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cover

華語文學十五家:審美、政治與文化

點閱數

作者
張松建

出版社
秀威出版

格式
EPUB

楊牧強調歷史與當代的有機聯繫,對臺灣經驗有不絕如縷的著墨蹤跡
  張錯經歷跨國離散,持守「中國性」的知識立場,尋求個人的文化認同
  梁秉鈞建構「食饌詩學」,在題材領域和美學風格上對現代漢詩有莫大貢獻

  全書由七個長篇專題論文構成,涵蓋臺灣、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的十五位知名華文作家,包括楊牧、張錯、梁秉鈞、余光中、覃子豪、周夢蝶、瘂弦、鄭愁予、洛夫、管管、郭寶崑、力匡、燕歸來、白垚、楊際光;所討論的文類有現代詩、散文、小說、戲劇、論著。

  本書借鏡歷史哲學、離散研究、移民社會學、國際冷戰研究、後殖民研究等理論論述,結合文本細讀和歷史分析,研討這些文學作品所蘊含的審美、政治和文化議題,重審人文精神與公民社會的關聯,冀能為全球華語文學研究貢獻新的批評思考。

本書特色

  ★本書借鏡歷史哲學、離散研究、移民社會學、國際冷戰研究等理論論述,研討華語文學所蘊含的審美、政治和文化議題!
  ★作者以嚴謹、翔實的文本述評,考察當代十五位文壇巨擘,包含:楊牧、余光中、瘂弦、洛夫等人,名家論點精彩呈現!
張松建

新加坡國立大學哲學博士,北京清華大學博士後研究。任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副教授(終身教職),博士生導師。曾在美國哈佛大學、荷蘭萊頓大學、臺灣漢學研究中心、臺灣大學擔任訪問學人。學術專長包括中國現當代文學、全球華語文學、比較文學、批評理論。在海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七十餘篇。出版專著《重見家國:海外漢語文學新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9年)、《抒情主義與中國現代詩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現代詩的再出發:中國四十年代現代主義詩潮新探》(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等。榮獲《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6年度優秀論文獎、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著作獎、清華大學優秀博士後榮譽稱號。
◇卷一:詩史之際--楊牧的歷史詩學◇

【引言:歷史的幽靈】
【一、歷史意識的興起及其性質】
【二、歷史詩學的策略與模式】
【三、歷史詩學與文化認同】
【結語:過去中的未來】

◇卷二:文化中國與臺灣經驗--張錯的離散詩學◇

【引言:「中國優利塞斯」】
【一、離散民族主義:追逐「血緣神話」】
【二、家國認定與地方之愛】
【三、離散身分的二度危機】
【結語:為「故國文化」招魂】

◇卷三:亞洲的滋味--梁秉鈞的食饌詩學◇

【引言:透過食物的「眼睛」】
【一、飲食書寫與離散族裔】
【二、亞洲想像與革命敘事】
【三、文化交往與認同政治】
【結語:食物的文化傳記】

◇卷四:跨國現代主義:臺灣現代詩對新加坡的影響◇

【引言:跨國流動現代詩】
【一、臺灣現代詩與新加坡的相遇】
【二、新華作家對臺灣現代詩的接受】
【三、現代主義的文化政治】

◇卷五:郭寶崑:從戲劇藝術家到公共知識分子◇

【引言:先驅者的背影】
【一、後殖民時代的族群與國家】
【二、傳統與現代、本土與世界的辯證】
【三、藝術與階級意識:郭寶崑在全球1960年代】
【四、重審人文精神與公民社會】

◇卷六:抒情的流亡:冷戰時代的跨國離散作家◇

【引言:冷戰、離散與文學】
【一、亞洲冷戰年代的抒情詩人:力匡的離散文學】
【二、天地一沙鷗:楊際光的抒情現代主義】
【三、詞客哀時且未還:燕歸來與跨國文化網路】
【四、(偽)自傳及其不滿:白垚、冷戰與馬華文學】

◇後記◇

其他人也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