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cover

食在四方:建蓁華文飲食文選

點閱數

作者
古碧玲 主編

出版社
讀書共和國/一卷文化

格式
EPUB

《上下游副刊》精選之作
54篇關於各種飲食風光的散文,54位作者跨域書寫
串接起不同場域與時代,打開五感的飲食文學閱讀體驗

  「飲食,於人之間可謂交流之最大公約數,本就承載每個人的成長路徑,與其家庭經濟甚至地方風土多所關聯,家道之富貧豐儉必左右其見識,也見證了族群之殊異及時代的遞嬗。」──《食在四方》主編古碧玲

  本書選自搜羅各界擅寫之手的《上下游副刊》,由副刊總編輯古碧玲精選細編,藉54篇飲食散文照見諸家吃食流派,回應當代環境與社會,邀四方食客來品嘗跨領域、跨世代、跨文化的食光滋味。

  ─|輯一 鄉滋家味|─
  家的味道永遠是個人味覺的鄉愁,且看臺灣多元的族群文化光譜──閩南、客家、阿美、排灣、江浙、港粵、馬來西亞、日本、新住民……,如何折射出五光十色的家鄉飲食方寸。

  ─|輯二 灶間時光|─
  在廚藝修煉之路上,或成功或失敗的經驗都值得回味,這些紀錄私我烹調現場的食記,最能穿透文字散發氣味。

  ─|輯三 寓食載情|─
  關係與記憶往往牽動著舌尖滋味,待斯人斯地已遠,在飲食中品嘗到的人情世緣更是耐人尋味。

  ─|輯四 漬物釀食|─
  醃漬釀造的技藝精隨,在於掌握酸甜苦辣鹹之外的第六味──時間,不僅能將食物濃縮與轉化,還讓人心深處的心思意念慢慢發酵……。

  ─|輯五 小吃小點|─
  領略各地鄉鎮風土的最佳管道,莫過於實際考察街頭巷尾的小吃小點,就讓探索飲食與地緣的關係成為上路旅行的正當理由。

  ─|輯六 農耕漁獲|─
  飲食文化溯其源頭都回歸到生態環境,透過農田耕種、野地採擷、水中捕撈、畜殖牧養的身體勞動,也能體會土地海洋的豐厚饋贈。

  ─|輯七 利其器|─
  食材經過儲藏收納、料理烹調、盛盤擺設,方成為餐桌上的美食,這一連串過程無不仰賴大小用途各異的器物,識食之餘勿忽略品味食藝之美。

本書特色

  ★作者群橫跨不同世代、不同背景,各自端出承載感情與記的菜餚,交織出豐富多元的飲食風貌。
  ★延續《上下游副刊》透過反芻環境、萬物與人的省思,藉踩踏土地的飲食書寫走進臺灣的風土人情。
  ★好菜上桌!內附精美彩圖,啟動視覺享用五光十色的小吃大宴。

可口推薦

  王浩一(學數學的作家、旅行家)
  朱宥勳(作家)
  洪伯邑(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尋找台灣味》主編、《台灣話、台灣味》臺語Podcast主持人)
  馬世芳(廣播人,作家)
  郭忠豪(臺北醫學大學專案助理教授、《台灣話、台灣味》臺語Podcast主持人)
  陳美桂(北一女國文老師)
  曾齡儀(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馮光遠(作家、編劇)
  劉昭儀(水牛書店*我愛你學田市集負責人)
  蔡珠兒(作家)
  韓良憶(作家)
  ──(以上依姓氏筆畫排序)

  ⊙王浩一(學數學的作家、旅行家)
  地方食物之間存在著邊界,而不同家族、家庭除了邊界,有更多的故事與記憶。進一步發展,當這些的紀錄數量夠多,隱然形成社會人類學的部分。這些紀錄與書寫,開始建構所謂的「族群文化」,跟你我有關與連結。
  這也是為什麼我喜歡看「飲食文選」的原因之一,透過作者們娓娓說著各自家庭或是地方的美食經驗,會有更多理解與滿足。閱讀中,理解的是那些家傳,「都是對回憶的一種不捨與貪戀」,滿足的是它記錄了社會變遷的痕跡。舊建築的紋理可以形成地標的辨識,百年老樹可以凝聚鄉人的世代記憶,而餐桌上滋味萬千,則刻畫著族群文化最美麗的印記。

  ⊙洪伯邑(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尋找台灣味》主編、《台灣話、台灣味》臺語Podcast主持人)
   一本可口的散文集,藉由文字帶著讀者走四方、吃四方,從閱讀打開你我五體感官的食物饗宴。隨著書頁走進味道承載的故事、回憶、情感;這些看似作者群關於食物生活片段的個人抒發,咀嚼品嘗的,卻也是食材與土地纏繞而出,屬於你我生命都可能會有的酸甜苦辣。

  ⊙陳美桂(北一女國文老師)
  當日常的食物都成了土地的詩篇,文化的田野,那麼廚房中的料理,經由一道道的工序,每個細節的環環相扣,就是我們與生活最誠摯的連結,連結著情感、記憶、味道、顏色,還有季候風土種種的心靈回歸。
  打開《食在四方──建蓁華文飲食文選》一書,不是美食指南,也不是饕客養成,而像是閱讀「博物誌」般,給人除了啟動「色香味」的視覺、嗅覺、味覺的感官之外,還有宛如祭典或儀式的身體沉浸,所構成的心思層疊與文化洗禮。
  土地是蘊藏的廚房,大海是豐富的冰箱,手執各種食器的勞作者都宛如實驗室裡的詩人,細查各種生物的紋理,運用意念及想像,創造美味佳餚、食物篇章。書中讓我最感興趣的是,野菜的採集食用,傳統生態美學的認知,都給過度文明社會一種新思考,一切求諸於田野,求諸於部落,重新開展「人與物」的關係,好好地向各種食物的生命轉化,更謙卑地學習。

  ⊙曾齡儀(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食在四方──建蓁華文飲食文選》,是《上下游副刊》歷時數年的精心之作,書中收錄了五十三位文學創作者的飲食書寫,透過食材、小吃或是菜餚,娓娓道出他(她)們的故鄉情懷以及人生閱歷。或許是原住民部落的野菜、客家的瓜封、阿嬤醬缸內的醃漬物;或許是灶上的菜頭粿、廚櫃內的中藥乾貨、以及鍋內的鹹粥;食物承載的是人情與時間的記憶,看似塵封已久的往事,藉著氣味與味蕾被召喚出來,讓人感到心頭暖暖的。
  當我閱讀這本文選,作者們的心情筆記彷彿帶我步入時光的走廊,讓我想起兒時的點滴回憶:媽媽的「牛肉麵」裡,總會添加燉得恰到好處的馬鈴薯與紅蘿蔔,再撒上一點蔥花;爸爸帶我們去租錄影帶時,總會在隔壁的豆花攤叫一碗濃郁的「花生豆花湯」;還有小學週六半天課程結束後,帶著弟弟去市場,買我們姐弟最愛的客家粄條湯,回家大快朵頤並配著「中國民間故事」電視節目。「家」,總是離不開食物的味道與記憶,讀著讀著,眼眶不禁濕潤,回到了那個我們四人曾經的家。
古碧玲

  自許各界局外人,雜看雜學雜讀,自己思想;生活重心為食物、讀物、植物與藝術。

  先後任職於政經媒體、網路、廣告、基金會等,常用文字傳遞想法、溝通理念,偶寫藝評,更想用植物、畫畫與世界對話。

  著有《請問里山怎麼走?》、《不知道的都叫樹》。
推薦序|叨擾了,我今天是來蹭飯的 王浩一
編者序|釀造一缸靠時間轉化的漬物 古碧玲

輯1 鄉滋家味
1 粄與芋 鍾永豐
2 鄉韻‧鄉味 林剪雲
3 鹹鹹的雨,下在南方的甘蔗田 呂政達
4 馬太鞍濕地的野菜歲月 柯春伎
5 野菜,部落不可缺的味 楊依璇
6 看媽媽的厲害!芋頭與愛的料理法 廖昀靖
7 漚菜尾 凌煙
8 客家年菜,無瓜不封 吳鳴
9 用熱騰騰的回音擁抱彼此 徐彩雲
10 年度限定:豆皮捲和炸蝦 吳家恆
11 命中帶湯 湯長華
12 文化大融合的吉蘭丹野菜飯 曾詩琴
13 越式炸餃子Banh Goi 簡香靜
14 桃花節散壽司 新井一二三

輯2 灶間時光
1 年菜唯有三仙燉 陸之駿
2 蒸魚最高境界 陸之駿
3 煎烤與蒸鮮──我的烹魚實戰記錄 方秋停
4 做一碗海葡萄丼飯 Miru
5 湯匙裡的甜蜜:樹薯 杜盈萱
6 野菇鹹派,攬一把驚喜節氣味 Sophie李淑瑜

輯3 寓食載情
1 焦慮會過去,米會留下來 張讀行
2 明亮的宴席 洪愛珠
3 滾燙不了的火鍋 黃思綺
4 那龍貓引領的甜點女兒 袁朝露
5 爸爸牌止咳祕方 古碧玲
6 洄瀾時光的氤氳滋味 蘇紋雯
7 記一場悲喜參半的廚師出任務 陳洲任
8 用煲底的火,熬湯 劉怡伶
9 還原為茶 汪彥君
10 慧劍斬情絲:毛豆小甜粽 洪金珠
11 花‧貓‧黃芥末 林薇晨

輯4 漬物釀食
1 漬魂 曹麗娟
2 我的釀造花園 鄧美玲
3 蕗蕎為什麼流眼淚? 張健芳
4 還魂桂花釀 譚玉芝
5 時間之美──濃縮與轉化 胡燕倫

輯5 小吃小點
1 鹹粿與菜頭粿的界線 陳淑華
2 阿江的刀光血影 林俊安
3 紅薯球的滋味 陳議威
4 鹹粥的召喚 周姚萍
5 撐起基隆廟口的兩隻腳 曹銘宗
6 黑糖粉圓冰,濱海鹽工消暑土方 吳比娜
7 我的撩慾食物 簡國書

輯6 農耕漁獲
1 好天存著雨來糧 陳煥中
2 木瓜與蝸牛 楊富民
3 下山的山蘇 Apyang Imiq程廷
4 退潮之際,鮮甜濃郁的海洋零嘴 李盈瑩
5 乾殼 林楷倫
6 雜魚雜紀 林敬峰
7 生命中的藥草之旅 陳牖心

輯7 利其器
1 器物控的養成之路 徐銘志
2 餐桌藝術的文化衝擊 魏聰洲‧蔡潔妮
3 關於冰箱永凍層二三事 包子逸
4 來自「有餘旅舍」的冰箱風景 周憶璇

其他人也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