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手機/平板掃描QR Code借閱前,請先下載/安裝 udn讀書館 App。
台灣的醫療環境,已經危機重重:
* 如何解決內、外、婦、兒、急五大科缺醫生的問題?
* 長照保險,會產生世代不公平的現象!
* 加護病房為何成為人類版的「大象墳場」?
* 用醫療訴訟威脅醫生,只會造成更多醫療浪費!
★ 專業推薦 ★
這本書的內容十分詳盡而且精采,幾乎涵蓋了台灣近代醫療的種種危機和困境……可以說篇篇都是有料好文,是一本值得推薦給所有關心醫療政策改革者、所有第一線醫護人員以及準備報考或正在就讀醫學院學生的好書。
──陳麗雲(前門諾兒科主任、吳尊賢公益服務獎得主、兒科開業醫師)
周恬弘總監學養豐富,提出了細膩且全方位的分析,對於基層醫療、分級醫療、偏鄉醫療、長期照護、醫療史、宗教哲學和生命倫理學都有獨到的見解;對於醫療管理實務與健保改革方向,讀者也應該可以得到很多啟發。
──蔡秀男(高雄市立聯合醫院泌尿科醫師、醫勞盟法律顧問)
因為主題太吸引人,我幾乎是一口氣看完了整本書。閱畢掩書之際,我的腦海中浮現了一段《聖經》的經文,即是耶穌四處傳道,眾人渴望他行神蹟醫治之時,他說:「我來了,是要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
──林益仁(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所長)
★ 本書重點 ★
台灣的全民健保制厭世文豪太宰治寫給這個世界的遺書
日本無賴派大師暢銷千萬冊的代表作
台灣資深文學小說譯者劉子倩重新打造新世代譯本
絕美陰鬱的無聲吶喊 逃離他人眼光的向下沉淪
作家駱以軍、作家黃麗群、作家蔡康永、厭世哲學家 推薦
他帶你行經痛苦折磨 肆意放縱墮落 掩蓋無聲吶喊
在他人目光下赤身裸體般艱難邁步 不服卻也無力抵抗
他替你 在美好世界的B面 格格不入地走了一遭
從這世間 死了一遍
#Goodbye那些所謂的日常正軌
1948年6月13日深夜,就在完成《人間失格》的數月後,在東京近郊三鷹、當時依舊湍急的玉川上水,太宰治跟情婦山崎富榮在身上緊緊繫上紅繩,投水自殺。太宰治放棄了短暫絢爛的文豪生涯,完成了一開始對富榮所說的「談一場到死為止的戀愛」,結束了長期沉溺女人、酗酒的心理紊亂跟久病纏身的痛苦折磨,拒絕走上《人間失格》裡那個白髮蒼蒼、面目模糊的人生終途。
#寫給難以明瞭的世界的遺書
太宰治短短一生中創作的作品中,或多或少都帶著自身經驗的痕跡。像是描寫沒落貴族、大受歡迎的《斜陽》就是以青森望族津島家為背景,書中主人公也以情婦太田靜子為本。而《人間失格》更是截取太宰治人生多處段落,在大家族裡服從規矩、符合旁人想像的成長經歷,到東京參加共產黨團體,跟女學生一起殉情卻獨自活下來,或是沉溺菸酒、女人、濫用藥物的自我放逐。他藉主角葉藏之口,反覆著自我剖析、自我批判,然後自我厭惡的過程,到最後失去身而為人的資格(人間失格日文原意)。無論對這世間再怎麼恐懼,再怎麼格格不入,在最後一刻仍想向眾人剖白。
#膽小鬼變成了小丑
在殉情、混亂的女人關係、酗酒、藥物上癮等看似激烈的劇情轉折下,瀰漫《人間失格》全書的其實是葉藏幾乎無可救藥的人際關係過敏症。身為大家族中的一份子,凡事都得照規矩,違背他人期待就會招來責難,葉藏從小就對人懷抱極深的恐懼,害怕人在盛怒之下偶爾流露出的真面目,為了掩飾自己,他搞怪又搞笑,用丑角包裝自己,但心裡又責備自己滿口謊言,裝模作樣。即使到成年後,這種模式還是不斷重複、延續,他無法信任他人,連那些因為他外貌俊秀願意付出一切的女人們也不例外,「膽小鬼連幸福都害怕」,他打從心底認為自己是「見不了光的人」。
#前方若有擋路的石頭,蟾蜍會繞路而行
就算對人抱持著巨大的恐懼,卻無法真正死心,這是葉藏的悲劇可說源自於此。他用名為搞笑的殼包覆住自己,又忍不住偷偷伸出觸角,卻被無情斬斷。「酒、香煙、妓女,那都是能夠緩解我對人的恐懼(哪怕只是一時片刻),暫時轉移注意力的好手段。為了尋求那些手段,我甚至覺得就算叫我變賣全部家當也無怨無悔。」家人跟他斷絕關係、唯一的朋友在他沒錢後的鄙視、同居女人的孩子說的無心之言,妻子被侵犯⋯⋯都讓他的敏感纖細終究不堪負荷,一再走向了逃避。
# 通往封閉心靈的縫隙
三島由紀夫曾批評太宰治說,他性格上的缺點起碼有一半可以用冷水擦澡、做體操跟規律生活治好。但太宰治的內心細膩脆弱,又飽受身體上的苦痛折磨(二十多歲就因腹膜炎開刀,術後數月不能動彈,後來又藥物上癮,死前肺結核日益嚴重),《人間失格》像是他對自己的最後懺悔,更帶著無數的疑惑不解。讓人不禁想問,那些習以為常、有時用謊言跟面具包覆的人情世故都該配合演出嗎?敏感、懦弱、逃避這些特質真那麼負面到只能捨棄嗎?或許這些問題永遠都找不到標準答案,但跟著《人間失格》終能窺探封閉心靈的一二。
度,造就了在國際上相當傲人的醫療環境,但是,當我們隨時可以享用物美價廉的醫療,且社會輿論氣氛傾向保障病人權益之時,可曾想過這些事:
◎醫療訴訟:
將近九成的受訪醫師會採取「防禦性醫療」來自保,執行比臨床必要更多的檢查,反而增加了病人診療過程的風險以及醫療成本。甚至,醫師為了避免遇到醫療糾紛的麻煩,而不願治療高風險的病人。
◎專科醫師缺人:
年輕一輩醫師不願意走內、外、婦、兒與急診這五大專科,最主要的原因是五大科醫師處理的病情多半比較複雜,臨床責任較重,生活品質較差,但健保給付卻相對少。此外,五大科醫師面臨愈來愈頻繁的醫療糾紛風險,也是讓資深醫師萌生離意,使年輕醫師望之卻步的主要原因。
◎錯失救人機會:
二十年前的醫師在尚未拿到家屬同意書之前,會擔心超過黃金治療期,因此冒險搶救。現在的醫師,「可沒有那麼勇敢了,否則出了什麼問題,不就倒霉挨告了嗎?」
◎濫用急診:
因為急診很便宜,有個貴婦帶著母親來急診,竟然是想來做「全身檢查」,原因是「急診檢查快多了,而且我們有健保!」
◎加護病房:
加護病房是臨時場所還是臨終場所?理論上加護病房是為了協助病患度過危險期的場所,應該只是住上幾天,但現在許多病患動輒住上數週到數月。醫療技術的進步,讓我們擁有更多延長壽命的方法,但是,有時我們也要抑制醫療的衝動。
◎醫療有其極限:
現代社會已忘了衰老、疾病和死亡其實是自然的過程,如果我們努力延長生命的同時,只是增加許多不必要、甚至是無法忍受的痛苦,這是否是我們想要的?或許,我們都應該提早思考「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NR)。
本書作者周恬弘長期任職於花蓮門諾醫院,他在本書除了分析許多醫療現場的狀況、醫病關係的演變之外,也對醫療和就醫環境提出寶貴建言,例如紐西蘭和瑞典「不論過失補償」模式更能解決醫療糾紛,並提高國家整體的醫療水準;「疾病壓縮論」滿足健康而非追求長壽的思考、高齡化社會的醫病關係和生命省思、急診室醫生離職潮與「血汗醫院」的現況等。
作者以其對國內外醫療環境、醫病關係的深入觀察,提出許多寶貴建議,並溫柔地提醒我們:
有些事,我們需要提早認識,並做好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