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cover

理論的世代:廖朝陽教授榮退紀念論文集

點閱數

作者
廖朝陽等 著,林明澤、邱彥彬、陳春燕 編

出版社
秀威出版

格式
EPUB

理論──尤其是不專為文學批評而生的批判理論──於文學研究有何「用處」?文學研究除了鑽研文本,是否可能積極回應現實的變化乃至引領思想的突破?曾任教臺大外文系三十餘年的廖朝陽,是臺灣比較文學、外國文學領域的理論領頭人物,對東西方思想涉獵深廣,見解獨到,多次帶動外文學門的思潮更迭。本書集結他與十位中生代理論學者的最新研究,題材包括後人類理論如何帶來大破大立的倫理行動、「空」如何織造關係連結、在記憶短路的二十一世紀如何執行知識傳遞、同志愛如何做為共群政治的範式、新自由主義的歷史與哲思辯論、臺灣定位的再思、記憶的救贖可能、聲音技術的後人類面向、數位時代的分割性美學等。文集所呈現的理論,並不抽象飄渺,反而透露深切的「務實」感,在災難已成生活日常的當代,企圖改造思維形式,實踐廖朝陽所言的「對思維本身進行思維」,以此介入現實。

名人推薦

  劉毓秀
廖朝陽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博士,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名譽教授。專長領域包括批判理論、精神分析、翻譯理論、後人類理論、佛教思想。著述範圍亦涵蓋後殖民論述、通俗文化、臺灣文學與電影等。

朱偉誠(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吳建亨(國立清華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李鴻瓊(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林明澤(國立成功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周俊男(南臺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副教授)
邱彥彬(國立政治大學英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陳春燕(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黃涵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教授)
蔡佳瑾(東吳大學英文學系副教授)
蘇秋華(東吳大學英文學系副教授)
編輯前言
推薦序 我看理論世代/劉毓秀 

【理論的原初與更新】
 內造思維與後人類倫理:物種特性的觀點/廖朝陽 
 理論與親密性/李鴻瓊 
 何為世代?為何理論?/吳建亨 
 無/用的空白:談廖朝陽倫理論述中「延」與「返」操作的要義/林明澤 
【基進政治與當代性的反思】
 債務與罪責:兼論安那其反抗與生命想像/黃涵榆 
 以同志為範式的愛的政治:釣人或共群做為方法/朱偉誠 
 天下與萬國之外的臺灣/邱彥彬 
 班雅民的歷史天使:論石黑一雄《未得安撫者》中的「迸出式回憶」與「彌賽亞時刻」/蔡佳瑾 
【媒介,或思維之技術】
 蕈菇即媒體:從道爾的超自然書寫檢視蕈菇之媒/黴體性/蘇秋華 
 《記憶回放~AI的遺言》:語音助理與後人類倫理/周俊男 
 從視覺轉向到經驗轉向到認識論轉向:再探新媒體研究,兼論數位新想像/陳春燕

其他人也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