平洋國際詩歌獎之累積成就獎、李白詩歌獎提名獎在內的四項中國詩歌獎(2016);義大利卡普里國際詩歌獎(2014),義大利諾尼諾國際文學獎(2012)等等。並於二○○八年和二○一一年最高票當選為國際筆會理事。二○一三年,獲邀成為挪威文學暨自由表達學院院士,二○一四年至今,楊煉受邀成為汕頭大學特聘教授暨駐校作家。自二○一七年起,擔任一九八八年創刊的《倖存者》詩刊雙主編之一。
朱又可
中國報紙副刊編輯。出版有《行者的迷宮》(與張煒合著)、《一個人和新疆》(與周濤合著,獲《南方都市報》二○一四年度非虛構類好書),以及人物對話選集《彆扭的聲音》等。獲第四屆「中國報人散文獎」(2015)。
「馬背上的民族,眼睛永遠盯著更遠的一條地平線」——採訪緣起
二○一八年九月八日下午,匈牙利巴拉頓湖畔翻譯之家
吉祥戲院少東家之子。出生地:瑞士伯爾尼
瑞士的和平與暴烈
整理照相冊,母親去世
曾祖父、祖父。父親的兩次背叛
二姨
叔叔的荒誕遭遇
二○一八年九月十日,布達佩斯
蒙古人奶奶
日據時代的躲與遊
「玩」自己的事
貓狗年月
二○一八年九月十一日,布達佩斯
毛澤東思想宣傳隊裡的初戀
黃土店村的「階級鬥爭」和插隊女孩
初戀的分手和第一次婚姻
《今天》的活動與擺脫跟蹤
第二次婚姻
二○一八年九月十二日,布達佩斯
嚴文井,父輩歷史縮影
跟邵燕祥、謝冕等人的交往
北京的地下文學與黃皮書
藍總是更高的
向大海報了仇
在紐約,認識艾倫・金斯堡
在美國暫停了八個月
悉尼大學的一年
第一次回中國和再去美國
蘇珊・桑塔格
阿什伯利
二○一八年九月十三日,布達佩斯
阿多尼斯
高行健
解構鄉愁
鬼話與鬼府
二○一八年九月十四日,布達佩斯
汪氏小苑和揚州菜
親舅姥爺史東山之死
舅姥爺徐遲之死
二○一八年九月十六日上午,布達佩斯
但丁式的煉獄旅行與〈諾日朗〉
尋找大地本源的生命力與《豔詩》
主動和自覺地創造自己的「本地」
精神的深度、思想的深度
漢語音樂和音韻的自覺
莊子的傳統
二○一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白雲機場廣州酒家
談芒克
說顧城
我的寫作像考古
寫詩需要一張熟悉的桌子
卻顧所來徑
附一:楊煉的詩
母親的手跡
二姨的肖像
奶奶的船
京劇課
蝴蝶——柏林
一粒葵花籽的否定句——致艾未未
一九八九年(死者之年)
在特朗斯特羅默墓前
附二:楊煉創作年表及中外文作品出版目錄
附三:楊煉文學小傳及評論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