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手機/平板掃描QR Code借閱前,請先下載/安裝 udn讀書館 App。
中國渴望的偉大民族復興,必以取代美國、稱霸世界為目標。
從鄧小平囑咐「韜光養晦」、
胡錦濤主張「積極有所作為」,
到習近平的全球擴張,
中共不變的是以美國為敵。
先求削弱美國,進而建立亞洲霸權,最後領導世界新秩序。
★中共領導高層如何看待國際局勢變化?蘇聯解體、天安門事件、波斯灣戰爭、南斯拉夫戰爭、2008金融危機、英國脫歐、川普當選、新冠疫情,在中共戰略專家眼中有何意義?
★中共高層如何規劃其戰略部署?解放軍的建軍思想依循哪些原則?為何中國早在1980年代就有能力打造航空母艦,卻寧願先投資重金發展全球最大的水雷庫、反艦彈道飛彈,與全球最大的潛艦艦隊?
★為何中共常積極參加名不見經傳、影響力薄弱的國際組織?這些組織在今天中國的全球擴張中扮演什麼角色?
★面對中國的戰狼外交與巨大的經濟與軍事力量,美國該放棄台灣、退出西太平洋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美國該如何反制中國的擴張?
1989年7月1日,天安門事件的血腥鎮壓後不到一個月,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史考克羅銜老布希總統之命秘密訪問中國,向鄧小平保證美國的譴責只是表面上的舉動,實質上仍然會致力美中關係的穩定發展。此舉不僅延續了蘇聯解體前的美中軍事合作,更奠定了往後近三十年美國與中國的「交往政策」的基調:開放大學接受中國學生、允許美國資金與技術轉移至中國,促進中國加入WTO、賦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在各國與中國的領土爭議問題上保持中立,甚至隱晦反對台灣獨立。歷屆美國總統也都公開表示樂見中國更強大。
然而,這都無法阻止中國將美國視為政治上、經濟上、軍事上的敵人。隨著中國整體國力的不斷提升,如今其GDP與軍事支出都超過全亞洲的一半,中國對外戰略的野心亦逐漸擴大。從鄧小平的四字箴言「韜光養晦」,到胡錦濤主張的「積極有所作為」,再到習近平一般被稱為「戰狼外交」的擴張策略,後冷戰時代中國的「大戰略」始終以美國為敵。中共領導高層、解放軍將領、國際關係學者,莫不認為美國是繼蘇聯之後對中國生存的最大威脅,美國領導的自由主義世界秩序沒有賦予中國應有的大國地位,美國對台灣的承諾更阻礙了中國的統一大業。
然而,2016年的英國脫歐以及川普當選,形同當今全球秩序的領導人的主動退位,這在中國人眼裡形成了國際體系中「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2017年的十九大中,習近平自信滿滿的表示,「國際格局日益均衡,國際潮流大勢不可逆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中國要建設「世界一流軍隊」、「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並且「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當全球秩序分崩離析,中共卻正逐步實踐其戰略野心。
拜登政府首席中國問題專家細心剖析,並提出反制之道。
本書作者杜如松是美國新一代的中國問題專家,更是現任拜登國家安全會議的中國事務主任。憑藉著對中國政府文獻、官方新聞媒體、名人回憶錄、半官方學術報告的系統性鑽研,他以嚴謹的學術方法挖掘中國秘而不宣的大戰略。他在《長期博弈》中主張,中國共產黨基於其民族主義與列寧主義意識形態,長期以來都致力於以威權手腕貫徹其削弱美國的大戰略。具體來說,中國過去30年的外交戰略可區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89-2008)始於六四天安門事變、蘇聯解體,以及波斯灣戰爭三個連續性重大歷史事件。在這階段裡,中國自覺實力尚且虛弱。最高指導原則是鄧小平囑咐的「韜光養晦」。
※第二階段(2009-2016)以華爾街金融風暴為起始點,此時的中國經過將近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已累積相當的實力,而金融風暴的發生暴露了西方先進國家的弱點。中國變得更有自信。最高指導原則是胡錦濤說的「積極有所作為」。
※第三階段始於2017年,英國脫歐、強調孤立政策的川普的當選,讓習近平看到了國際政治板塊「百年未有之大變局」。2019的新冠疫情更彷彿一場對世界各國治理能力的大考驗,證明了西方民主政體的脆弱與中國的優越性。「東升西降」之歷史趨勢不可逆。中國戰略專家相信,美國與其盟友唯有明智、優雅的承認中國的領導地位,才能確保國際秩序的和平與權力轉移的順暢。
一個中國領導的國際秩序會是如何?中國將統一台灣,美軍可能必須撤離日本與朝鮮半島,甚至撤出西太平洋。中國的鄰國將聽命於北京,東海、南海、中印邊界的領土爭議將以符合中國利益的方式被解決。相對於美國打造的以國際組織、國際法為基礎的自由主義秩序,中國會以非自由的方式建立新秩序。而在中國內部,唯有與中共高層關係良好者會獲得利益。
美國該如何以最有效的方式面對中國的挑戰?杜如松建議,美國與其耗費鉅資與中國展開對抗,不如「師華之計以制華」,對中國展開「不對稱作戰」。考慮到中國經濟量體之大,採取對稱手段(例如提出基建計畫大撒幣以抗衡「一帶一路」)並非上策,反而應該借鏡中國的削弱和建立的經驗,以不對稱的方式遏阻中國擴張,同時強化美國自身實力,以因應中國挑戰美國霸權及其主導的自由開放世界秩序。
從鄧小平囑咐「韜光養晦」、
胡錦濤主張「積極有所作為」,
到習近平的全球擴張,
中共不變的是以美國為敵。
先求削弱美國,進而建立亞洲霸權,最後領導世界新秩序。
★中共領導高層如何看待國際局勢變化?蘇聯解體、天安門事件、波斯灣戰爭、南斯拉夫戰爭、2008金融危機、英國脫歐、川普當選、新冠疫情,在中共戰略專家眼中有何意義?
★中共高層如何規劃其戰略部署?解放軍的建軍思想依循哪些原則?為何中國早在1980年代就有能力打造航空母艦,卻寧願先投資重金發展全球最大的水雷庫、反艦彈道飛彈,與全球最大的潛艦艦隊?
★為何中共常積極參加名不見經傳、影響力薄弱的國際組織?這些組織在今天中國的全球擴張中扮演什麼角色?
★面對中國的戰狼外交與巨大的經濟與軍事力量,美國該放棄台灣、退出西太平洋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美國該如何反制中國的擴張?
1989年7月1日,天安門事件的血腥鎮壓後不到一個月,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史考克羅銜老布希總統之命秘密訪問中國,向鄧小平保證美國的譴責只是表面上的舉動,實質上仍然會致力美中關係的穩定發展。此舉不僅延續了蘇聯解體前的美中軍事合作,更奠定了往後近三十年美國與中國的「交往政策」的基調:開放大學接受中國學生、允許美國資金與技術轉移至中國,促進中國加入WTO、賦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在各國與中國的領土爭議問題上保持中立,甚至隱晦反對台灣獨立。歷屆美國總統也都公開表示樂見中國更強大。
然而,這都無法阻止中國將美國視為政治上、經濟上、軍事上的敵人。隨著中國整體國力的不斷提升,如今其GDP與軍事支出都超過全亞洲的一半,中國對外戰略的野心亦逐漸擴大。從鄧小平的四字箴言「韜光養晦」,到胡錦濤主張的「積極有所作為」,再到習近平一般被稱為「戰狼外交」的擴張策略,後冷戰時代中國的「大戰略」始終以美國為敵。中共領導高層、解放軍將領、國際關係學者,莫不認為美國是繼蘇聯之後對中國生存的最大威脅,美國領導的自由主義世界秩序沒有賦予中國應有的大國地位,美國對台灣的承諾更阻礙了中國的統一大業。
然而,2016年的英國脫歐以及川普當選,形同當今全球秩序的領導人的主動退位,這在中國人眼裡形成了國際體系中「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2017年的十九大中,習近平自信滿滿的表示,「國際格局日益均衡,國際潮流大勢不可逆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中國要建設「世界一流軍隊」、「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並且「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當全球秩序分崩離析,中共卻正逐步實踐其戰略野心。
拜登政府首席中國問題專家細心剖析,並提出反制之道。
本書作者杜如松是美國新一代的中國問題專家,更是現任拜登國家安全會議的中國事務主任。憑藉著對中國政府文獻、官方新聞媒體、名人回憶錄、半官方學術報告的系統性鑽研,他以嚴謹的學術方法挖掘中國秘而不宣的大戰略。他在《長期博弈》中主張,中國共產黨基於其民族主義與列寧主義意識形態,長期以來都致力於以威權手腕貫徹其削弱美國的大戰略。具體來說,中國過去30年的外交戰略可區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89-2008)始於六四天安門事變、蘇聯解體,以及波斯灣戰爭三個連續性重大歷史事件。在這階段裡,中國自覺實力尚且虛弱。最高指導原則是鄧小平囑咐的「韜光養晦」。
※第二階段(2009-2016)以華爾街金融風暴為起始點,此時的中國經過將近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已累積相當的實力,而金融風暴的發生暴露了西方先進國家的弱點。中國變得更有自信。最高指導原則是胡錦濤說的「積極有所作為」。
※第三階段始於2017年,英國脫歐、強調孤立政策的川普的當選,讓習近平看到了國際政治板塊「百年未有之大變局」。2019的新冠疫情更彷彿一場對世界各國治理能力的大考驗,證明了西方民主政體的脆弱與中國的優越性。「東升西降」之歷史趨勢不可逆。中國戰略專家相信,美國與其盟友唯有明智、優雅的承認中國的領導地位,才能確保國際秩序的和平與權力轉移的順暢。
一個中國領導的國際秩序會是如何?中國將統一台灣,美軍可能必須撤離日本與朝鮮半島,甚至撤出西太平洋。中國的鄰國將聽命於北京,東海、南海、中印邊界的領土爭議將以符合中國利益的方式被解決。相對於美國打造的以國際組織、國際法為基礎的自由主義秩序,中國會以非自由的方式建立新秩序。而在中國內部,唯有與中共高層關係良好者會獲得利益。
美國該如何以最有效的方式面對中國的挑戰?杜如松建議,美國與其耗費鉅資與中國展開對抗,不如「師華之計以制華」,對中國展開「不對稱作戰」。考慮到中國經濟量體之大,採取對稱手段(例如提出基建計畫大撒幣以抗衡「一帶一路」)並非上策,反而應該借鏡中國的削弱和建立的經驗,以不對稱的方式遏阻中國擴張,同時強化美國自身實力,以因應中國挑戰美國霸權及其主導的自由開放世界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