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手機/平板掃描QR Code借閱前,請先下載/安裝 udn讀書館 App。

目錄
【寫在前面】我為特殊需求幼兒寫一本書 008
【第一章】從先天九大氣質,細膩地理解孩子
●孩子是優雅好教養,還是磨娘精?─全面掌握孩子的九大氣質 020
●ADHD的氣質教養術─以靜制動 025
●ASD的氣質教養術─規律中,保持彈性 034
●孩子咬手指頭,怎麼辦?─協助焦慮氣質的孩子 042
【第二章】從焦慮態度中,正向地引導孩子
●孩子黏著媽媽分不開,怎麼辦?─「安全」與「信任」是依附關係的雙重氣囊 048
●孩子分離焦慮,怎麼辦?─如何讓無尾熊離開尤加利樹? 054
●孩子在教室不說話,怎麼辦?─讓孩子知道你懂他焦慮而緘默的心 060
●獎勵與懲罰的注意事項─別和亞斯兒談條件! 067
●換個方式好好說─以「正向告知」取代負向提醒 074
●孩子無法在外面上廁所,怎麼辦?─從釐清「抗拒的原因」開始 081
【第三章】從情緒表達中,智慧地幫助孩子
●孩子不聽話,怎麼辦?─預防選擇性配合,提高指令的勝率 088
●孩子不合理要求,怎麼辦?─向孩子學習致勝祕訣 097
●別再告訴孩子:「你不要再哭了!」─孩子可以怎麼表達自己的情緒? 104
●面對孩子摔東西,爸媽該如何是好?─「四歲以前」和「四歲以後」的應對方法 109
●孩子怎麼生氣,你才不會生氣?─別再輕忽「情緒表達」這件事 116
●孩子故意搗蛋,怎麼辦?─主動發出關注訊號 121
【第四章】自閉兒、亞斯兒的固著疏導、溝通演練
●當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無期徒刑的宣判?! 130
●面對孩子尖叫,大人該如何是好?─冷靜地回推原因,加上安撫與轉移 138
●打破孩子對於特定玩具的固著玩法─增加彈性,移除固著,擴展玩法 145
●孩子還不會說話,怎麼辦?─兒歌、遊戲與情境三工具,引導開口動機 152
●當亞斯兒說:「是你叫我打的。」─亞斯兒只會字面解讀,聽不懂弦外之音 159
【第五章】過動兒的自我覺察、自我控制
●請珍惜ADHD孩子的可塑性!─凡刻意練習,必留下好的成績 166
●孩子不專心,怎麼辦?─關注「此時此刻」的正念練習 172
●別老是揮魔法棒,說教對過動兒無效─反覆練習,反覆地做 180
●別讓孩子成為冒失鬼─「自我覺察」的必要練習 188
●衝動出沒,注意!─「自我控制」的必要練習 195
【第六章】從遊戲中,釐清發展現況、享受玩的愉悅
●遊戲評估,最容易瞭解孩子發展的方式─第一時間發現孩子的發展現況 202
●想像遊戲,無遠弗屆─帶著孩子的心,翱翔世界 211
●當腦性麻痺兒被孤立─身體受限,但想像無限 222
●孩子輸不起,怎麼辦?─引導孩子將注意力放在「過程」 228
【第七章】關於早療,五個最常見的重要疑問
●真的是「大隻雞晚啼」嗎?─其實這是早期療育的致命傷害 236
●該帶孩子去醫院評估嗎?─大人的想法,會影響孩子如何看待自己 241
●「疑似」,到底是不是?─看見孩子改變的可塑性 247
●孩子是否要讀集中式特教班?─實際考量孩子的需求、療育安排與資源運用 252
●該讓孩子「緩讀」嗎?─關於申請暫緩入學的思考 259
【給家長的話】 266
【寫在前面】我為特殊需求幼兒寫一本書 008
【第一章】從先天九大氣質,細膩地理解孩子
●孩子是優雅好教養,還是磨娘精?─全面掌握孩子的九大氣質 020
●ADHD的氣質教養術─以靜制動 025
●ASD的氣質教養術─規律中,保持彈性 034
●孩子咬手指頭,怎麼辦?─協助焦慮氣質的孩子 042
【第二章】從焦慮態度中,正向地引導孩子
●孩子黏著媽媽分不開,怎麼辦?─「安全」與「信任」是依附關係的雙重氣囊 048
●孩子分離焦慮,怎麼辦?─如何讓無尾熊離開尤加利樹? 054
●孩子在教室不說話,怎麼辦?─讓孩子知道你懂他焦慮而緘默的心 060
●獎勵與懲罰的注意事項─別和亞斯兒談條件! 067
●換個方式好好說─以「正向告知」取代負向提醒 074
●孩子無法在外面上廁所,怎麼辦?─從釐清「抗拒的原因」開始 081
【第三章】從情緒表達中,智慧地幫助孩子
●孩子不聽話,怎麼辦?─預防選擇性配合,提高指令的勝率 088
●孩子不合理要求,怎麼辦?─向孩子學習致勝祕訣 097
●別再告訴孩子:「你不要再哭了!」─孩子可以怎麼表達自己的情緒? 104
●面對孩子摔東西,爸媽該如何是好?─「四歲以前」和「四歲以後」的應對方法 109
●孩子怎麼生氣,你才不會生氣?─別再輕忽「情緒表達」這件事 116
●孩子故意搗蛋,怎麼辦?─主動發出關注訊號 121
【第四章】自閉兒、亞斯兒的固著疏導、溝通演練
●當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無期徒刑的宣判?! 130
●面對孩子尖叫,大人該如何是好?─冷靜地回推原因,加上安撫與轉移 138
●打破孩子對於特定玩具的固著玩法─增加彈性,移除固著,擴展玩法 145
●孩子還不會說話,怎麼辦?─兒歌、遊戲與情境三工具,引導開口動機 152
●當亞斯兒說:「是你叫我打的。」─亞斯兒只會字面解讀,聽不懂弦外之音 159
【第五章】過動兒的自我覺察、自我控制
●請珍惜ADHD孩子的可塑性!─凡刻意練習,必留下好的成績 166
●孩子不專心,怎麼辦?─關注「此時此刻」的正念練習 172
●別老是揮魔法棒,說教對過動兒無效─反覆練習,反覆地做 180
●別讓孩子成為冒失鬼─「自我覺察」的必要練習 188
●衝動出沒,注意!─「自我控制」的必要練習 195
【第六章】從遊戲中,釐清發展現況、享受玩的愉悅
●遊戲評估,最容易瞭解孩子發展的方式─第一時間發現孩子的發展現況 202
●想像遊戲,無遠弗屆─帶著孩子的心,翱翔世界 211
●當腦性麻痺兒被孤立─身體受限,但想像無限 222
●孩子輸不起,怎麼辦?─引導孩子將注意力放在「過程」 228
【第七章】關於早療,五個最常見的重要疑問
●真的是「大隻雞晚啼」嗎?─其實這是早期療育的致命傷害 236
●該帶孩子去醫院評估嗎?─大人的想法,會影響孩子如何看待自己 241
●「疑似」,到底是不是?─看見孩子改變的可塑性 247
●孩子是否要讀集中式特教班?─實際考量孩子的需求、療育安排與資源運用 252
●該讓孩子「緩讀」嗎?─關於申請暫緩入學的思考 259
【給家長的話】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