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手機/平板掃描QR Code借閱前,請先下載/安裝 udn讀書館 App。
反智,不只是風潮,而是美國深層文化的一部分。
兩屆普立茲獎得主--理查.霍夫士達特
從美國建國歷程、宗教傳統、政治體制、與商業精神中,挖掘美國的「反智」根源。
「這是美國史學史上一部傳世的傑作……是想瞭解今天美國的人所必須閱讀的一本書。」--余英時
「本書內容不但深深吸引我,也解答了我在美國生活時心中所累積的若干疑問,真的有恍然大悟的感覺。」----本書譯者、台大政治系教授陳思賢
美國,擁有傲視全球的頂尖大學與數量最多的諾貝爾獎桂冠,又以發達的科技與商業為世人提供了便利、舒適的文明生活。然而,美國文化卻少以精緻、優雅聞名,訴諸實用與庶民品味的大眾化商品與娛樂才見其所長。近年來小布希的窮兵黷武、川普的粗暴言論與政策更讓世人驚見美國文化中「反智」的一面,美國社會層出不窮的民粹與暴力事件也令人憂心忡忡。
活躍於二十世紀中葉的理查.霍夫士達特是少數最早注意到美國文化中的「反智」現象的學者之一。作為哥倫比亞大學美國史教授,他深深感受到美國人對純粹的學術--包含深厚的人文學養、抽象的理性思辨等--的漠視與敵視,尤其是五〇年代以反共為名卻動輒以知識分子為標靶的麥卡錫主義,更另人痛心疾首。他於是於一九六三年出版了這本結合了思想史、社會史與政治史的《美國的反智傳統》,對「反智」做了有系統與歷史深度的爬梳。
《美國的反智傳統》指出,「反智」不只是一時的民粹現象,也未必只是理盲躁動,它反映了美國人在特殊歷史與文化背景中形成的傳統。脫離英國而獨立建國的經驗讓美國人往往視歷史為落後、腐敗、封建貴族對平民的剝削的象徵。在美國蔚為主流的基督教福音教派推崇教友發自內心的感動,以及與上帝的直接溝通,而揚棄神學考據。富蘭克林、亞當斯等建國先賢雖然具備偉大的心智,但對平等的堅持使得美國政治很快轉向以純樸、勤奮、踏實而沒有受過高等教育訓練的庶民百姓為主體,知識分子與仕紳階級淪為邊緣。蓬勃的商業文化更將美國的教育制度導向實用目的,而輕視博雅的人文薰陶。於是我們會看到,起草《獨立宣言》的傑弗遜竟因為學問太好,被批評不夠格做總統;老羅斯福靠狩獵技巧贏得選民青睞;鋼鐵大王卡內基批評大學教育對做生意有致命的傷害;田納西有眾議員以不會寫自己的名字而自豪,密西根州給老師的薪水比清潔工還低,以及全美百病叢生的公立教育系統……
美國本就是由對歐洲的壓迫與頹廢不滿的人所建立,
他們醉心於美洲的不是在此萌芽的社會,而是自然與野蠻。
霍氏傑出之處更在於他固然一面嚴加批判民粹、保守、極右的反智思維,卻也試圖挖掘其背後深層的文化與社會背景,予以同情性的理解。因此本書不但是研究美國文化與思想史的巨著,更可以透過它去思考一個更宏觀的主題:「智識」在人類文明中如何可能?知識分子能在社會上扮演什麼角色,又該如何與權力共處?
《美國的反智傳統》於六〇年代甫上市就造成轟動,並接連獲得普立茲非小說類獎、愛默生獎與希爾曼獎等殊榮。在美國之外本書也掀起廣大迴響。當代華人史學泰斗余英時先生於1975年撰寫的〈反智論與中國傳統〉即是受到本書的啟發。半個多世紀後本書中文版終於上市,讀者將可見其歷久彌新、經得起時代考驗的深厚史學造詣。
聯合推薦
王汎森(中研院院士)
楊 照(作家)
嚴震生(政大國關中心研究員)
專文推薦
余英時
苑舉正(台大哲學系教授)
專文導讀
陳思賢(台大政治系教授)
兩屆普立茲獎得主--理查.霍夫士達特
從美國建國歷程、宗教傳統、政治體制、與商業精神中,挖掘美國的「反智」根源。
「這是美國史學史上一部傳世的傑作……是想瞭解今天美國的人所必須閱讀的一本書。」--余英時
「本書內容不但深深吸引我,也解答了我在美國生活時心中所累積的若干疑問,真的有恍然大悟的感覺。」----本書譯者、台大政治系教授陳思賢
美國,擁有傲視全球的頂尖大學與數量最多的諾貝爾獎桂冠,又以發達的科技與商業為世人提供了便利、舒適的文明生活。然而,美國文化卻少以精緻、優雅聞名,訴諸實用與庶民品味的大眾化商品與娛樂才見其所長。近年來小布希的窮兵黷武、川普的粗暴言論與政策更讓世人驚見美國文化中「反智」的一面,美國社會層出不窮的民粹與暴力事件也令人憂心忡忡。
活躍於二十世紀中葉的理查.霍夫士達特是少數最早注意到美國文化中的「反智」現象的學者之一。作為哥倫比亞大學美國史教授,他深深感受到美國人對純粹的學術--包含深厚的人文學養、抽象的理性思辨等--的漠視與敵視,尤其是五〇年代以反共為名卻動輒以知識分子為標靶的麥卡錫主義,更另人痛心疾首。他於是於一九六三年出版了這本結合了思想史、社會史與政治史的《美國的反智傳統》,對「反智」做了有系統與歷史深度的爬梳。
《美國的反智傳統》指出,「反智」不只是一時的民粹現象,也未必只是理盲躁動,它反映了美國人在特殊歷史與文化背景中形成的傳統。脫離英國而獨立建國的經驗讓美國人往往視歷史為落後、腐敗、封建貴族對平民的剝削的象徵。在美國蔚為主流的基督教福音教派推崇教友發自內心的感動,以及與上帝的直接溝通,而揚棄神學考據。富蘭克林、亞當斯等建國先賢雖然具備偉大的心智,但對平等的堅持使得美國政治很快轉向以純樸、勤奮、踏實而沒有受過高等教育訓練的庶民百姓為主體,知識分子與仕紳階級淪為邊緣。蓬勃的商業文化更將美國的教育制度導向實用目的,而輕視博雅的人文薰陶。於是我們會看到,起草《獨立宣言》的傑弗遜竟因為學問太好,被批評不夠格做總統;老羅斯福靠狩獵技巧贏得選民青睞;鋼鐵大王卡內基批評大學教育對做生意有致命的傷害;田納西有眾議員以不會寫自己的名字而自豪,密西根州給老師的薪水比清潔工還低,以及全美百病叢生的公立教育系統……
美國本就是由對歐洲的壓迫與頹廢不滿的人所建立,
他們醉心於美洲的不是在此萌芽的社會,而是自然與野蠻。
霍氏傑出之處更在於他固然一面嚴加批判民粹、保守、極右的反智思維,卻也試圖挖掘其背後深層的文化與社會背景,予以同情性的理解。因此本書不但是研究美國文化與思想史的巨著,更可以透過它去思考一個更宏觀的主題:「智識」在人類文明中如何可能?知識分子能在社會上扮演什麼角色,又該如何與權力共處?
《美國的反智傳統》於六〇年代甫上市就造成轟動,並接連獲得普立茲非小說類獎、愛默生獎與希爾曼獎等殊榮。在美國之外本書也掀起廣大迴響。當代華人史學泰斗余英時先生於1975年撰寫的〈反智論與中國傳統〉即是受到本書的啟發。半個多世紀後本書中文版終於上市,讀者將可見其歷久彌新、經得起時代考驗的深厚史學造詣。
聯合推薦
王汎森(中研院院士)
楊 照(作家)
嚴震生(政大國關中心研究員)
專文推薦
余英時
苑舉正(台大哲學系教授)
專文導讀
陳思賢(台大政治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