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手機/平板掃描QR Code借閱前,請先下載/安裝 udn讀書館 App。
臺灣無家者現場的都市民族誌
☆找到掩蓋在表象下的底層秩序,看見無家者間豐而危殆的互助網絡
一九二〇至三〇年代,一群芝加哥大學社會學者抱持著「把褲子弄髒」的實作精神,深入城市中被認為失序的地域進行參與觀察,發現舊有社群雖逐漸凋敝,但新的連帶卻不斷在形成,各鄰里基於不同族裔、職業或社交次文化,發展出大都會的多元樣貌。
這種「在表面失序的邊緣人群中,發現不為主流所知的生活世界」 ,後來一直存在社會學的傳統中。過去被認為如動物般活著的邊緣者,他們在內部擁有自成一格的次文化及社會秩序,互動也展現了特定規範與價值;而在種種「偏差」、「失序」行為的背後,其實也隱藏著人們所共有的愛、渴望、尊嚴、互助精神及意志。
基於這樣的學科訓練,讓作者黃克先認為在無家者孤離的表象下存在著真實的生活連結;他們棲宿之地看似髒亂,卻是這個綿密且立體的社會世界運行的空間。
本書以在艋舺公園從事的民族誌為素材、從連帶分析的角度切入,呈現無家者在工作、休閒、親密關係、社交上,如何運用豐富且多樣的連帶,滿足在精神與物質上的需求。但是,因不確定性高的露宿環境、不穩定的經濟生活、社會汙名及歧視、制度性支持的缺乏,使得無家者之間這些豐富的連帶較一般人更顯脆弱。同時,圍繞他們形成的幫助網絡,包括宗教、國家與「善心人士」,雖提供物資與服務以供急難所需,但在互動中也傷害其尊嚴並扭轉自我認同。最終,不穩定且帶貶義的連帶,連同窘迫的物質生活與絕望的存在感受,讓無家者的生活更形危殆。
本書呈現無家者的生命歷程與社會生活實況,更交織了一位研究者的反身性思考,除了描繪無家者的社會世界,也點出善意提供協助的一方應有的反思。同時,也試圖提出面對臺灣無家可居問題的政策建議與行動方案。
王宏仁(中山大學社會系教授)
王增勇(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教授)
李雪莉(《報導者》總編輯)
呂秉怡(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社會住宅推動聯盟副召集人)
阿潑(文字工作者)
林宗弘(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
林瑋嬪(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教授)
施逸翔(臺灣人權促進會祕書長)
孫大川(前監察院副院長、「貧窮人的臺北」發起人)
張獻忠(芒草心協會創辦人)
陳東升(臺灣大學社會系特聘教授)
鄭麗珍(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趙彥寧(東海大學社會系教授)
劉紹華(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
謝國雄(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
藍佩嘉(臺灣大學社會系特聘教授)
──共同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