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手機/平板掃描QR Code借閱前,請先下載/安裝 udn讀書館 App。
廖敏淑/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葉文心/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東亞所前所長
──專文導讀
呂妙芬/中研院近史所前所長
涂豐恩/《故事》創辦人
──聯合推薦
魏斐德可以被稱為過去三十年中最好的近代中國史學家。
──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美國著名漢學家
魏斐德以本書為十七到二十世紀的中國史,提出一套系統性的詮釋,美國的清史研究因本書而全面改觀。
──羅威廉(William Rowe),美國霍普金斯大學教授
若非西力衝擊,中國帝制可以永存?
武昌起義是孫中山領導的革命行動,
還是各項社會因素激起的意外暴動?
本書於一九七五年出版,為魏斐德早年的作品,同時是近代中國史研究的經典代表作。出版至今一直被美國多所大學作為中國歷史課程的基本教材,其研究成果不僅公允地提示大清帝國必走向衰亡的社會脈絡,也超越了當時西方漢學界中盛行之「衝擊-反應」的西方中心論觀點。
作者認為,在鴉片戰爭之前的中國,絕不是停滯不變。西方列強的船堅炮利,固然對中國帶來刺激,然而中國本身的各股社會力量,才是促成辛亥革命成功、清廷傾覆、帝制結束的主要因素。尤其清廷在一九○一年後所作的軍事、政治、經濟,以及教育改革,諷刺地加速了菁英群體政治意識的形成;如此所產生的後果,對清朝的傾覆而言,遠較孫中山等革命黨人於同時期內所從事的活動,來得更有貢獻。
因此本書一開場,先以農民、仕紳、商人在明清社會的生活型態和社群發展,來定調當時民間普遍存在的矛盾和活力的來源;接著逐步從王朝興衰、民族更迭的角度,推到清盛世的來臨;之後再交錯注入清代民間社會運動發展,和外力入侵的動因,來觀察帝國由盛而衰的轉折,及至崩潰的過程,對帝制中國的衰亡作了全方位的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