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手機/平板掃描QR Code借閱前,請先下載/安裝 udn讀書館 App。
一次大戰是人類進入總體戰的時代的標記,戰爭不只是發生在前線戰場與談判桌,也在後方的工廠、還有媒體報導與教室,複雜的文學、藝術與戰爭的關係等等這些都在尼爾‧弗格森綜觀視角下被一一剖析。
當時全世界16億人口的14億人、三十一國參與這場歷時四年三個月的戰爭,據此稱之為「世界大戰」絕無誇大。8500萬人上前線,1000萬人死於戰場前線,另有1500萬人是永久性傷殘,戰線後方有1000萬人死餘肌餓、疾病、革命。參戰雙方的國家與人民彼此有不共戴天之仇嗎?沒有!那麼這場戰役為何會爆發並且如此慘烈?只因為皇儲夫婦死於恐怖份這場戰爭是無法避免的嗎?子之手嗎?
下面是當時的人所做得證言:
「戰爭有如沸騰的鍋爐,各國從爐的邊緣上一路滑了進去」─勞合‧喬治《戰爭回憶錄》
「我最終達到的結論是,沒有一個個別人類足以阻止這場戰爭」─英國外交大臣葛雷。
「我們必須想到在那些時日裡,各國之間的交往….互相太過靠近,就會產生雷電火花」─邱吉爾《世界危機》
「人們對於逼進中的災難的知覺開始轉變成渴望…讓老天爺終於允許納在也無法阻擋的命運能自由展開吧!」─希特勒《我的奮鬥》
在此另外提供兩位專研一戰學者的見解:
「德國的世界政策讓歐洲一頭栽進了世界大戰」─伊曼紐‧蓋斯《通往災難的長路》
「沒有誰問,打這場戰爭是為了什麼?德國人發動戰爭是為了獲勝,聯軍作戰是為了不輸...贏得戰爭成為目的本身。」─(A.J.P.Taylor)
本書作者尼爾‧弗格森則嘗試提出10問題:
1.這場戰爭是不可避免的嗎?是否因為軍國主義、帝國主義、秘密外交或軍備競賽等因素,而使戰爭無可迴避?(第一到第四章)
2.德國領導人為何在一九一四年在戰爭上孤注一擲?(第五章)
3.戰爭在歐洲大陸上爆發,為什麼英國的領導人決定介入?(第六章)
4.這場戰爭真的如時常有人強調的那樣,被公眾輿論熱切地歡迎嗎?(第七章)
5.宣傳─特別是報紙的宣傳─是否使戰爭持續進行?(第八章)
6.為什麼大英帝國以其龐大的經濟優勢,卻仍不足以讓同盟國更快地戰敗,而需要美國的介入?(第九章與第十一章)
7.為什麼德國的優勢軍力沒能在西方戰線上擊敗英國與法國軍隊,就像德軍在東邊擊敗塞爾維亞、羅馬尼亞與俄羅斯那樣?(第十章)
8.為什麼當戰場上的狀況如此悽慘(如戰爭詩人所告訴我們),人們還要繼續戰鬥?(第十二章)
9.人們為什麼停止戰鬥?(第十三章)
10.誰贏得了和平─更準確地說,誰最後為戰爭買單?(第十四章)
尼爾‧弗格森的10個問題有些被問過,有些不曾出現過(例如第8與第9),被問過的─例如這場戰爭是否不可避免─他則整理爬梳提出自己的新見解。
更不同於以往的研究手法在於本書作者使用經濟與社會學的視角重新審視這場戰爭,例如殺一個人花費多少?投降、受傷對敵我雙方各有什麼效果?對於停戰的原因弗格森的答案也不同先前的說法。
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四個帝國(沙皇帝國、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鄂圖曼土耳其)垮台,出現了一個蘇維埃政權、71個新成立的國家。也因為一戰種下的恩怨,與善後處理的失敗(凡爾賽和約對於若要與德國和解顯得太嚴苛、若想長期壓制德國又顯得太寬鬆),造成第二次世界大戰難以避免。
今日我們回顧20世紀的政治社會經濟與軍事等等歷史,都必須對這劃時代事件的一戰有所了解。我們所熟悉的二戰人物他們也都直接或間接受到一戰的深刻影響,這其中有毛澤東、希特勒、邱吉爾、羅斯福、胡志明、戴高樂等等,希特勒更是被這場戰爭製造的人;我們耳孰能詳的法西斯、經濟大恐慌、共產黨、社會主義、軍國主義等等如果不理解一次大戰及其後續發展是難以把握的!
當時全世界16億人口的14億人、三十一國參與這場歷時四年三個月的戰爭,據此稱之為「世界大戰」絕無誇大。8500萬人上前線,1000萬人死於戰場前線,另有1500萬人是永久性傷殘,戰線後方有1000萬人死餘肌餓、疾病、革命。參戰雙方的國家與人民彼此有不共戴天之仇嗎?沒有!那麼這場戰役為何會爆發並且如此慘烈?只因為皇儲夫婦死於恐怖份這場戰爭是無法避免的嗎?子之手嗎?
下面是當時的人所做得證言:
「戰爭有如沸騰的鍋爐,各國從爐的邊緣上一路滑了進去」─勞合‧喬治《戰爭回憶錄》
「我最終達到的結論是,沒有一個個別人類足以阻止這場戰爭」─英國外交大臣葛雷。
「我們必須想到在那些時日裡,各國之間的交往….互相太過靠近,就會產生雷電火花」─邱吉爾《世界危機》
「人們對於逼進中的災難的知覺開始轉變成渴望…讓老天爺終於允許納在也無法阻擋的命運能自由展開吧!」─希特勒《我的奮鬥》
在此另外提供兩位專研一戰學者的見解:
「德國的世界政策讓歐洲一頭栽進了世界大戰」─伊曼紐‧蓋斯《通往災難的長路》
「沒有誰問,打這場戰爭是為了什麼?德國人發動戰爭是為了獲勝,聯軍作戰是為了不輸...贏得戰爭成為目的本身。」─(A.J.P.Taylor)
本書作者尼爾‧弗格森則嘗試提出10問題:
1.這場戰爭是不可避免的嗎?是否因為軍國主義、帝國主義、秘密外交或軍備競賽等因素,而使戰爭無可迴避?(第一到第四章)
2.德國領導人為何在一九一四年在戰爭上孤注一擲?(第五章)
3.戰爭在歐洲大陸上爆發,為什麼英國的領導人決定介入?(第六章)
4.這場戰爭真的如時常有人強調的那樣,被公眾輿論熱切地歡迎嗎?(第七章)
5.宣傳─特別是報紙的宣傳─是否使戰爭持續進行?(第八章)
6.為什麼大英帝國以其龐大的經濟優勢,卻仍不足以讓同盟國更快地戰敗,而需要美國的介入?(第九章與第十一章)
7.為什麼德國的優勢軍力沒能在西方戰線上擊敗英國與法國軍隊,就像德軍在東邊擊敗塞爾維亞、羅馬尼亞與俄羅斯那樣?(第十章)
8.為什麼當戰場上的狀況如此悽慘(如戰爭詩人所告訴我們),人們還要繼續戰鬥?(第十二章)
9.人們為什麼停止戰鬥?(第十三章)
10.誰贏得了和平─更準確地說,誰最後為戰爭買單?(第十四章)
尼爾‧弗格森的10個問題有些被問過,有些不曾出現過(例如第8與第9),被問過的─例如這場戰爭是否不可避免─他則整理爬梳提出自己的新見解。
更不同於以往的研究手法在於本書作者使用經濟與社會學的視角重新審視這場戰爭,例如殺一個人花費多少?投降、受傷對敵我雙方各有什麼效果?對於停戰的原因弗格森的答案也不同先前的說法。
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四個帝國(沙皇帝國、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鄂圖曼土耳其)垮台,出現了一個蘇維埃政權、71個新成立的國家。也因為一戰種下的恩怨,與善後處理的失敗(凡爾賽和約對於若要與德國和解顯得太嚴苛、若想長期壓制德國又顯得太寬鬆),造成第二次世界大戰難以避免。
今日我們回顧20世紀的政治社會經濟與軍事等等歷史,都必須對這劃時代事件的一戰有所了解。我們所熟悉的二戰人物他們也都直接或間接受到一戰的深刻影響,這其中有毛澤東、希特勒、邱吉爾、羅斯福、胡志明、戴高樂等等,希特勒更是被這場戰爭製造的人;我們耳孰能詳的法西斯、經濟大恐慌、共產黨、社會主義、軍國主義等等如果不理解一次大戰及其後續發展是難以把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