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手機/平板掃描QR Code借閱前,請先下載/安裝 udn讀書館 App。
內容簡介:
妳父母對待妳的方式,
決定妳在愛情、婚姻裡的面貌與位置。
資深臨床心理師提出最實用的「自我調整基本功」與「關係藍圖」,讓妳不再落入悲劇循環。
12種病態情人──這不只是她們的故事,
也是我們的真實經歷。
憤怒情人:常化身為失控、狂怒的綠巨人
控制情人:讓人感到窒息、想逃的愛
媽寶情人:她總是照顧他,他何時才會長大? 競爭情人:競爭是為了證明自己值得被愛
綠葉情人:她喜歡,也擅長幫助和「成全」別人
冰箱情人:她從小就習慣一個人
依賴情人:若結婚,她要媽媽與她一起住
無實情人:因他有個「不能輸的父親」
雙面情人:不能被知曉的性愛成癮
點心情人:男友只能在星期三與她約會
人魚情人:有愛無性,不可以嗎?
花心情人:只是在感情池塘多養幾條魚……
【特別企劃】關係角色自我檢核表──
妳是受害者、拯救者、加害者、局外人角色嗎?如何調整與自我療癒?
▌她戴墨鏡,身上傷痕累累。她不懂為什麼她的愛情和家庭一樣,都以憤怒、威脅、暴力對待她。
→她是被家人嚴苛對待的「受害者」,原本期待男友可以成為自己的「拯救者」,但他後來卻成了對自己暴力相向的「加害者」。
▌她戀上媽寶情人。她不斷照顧男友,男友何時才會長大?
→她是期待被照顧的「受害者」,以為自己樂觀耀眼的男友可以成為「拯救者」。沒想到長久相處,自己成了男友的「拯救者」。
▌若結婚,她要孤單的媽媽一起住,但男友抓狂,不想過買一送一的婚姻生活。
→她是媽媽的「拯救者」,不可以為了男友拋下母親,母女緊密連結的結果,本該親密的男友成了母女關係的「加害者」。
女孩們,從停止威脅自己的內在語言開始,逐步改變:
‧清理生命中的黑暗史,「重新解讀關鍵經驗」
‧回溯愛情史,對照原生家庭互動,找出規律
‧增進自我觀察,練習「平衡」且「全面」地認識自己
‧練習對他人和對自己說「不」
‧在與他人的互動中,練習「停止」回應(「讓我想一想」不等於「拒絕」)
‧減輕「權威」與「自我中心」濾鏡
‧練習用「新的方式」說話:用說話劃出界線,說出自己真正的心意
‧讓「新回應」幫你擺脫受害者角色
‧放下拯救者角色,讓彼此都做自己
童年的傷,我們太過熟悉、太早吸收進我們的呼息與血液裡,甚至那可能是我們唯一知曉的親密互動方式,以至於我們誤以為那是愛,又或我們總試圖在彌補童年時的匱乏,誤認為那些匱乏,可以在伴侶身上獲得,但這卻反而讓我們更容易戀上病態情人。
經營愛情團體及講座多年的黃惠萱心理師,想告訴女孩們:療癒之路是接納心裡自小被忽略的童年時的自己,而除了專業又溫柔的「自我調整基本功」,她也提出實用的「關係藍圖」,其中的「停止回應」及用「新方式說話」,對於想擺脫愛情桎梏與泥沼,找回自知、自尊、自愛的妳,更有無限助益。
本書特色:
◎本書作者黃惠萱臨床心理師與王映淳心理師帶了數年的愛情團體,之後在心馥學堂開辦愛情講座,本書即是愛情團體和講座的延伸,案例完整,內容豐富且專業。
◎【特別企劃】關係角色自我檢核表──經由簡單測驗,讀者可以得知自己在關係裡,是屬於受害者、加害者、拯救者、局外人,會面臨什麼困境,又該如何調整。
◎在輯一「12種病態情人──這是她們的故事,也是妳的故事」,12則真實愛情故事,文末都有「心理師的剖析」及「心理師給親愛的女孩」的專業建議。
◎SKimmy 你的網路閨蜜(YouTuber & 作家)、瑪那熊(諮商心理師、約會教練、關係經營講師)撰推薦序
王俸鋼(彰化基督教醫院司法精神醫學中心主任)、文森說書(YouTuber)、吳姵瑩(愛心理諮商所所長)、洪仲清(臨床心理師)、鄭俊德(閱讀人)超有感推薦(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SKimmy 你的網路閨蜜(YouTuber & 作家):
「我真的累死了、受夠了,壓根不想再玩這種爛遊戲了欸。我到底該怎麼做,才能談到一段正常、健康、幸福、滿意的感情?」
我跟書裡的苦主們一樣,都曾苦苦思索這個問題,最終我們都找上了像黃惠萱這樣的臨床心理師,走上一條「自我認識」以及「自我接納」的道路。
◎瑪那熊(諮商心理師、約會教練、關係經營講師):
我們總急著想知道如何與伴侶「溝通」,該「說些什麼」,能讓關係更好。但本書教我們的是「暫停」的好處與妙用。透過「請讓我先想一下」金句,讓雙方有機會跳脫出原本習以為常的惡性互動,製造出重要的突破口。接著,再運用本書介紹的「觀察」與「表達」技巧來劃出界線,達到有效溝通的目標。
◎本書動人的療癒金句:
▲我們長大後挑選的對象,會大幅度受到原生家庭的親密模式影響。
▲為了被認同,在各個角色上都過度付出,不自覺地和手足、同事、朋友,甚至和另一半競爭,其實都是為了證明自己值得被愛。
▲妳總是尋找有互補特質的人談戀愛嗎?妳是不是躲在情人背後,逃避著某項個人議題呢?反思一下,自己的人生功課,不能靠愛情偷懶,否則你的愛情很可能會不斷複製原生家庭的老劇本。
▲當我們對自己沒有信心,同時也對兩人關係沒有安全感,就會發展出一些人際策略,企圖控制對方。有時候是自主的,但更多時候,我們只是照著原生家庭的人際模式,不自覺地用習慣的方法來獲得愛與安全感。
▲要記得,戀人或伴侶描述的事情是來自於他自己的角度。
他的觀點和情緒可能和妳不同,妳可以被對方感動而選擇做出改變,但妳不需要為對方的情緒感到愧疚,因而做出妥協。因為失去或放棄妳自己,並不會換來對方的心靈成長。
▲對那些妳深愛或關心的人,妳不忍心說「不」。妳讓他們越界,幫他們承擔了責任。他們的問題讓妳焦急、掛心,你自己無法解決,但不解決問題就輾轉難眠。正因為這些問題不屬於妳,這些事情不在妳的責任範圍,所以妳無計可施,只能內心承受煎熬。
與其繼續在別人的問題與責任上打轉,不如放手,讓彼此成長。我們只有在為自己的困難煩惱的時候,才願意為自己努力,進而有了改變現狀的動機。人生是一趟無法假手他人的旅程,妳跟妳愛的人都必須練習只為自己負責。
▲如果妳剛從一段被欺騙的關係裡清醒,如實地接納自己是最重要的一步。
接納自己曾經愛過、接納自己沒看見某些事實、接納自己因惡人而受傷,不要把被辜負、受傷的自己丟下。承認那些令人難受、難堪的過往,好好療傷。也許有機會,妳會發現心裡還有更多被排斥在外的自我,需要妳真誠擁抱。
妳父母對待妳的方式,
決定妳在愛情、婚姻裡的面貌與位置。
資深臨床心理師提出最實用的「自我調整基本功」與「關係藍圖」,讓妳不再落入悲劇循環。
12種病態情人──這不只是她們的故事,
也是我們的真實經歷。
憤怒情人:常化身為失控、狂怒的綠巨人
控制情人:讓人感到窒息、想逃的愛
媽寶情人:她總是照顧他,他何時才會長大? 競爭情人:競爭是為了證明自己值得被愛
綠葉情人:她喜歡,也擅長幫助和「成全」別人
冰箱情人:她從小就習慣一個人
依賴情人:若結婚,她要媽媽與她一起住
無實情人:因他有個「不能輸的父親」
雙面情人:不能被知曉的性愛成癮
點心情人:男友只能在星期三與她約會
人魚情人:有愛無性,不可以嗎?
花心情人:只是在感情池塘多養幾條魚……
【特別企劃】關係角色自我檢核表──
妳是受害者、拯救者、加害者、局外人角色嗎?如何調整與自我療癒?
▌她戴墨鏡,身上傷痕累累。她不懂為什麼她的愛情和家庭一樣,都以憤怒、威脅、暴力對待她。
→她是被家人嚴苛對待的「受害者」,原本期待男友可以成為自己的「拯救者」,但他後來卻成了對自己暴力相向的「加害者」。
▌她戀上媽寶情人。她不斷照顧男友,男友何時才會長大?
→她是期待被照顧的「受害者」,以為自己樂觀耀眼的男友可以成為「拯救者」。沒想到長久相處,自己成了男友的「拯救者」。
▌若結婚,她要孤單的媽媽一起住,但男友抓狂,不想過買一送一的婚姻生活。
→她是媽媽的「拯救者」,不可以為了男友拋下母親,母女緊密連結的結果,本該親密的男友成了母女關係的「加害者」。
女孩們,從停止威脅自己的內在語言開始,逐步改變:
‧清理生命中的黑暗史,「重新解讀關鍵經驗」
‧回溯愛情史,對照原生家庭互動,找出規律
‧增進自我觀察,練習「平衡」且「全面」地認識自己
‧練習對他人和對自己說「不」
‧在與他人的互動中,練習「停止」回應(「讓我想一想」不等於「拒絕」)
‧減輕「權威」與「自我中心」濾鏡
‧練習用「新的方式」說話:用說話劃出界線,說出自己真正的心意
‧讓「新回應」幫你擺脫受害者角色
‧放下拯救者角色,讓彼此都做自己
童年的傷,我們太過熟悉、太早吸收進我們的呼息與血液裡,甚至那可能是我們唯一知曉的親密互動方式,以至於我們誤以為那是愛,又或我們總試圖在彌補童年時的匱乏,誤認為那些匱乏,可以在伴侶身上獲得,但這卻反而讓我們更容易戀上病態情人。
經營愛情團體及講座多年的黃惠萱心理師,想告訴女孩們:療癒之路是接納心裡自小被忽略的童年時的自己,而除了專業又溫柔的「自我調整基本功」,她也提出實用的「關係藍圖」,其中的「停止回應」及用「新方式說話」,對於想擺脫愛情桎梏與泥沼,找回自知、自尊、自愛的妳,更有無限助益。
本書特色:
◎本書作者黃惠萱臨床心理師與王映淳心理師帶了數年的愛情團體,之後在心馥學堂開辦愛情講座,本書即是愛情團體和講座的延伸,案例完整,內容豐富且專業。
◎【特別企劃】關係角色自我檢核表──經由簡單測驗,讀者可以得知自己在關係裡,是屬於受害者、加害者、拯救者、局外人,會面臨什麼困境,又該如何調整。
◎在輯一「12種病態情人──這是她們的故事,也是妳的故事」,12則真實愛情故事,文末都有「心理師的剖析」及「心理師給親愛的女孩」的專業建議。
◎SKimmy 你的網路閨蜜(YouTuber & 作家)、瑪那熊(諮商心理師、約會教練、關係經營講師)撰推薦序
王俸鋼(彰化基督教醫院司法精神醫學中心主任)、文森說書(YouTuber)、吳姵瑩(愛心理諮商所所長)、洪仲清(臨床心理師)、鄭俊德(閱讀人)超有感推薦(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SKimmy 你的網路閨蜜(YouTuber & 作家):
「我真的累死了、受夠了,壓根不想再玩這種爛遊戲了欸。我到底該怎麼做,才能談到一段正常、健康、幸福、滿意的感情?」
我跟書裡的苦主們一樣,都曾苦苦思索這個問題,最終我們都找上了像黃惠萱這樣的臨床心理師,走上一條「自我認識」以及「自我接納」的道路。
◎瑪那熊(諮商心理師、約會教練、關係經營講師):
我們總急著想知道如何與伴侶「溝通」,該「說些什麼」,能讓關係更好。但本書教我們的是「暫停」的好處與妙用。透過「請讓我先想一下」金句,讓雙方有機會跳脫出原本習以為常的惡性互動,製造出重要的突破口。接著,再運用本書介紹的「觀察」與「表達」技巧來劃出界線,達到有效溝通的目標。
◎本書動人的療癒金句:
▲我們長大後挑選的對象,會大幅度受到原生家庭的親密模式影響。
▲為了被認同,在各個角色上都過度付出,不自覺地和手足、同事、朋友,甚至和另一半競爭,其實都是為了證明自己值得被愛。
▲妳總是尋找有互補特質的人談戀愛嗎?妳是不是躲在情人背後,逃避著某項個人議題呢?反思一下,自己的人生功課,不能靠愛情偷懶,否則你的愛情很可能會不斷複製原生家庭的老劇本。
▲當我們對自己沒有信心,同時也對兩人關係沒有安全感,就會發展出一些人際策略,企圖控制對方。有時候是自主的,但更多時候,我們只是照著原生家庭的人際模式,不自覺地用習慣的方法來獲得愛與安全感。
▲要記得,戀人或伴侶描述的事情是來自於他自己的角度。
他的觀點和情緒可能和妳不同,妳可以被對方感動而選擇做出改變,但妳不需要為對方的情緒感到愧疚,因而做出妥協。因為失去或放棄妳自己,並不會換來對方的心靈成長。
▲對那些妳深愛或關心的人,妳不忍心說「不」。妳讓他們越界,幫他們承擔了責任。他們的問題讓妳焦急、掛心,你自己無法解決,但不解決問題就輾轉難眠。正因為這些問題不屬於妳,這些事情不在妳的責任範圍,所以妳無計可施,只能內心承受煎熬。
與其繼續在別人的問題與責任上打轉,不如放手,讓彼此成長。我們只有在為自己的困難煩惱的時候,才願意為自己努力,進而有了改變現狀的動機。人生是一趟無法假手他人的旅程,妳跟妳愛的人都必須練習只為自己負責。
▲如果妳剛從一段被欺騙的關係裡清醒,如實地接納自己是最重要的一步。
接納自己曾經愛過、接納自己沒看見某些事實、接納自己因惡人而受傷,不要把被辜負、受傷的自己丟下。承認那些令人難受、難堪的過往,好好療傷。也許有機會,妳會發現心裡還有更多被排斥在外的自我,需要妳真誠擁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