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cover

地方.文化.博物館:博物館的社會關懷與實踐

點閱數

作者
羅欣怡

出版社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秀威資訊

格式
EPUB

本書著眼於博物館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博物館的變化常是為了回應社會的需要;因此最初以「小眾」文化機構的角色出現,至18、19世紀後轉變為「大眾」文化機構,到了20世紀1970年代,博物館發展更加解放與公眾。本書內容圍繞著「博物館如何成為一個具有社會影響力的場域」做為核心思考,並回顧臺灣的博物館發展歷史。透過本書介紹國內外博物館相關理念、政策與案例,期許未來博物館與社會大眾之間的互動,能更符合當代博物館精神,從教諭權威式的專家性格,蛻變成具公民意識與社會價值的對話場域。
羅欣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教系博士、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副研究員兼組長、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友善平權委員會執行秘書。早期研究興趣為社區博物館、生態博物館、區域博物館平臺組織、社會教育、博物館學等,近年來開始關注博物館與文化平權、博物館的社會功能與角色、博物館與身心障礙團體之夥伴合作關係、博物館與文化政策等議題。

曾任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宜蘭縣博物館家族協會理事長、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相關專文有〈地方博物館社區學習體系之發展-以宜蘭縣地方博物館為例〉、〈博物館零界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與身心障礙特殊需求群體之合作〉、〈博物館、無障礙與社會平權-從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談臺史博易讀運動〉等,與林潔盈等合譯《博物館經驗》(The Museum Experience)專書。

其他人也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