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cover

你怎麼看待老年,它就怎麼回應你──預防失智,快樂的老後實踐

點閱數

作者
劉秀枝

出版社
寶瓶文化

格式
EPUB

從現在起,我決定要「快樂老」。
◎研究顯示,對老年的負面看法是一種慢性壓力,
可能會間接引發心血管疾病。

劉秀枝醫師◎著
[國內失智症領域權威.前臺北榮總一般神經內科主任]


變老,並不一定是負面詞彙,
重要的是你用什麼心態面對「老後」,
消極或樂觀,年老卻不衰老,
只在你的一念之間。



父母和二姊皆失智,她是失智症的高風險群。
作為醫師,她也得過乳癌,動了白內障手術,頸椎、腰椎開刀,
銀髮獨居的七十三歲,面對「老」的狀況一樣也沒少。
不一樣的是,她從不哀嘆,她選擇樂觀。
她要活出一個閃亮的鎏金歲月!

.怕「失智」?多閱讀、多動腦、多遊山玩水、歡聚共餐,就能防失智。
.怕「生病」?老年人的健康不是沒病痛,而是跟疾病「們」和平相處。
.怕「癌症」?如果生病,別問「為什麼是我」,好好治療就是了。
.怕「獨居」?有老本和老友,能自立又自主,是很快樂、很自豪的事。

愈怕變成怎樣,反而愈容易變成那樣。
面對年老,你愈是從容看待,愈能活出精采。
怎麼想,就會怎麼做,最後達到你所想像的結果。
──你想要什麼樣的老後?



◎六個預防失智,快樂的老後實踐主張:
1.獨居而不孤獨:接受變老的事實,往好的方向看,做好自我心理建設。
2.求助,也能自助:老而能自立、自主,是很快樂、很自豪的事。
3.年老卻不衰老:旅行能增加認知存款,運動能帶來健康長壽。
4.一起預防失智:多動腦、多活動、多做家事、多與人互動,可以降低失智風險。
5.積極照顧健康:生活有目標,維繫社交人脈,健康的生活型態。
6.持續學習新知:銀髮族也要有目標,才會活得有意義、有價值感。

本書特色:
◎劉秀枝醫師的「每日必做清單」,退休十四年,從來沒間斷。她寫道:如此,身心、人際都顧到,大腦、腸胃都滿足,相信失智會遠離我(詳見內文第72頁)。
.運動(如至少走路四十分鐘)和心智(如看書):可強身、健腦。
.愛己(如吃美食)和利他(如讚美人):是人際潤滑劑。
.應做(如參加醫學討論會):貢獻所長,且覺得自己有用。
.感恩(如被讓座):提醒自己有多幸福。
◎劉秀枝醫師:「臺灣目前的平均壽命是八十一歲,再以自己的基因、身體狀況加減年數──七十三歲的我,大概還可再活十八年吧。自己算好了期限,『心態』和『行動力』就會不一樣,就會更珍惜現在,且好好規劃,讓老年走得平穩、順遂。再說,意外隨時會造訪,不知什麼時候就劃上句點了,所以想做的事,還得有優先次序哪。」(摘自本書自序〈真希望將來老了,能跟你一樣〉。)
◎.有讀者問劉醫師,「為何你得了癌症,還能如此樂觀?」也有病人問她:「為什麼是我?」她回答:就想著是剛好抽籤抽到了。
.許多人自認:「老了還打扮什麼?」「這年紀沒辦法了。」「體力不行了。」她卻說:別被自己對年齡的刻板印象拖累了。
.獨居老人,失智症遺傳高風險群,得過癌症,動了白內障、頸椎和腰椎手術……年老可能有的狀況,她已遇上不少。但她總想:既然這些是人生的過程之一,與其哀嘆,她選擇樂觀以對!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王署君(臺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主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講座教授).汪詠黛(臺北市閱讀寫作協會創會理事長)

.[聯合推薦]
王培寧(臺北榮總失智治療及研究中心主任).夏韻芬(知名作家、主持人).蔡佳芬(臺北榮總老年精神科主任、臺灣老年精神醫學會理事)
(以上皆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劉秀枝醫師 
國內失智症領域權威
前臺北榮總一般神經內科主任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臨床兼任教授
《聯合報》「元氣周報」專欄作家
《康健》雜誌專欄作家

前臺北榮總一般神經內科主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臨床兼任教授,為國內失智症領域的權威,也是《聯合報》「元氣周報」、《康健》雜誌的專欄作家。
59歲時,她依規劃好的人生時間表從醫療第一線退下,將診療空間留給年輕醫師,而把時間留給了自己。

專業上,她「退而不休」,繼續擔任臺北榮總特約醫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神經學科兼任教授級臨床教師,致力於推廣民眾了解失智症,正視失智症對於患者、照顧者乃至於社會所帶來的影響,專欄文章得到讀者的熱烈迴響。與王培寧醫師合著《假如我得了失智症》一書,榮獲國民健康署「優良健康讀物推介獎」。
在生活上,她過得比年輕時還精采。她認為,有了心理準備,對於年老就不會驚慌,懂得接受隨之而來的身心變化。她不但自己身體力行,更致力於將這樣的觀念推廣給大眾。
而她結合醫學專業與寫作興趣,以楊雲三為筆名所寫的短篇小說〈我得了「庫賈氏病」?〉,獲得二○一八年新北市文學獎黃金組的「優等獎」(收錄於第八屆新北市文學獎得獎作品集《這是好宅》)。

另著有《把時間留給自己──失智症權威醫師的自在熟齡指南》、《愛上慢慢變老的自己──退休醫生給你的57個實用身心提醒》、《聰明活到一百歲》、《多動腦,不會老》、《當父母變老──關心失智症、中風及其他神經疾病》等書,並與王培寧醫師合著《假如我得了失智症》、《別等失智上身》。

●劉秀枝醫師的部落格【Joy筆記】:blog.xuite.net/hcliujoy/blog
【推薦序】想要優雅地老化,除了要聽媽媽的話,更要學習劉主任 文◎王署君 008
【推薦序】秀枝不老粉絲團 文◎汪詠黛 012
【自序】真希望將來老了,能跟你一樣 016

一、獨居而不孤獨
米店女兒的「幸好」人生 026
我是老人好自在 031
你怎麼看待老年,它就怎麼回應你 036
健康長壽的三個實用處方 042
獨居苦?獨居樂?端看你怎麼過 047
「超前部署」,才能瀟灑獨居 052
好朋友有益健康 058
我要怎麼說再見? 067

二、求助,也能自助
感恩的力量,超出你的想像 072
既能「自助」,也不怕開口「求助」 075
多樂觀,多健康 080
祝你「健康快樂」,不是隨口說說 085
人生中,何時「等得」?何時「等不得」? 089
多出來的時間,你都怎麼利用? 094
挺住了,一切好談 099
十八歲痛哭的事,六十八歲發現其實不重要 104

三、年老卻不衰老
吸收醫學新知,促進老年健康如「金」 110
做好準備,大齡族照樣快樂出遊 114
多旅遊,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119
熟年要「腳勤」,健身、健腦又舒心 123
我愛健行 129

四、一起預防失智
朋友相聚,「快樂食堂」防失智 134
擔心會失智,需要提早檢測? 138
預防阿茲海默症,「聽媽媽的話」就對了 144
長期壓力大,當心形成失智危機 150
阿嬤變回小女孩?原來是失智的幻覺 156
失智變嚴重,最好別再戴假牙 161
帶失智的親人出遊,用「單選」更貼心 166

五、積極照顧健康
瘦身,如何聰明地吃? 174
聲音「變老」了,怎麼保養? 179
若你遇見「巴金森氏症」 183
記不住,可能是「失語」,不是失智 189
突然不會說話?要小心! 194
「味覺」不見了,該看哪一科? 200
愛打高爾夫,也會有運動傷害 206
幸好,是帶狀疱疹 212

六、持續學習新知
「遠距醫療」的時代來了嗎? 218
無論世代如何變化,醫師醫病,也醫心 224
從人生看大腦,有無限可能 229
你有照著「醫囑」服藥嗎? 236
網路流傳的醫療資訊,能信嗎? 241
從寫作開始,人生總要試一回 247

*誌謝 252

其他人也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