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手機/平板掃描QR Code借閱前,請先下載/安裝 udn讀書館 App。
社群經營達人冒牌生手把手教你如何下廣告、如何找業配、如何增粉、如何變現,你不需要很多粉絲也能賺錢!
這本書是給想自己創業的,想經營臉書、IG替自己賺錢的,
想了解經營Podcast的,想學會怎麼規劃YouTube頻道的朋友。
疫情以後怎麼做社群!
社群平臺那麼多,到底要用哪一個才是對的?
分析現在最熱門的LINE官方帳號和IG的神祕面紗!
自媒體必備的工具書!
LINE官方帳號、臉書官沒說的事,這本統統告訴你!
不要再只是把IG當作玩玩而已,透過這本書,讓你每月加薪20%!
自序/疫情後的數位化挑戰
Hello大家好,我是冒牌生,這本書是我成為冒牌生十週年的紀念。
這兩年世界有很多改變,我也經歷了一些人生的巨變,就在我成為作家、經營社群,累積一點知名度後,接到了許多業配合作的機會。
2017年寫完上一本書後,我陷入了低潮。一次失敗的玻尿酸隆鼻醫美手術,導致右眼失明,鼻子重建了十幾次,至今臉上依然有疤痕,右眼也是失明的狀態。
這件事曾經鬧上新聞版面,但更嚴重的是,我開始屢次質疑自己存在的價值,我怕右眼失明會讓我成為一個廢人,臉上的疤痕會讓我成為一個怪物,不受人待見。更擔心再也沒辦法錄影、拍照,經營社群和個人品牌。
人總要在最痛苦的時候,才會思考未來的方向,我也在住院休養的時候遇到了改變契機,也讓這本書有了誕生的機會。
那時候,我發現照顧我的男看護阿杰,平常的工作是一名汽車鈑金工人,於是我問道:「這個工作是體力活,你能持續做多久?」
阿杰告訴我,他今年28歲,結婚後生了兩個小孩,由於工作長期需要搬重物,會落下腰痠背痛的問題,他也不知道自己能做多久。
我隨口一提:「那你家還有在做什麼嗎?」
阿杰說,他爸爸在苗栗種柚子,於是我讓他帶著筆電來病房,一步一步的教他架設FB粉絲專頁,以及如何下廣告。在10天內,累積了超過1萬名粉絲,並協助他用社群的方式,幫爸爸賣柚子。
這個舉動,不但讓阿杰開啟了另一個斜槓,也讓我發現其他的可能。我可以運用自己的經驗,幫助有需要的人,從無到有建置專屬社群,並且幫助他們從中開創事業。
秉持著這個想法,我後來受邀開了非常多的社群課程,從NIKE、Toyota這些大企業,到全臺各地的政府單位;學生類型也從保險業務、直銷品牌到小資經營的美髮師、霧眉師,甚至是民宿業者、年紀略長的小農……,各式各樣的族群,我幾乎都教過。
這些實戰經驗更讓我察覺到,企業小編所需要的技能,與校長兼撞鐘的個人創業者所需的社群技能大有不同。所以,這本書的內容不只是著重在社群經營,更是要協助個人創業者,快速找出願意消費花錢的客群。
在這邊也分享兩位上過課的學生案例:
一位從事美髮業的學生,原本粉絲人數不到1000人,來找我學廣告投放,之後一個禮拜大概花3000元廣告預算,然後拿到了2.4萬元的訂單。
還有一位從事紋眉的美容業經營者,她原本的Instagram的粉絲人數不到1000人,在學會了用「疊加」的方式做活動,一個月花1萬元預算,得到了17個新客人,一個客人的平均消費金額是7500元,扣掉廣告成本,她大概賺了將近12萬元。
所以,如果你需要的是如何快速從社群經營找到客戶,那麼這本書或許有可以幫助你的地方。
沉澱這些年,我們經歷了新冠肺炎病毒的影響,口罩戴了又脫、脫了又戴,但更重要的是,很多商家需要快速完成數位化轉型,不然就會被時代淘汰。
粉絲是需要培養的,流量是需要累積的,從2011年成為冒牌生到現在,我才發現自己寫了超過十年,細數這十年的成績單:
寫了8本書,累計銷量超過10萬本!
開了兩堂線上課程,累積銷售金額破百萬元!
建立了7個粉絲專頁,累積追蹤人數超過150萬人!
FB個人粉絲專頁追蹤破74萬人,Instagram追蹤人數破16萬人!
Podcast(線上廣播)累積下載量超過100萬次!
負責經營的YouTube頻道,6個月平均每支影片的點閱率破5萬人次!
這一切,都是從我經營個人品牌開始的。你可能會感到好奇,為什麼這些數字看起來很厲害,可是你卻不認識我?
其實,每個社群的意見領袖就像一座燈塔,有一定的照射範圍,會觸及到適合自己的族群,也就是所謂的「同溫層」。因此,為了突破自己的同溫層,我也陸續用匿名的方式,經營其他的社群平臺,並且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例如YouTube和Podcast)。
我們經常會在媒體上,看到中國直播電商的蓬勃發展,隨便就是億來億去的,但是那樣的發展模式,不一定適合臺灣的社群生態。這是因為除了地區差異之外,每個人所經營的社群,會有不同的客戶群體,每種群體產生的生態結構和客層,也是不同的。簡單來說,適合團購媽媽的經營方法,不一定適合內容產出者。
這本書是寫給想自己創業的、想透過經營Facebook及Instagram替自己賺錢的、想了解如何經營Podcast的,以及想學會怎麼規劃YouTube頻道的朋友。
那麼到底該怎麼做呢?在這本書裡,我會用自己親身輔導的商家,以及這十年來的經歷,告訴你疫情後的數位化挑戰——我們該怎麼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數位浪潮中,做出最適合自己的布局。
2018年,我曾出版一本經營Instagram的書《超越地表最強小編:社群創業時代》,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也因此受邀到高雄樹德科大演講。老師告訴我,他為了研究Instagram的經營,到書店找了很多書,只有那一本他看得下去,因為那本書裡有深入淺出的社群教學,更有一個活生生的人,真誠地記錄著他的成長、他的學習,以及他的經驗累積。
希望這本書也一樣,讓我們在經歷世界的巨變後,繼續為自己的夢想再堅持一次。
這本書是給想自己創業的,想經營臉書、IG替自己賺錢的,
想了解經營Podcast的,想學會怎麼規劃YouTube頻道的朋友。
疫情以後怎麼做社群!
社群平臺那麼多,到底要用哪一個才是對的?
分析現在最熱門的LINE官方帳號和IG的神祕面紗!
自媒體必備的工具書!
LINE官方帳號、臉書官沒說的事,這本統統告訴你!
不要再只是把IG當作玩玩而已,透過這本書,讓你每月加薪20%!
自序/疫情後的數位化挑戰
Hello大家好,我是冒牌生,這本書是我成為冒牌生十週年的紀念。
這兩年世界有很多改變,我也經歷了一些人生的巨變,就在我成為作家、經營社群,累積一點知名度後,接到了許多業配合作的機會。
2017年寫完上一本書後,我陷入了低潮。一次失敗的玻尿酸隆鼻醫美手術,導致右眼失明,鼻子重建了十幾次,至今臉上依然有疤痕,右眼也是失明的狀態。
這件事曾經鬧上新聞版面,但更嚴重的是,我開始屢次質疑自己存在的價值,我怕右眼失明會讓我成為一個廢人,臉上的疤痕會讓我成為一個怪物,不受人待見。更擔心再也沒辦法錄影、拍照,經營社群和個人品牌。
人總要在最痛苦的時候,才會思考未來的方向,我也在住院休養的時候遇到了改變契機,也讓這本書有了誕生的機會。
那時候,我發現照顧我的男看護阿杰,平常的工作是一名汽車鈑金工人,於是我問道:「這個工作是體力活,你能持續做多久?」
阿杰告訴我,他今年28歲,結婚後生了兩個小孩,由於工作長期需要搬重物,會落下腰痠背痛的問題,他也不知道自己能做多久。
我隨口一提:「那你家還有在做什麼嗎?」
阿杰說,他爸爸在苗栗種柚子,於是我讓他帶著筆電來病房,一步一步的教他架設FB粉絲專頁,以及如何下廣告。在10天內,累積了超過1萬名粉絲,並協助他用社群的方式,幫爸爸賣柚子。
這個舉動,不但讓阿杰開啟了另一個斜槓,也讓我發現其他的可能。我可以運用自己的經驗,幫助有需要的人,從無到有建置專屬社群,並且幫助他們從中開創事業。
秉持著這個想法,我後來受邀開了非常多的社群課程,從NIKE、Toyota這些大企業,到全臺各地的政府單位;學生類型也從保險業務、直銷品牌到小資經營的美髮師、霧眉師,甚至是民宿業者、年紀略長的小農……,各式各樣的族群,我幾乎都教過。
這些實戰經驗更讓我察覺到,企業小編所需要的技能,與校長兼撞鐘的個人創業者所需的社群技能大有不同。所以,這本書的內容不只是著重在社群經營,更是要協助個人創業者,快速找出願意消費花錢的客群。
在這邊也分享兩位上過課的學生案例:
一位從事美髮業的學生,原本粉絲人數不到1000人,來找我學廣告投放,之後一個禮拜大概花3000元廣告預算,然後拿到了2.4萬元的訂單。
還有一位從事紋眉的美容業經營者,她原本的Instagram的粉絲人數不到1000人,在學會了用「疊加」的方式做活動,一個月花1萬元預算,得到了17個新客人,一個客人的平均消費金額是7500元,扣掉廣告成本,她大概賺了將近12萬元。
所以,如果你需要的是如何快速從社群經營找到客戶,那麼這本書或許有可以幫助你的地方。
沉澱這些年,我們經歷了新冠肺炎病毒的影響,口罩戴了又脫、脫了又戴,但更重要的是,很多商家需要快速完成數位化轉型,不然就會被時代淘汰。
粉絲是需要培養的,流量是需要累積的,從2011年成為冒牌生到現在,我才發現自己寫了超過十年,細數這十年的成績單:
寫了8本書,累計銷量超過10萬本!
開了兩堂線上課程,累積銷售金額破百萬元!
建立了7個粉絲專頁,累積追蹤人數超過150萬人!
FB個人粉絲專頁追蹤破74萬人,Instagram追蹤人數破16萬人!
Podcast(線上廣播)累積下載量超過100萬次!
負責經營的YouTube頻道,6個月平均每支影片的點閱率破5萬人次!
這一切,都是從我經營個人品牌開始的。你可能會感到好奇,為什麼這些數字看起來很厲害,可是你卻不認識我?
其實,每個社群的意見領袖就像一座燈塔,有一定的照射範圍,會觸及到適合自己的族群,也就是所謂的「同溫層」。因此,為了突破自己的同溫層,我也陸續用匿名的方式,經營其他的社群平臺,並且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例如YouTube和Podcast)。
我們經常會在媒體上,看到中國直播電商的蓬勃發展,隨便就是億來億去的,但是那樣的發展模式,不一定適合臺灣的社群生態。這是因為除了地區差異之外,每個人所經營的社群,會有不同的客戶群體,每種群體產生的生態結構和客層,也是不同的。簡單來說,適合團購媽媽的經營方法,不一定適合內容產出者。
這本書是寫給想自己創業的、想透過經營Facebook及Instagram替自己賺錢的、想了解如何經營Podcast的,以及想學會怎麼規劃YouTube頻道的朋友。
那麼到底該怎麼做呢?在這本書裡,我會用自己親身輔導的商家,以及這十年來的經歷,告訴你疫情後的數位化挑戰——我們該怎麼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數位浪潮中,做出最適合自己的布局。
2018年,我曾出版一本經營Instagram的書《超越地表最強小編:社群創業時代》,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也因此受邀到高雄樹德科大演講。老師告訴我,他為了研究Instagram的經營,到書店找了很多書,只有那一本他看得下去,因為那本書裡有深入淺出的社群教學,更有一個活生生的人,真誠地記錄著他的成長、他的學習,以及他的經驗累積。
希望這本書也一樣,讓我們在經歷世界的巨變後,繼續為自己的夢想再堅持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