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手機/平板掃描QR Code借閱前,請先下載/安裝 udn讀書館 App。

報導者深度專題「廢墟裡的少年」,完整深入圖文集結
收錄2018臺灣新聞攝影大獎系列照片第一名作品:《15歲起,我這樣養活自己》
2018 OPENBOOK中文創作年度好書獎
一張張年輕的臉,一個個殘破卻奮力掙扎的生命畫面:在田壟噴灑農藥的未成年少年,抵押健康,只為換來自身溫飽;為了幫家裡減輕負擔而被詐騙集團控制的少年;在安置機構中被性掠奪的少年少女……這些生活在艱困人生中的廢墟少年,是家庭失能的犧牲品。即使學校,社福單位看見了孩子的需求,也因一直以來的人力與資源匱乏,幾乎無力回應,孩子們往往還是得獨自面對殘酷現實。
《報導者》記者群透過影像與文字,深入全國採訪了多位高風險家庭少年,希望從少年們的視角,讓讀者看見他們在困頓中如何努力求生;也試圖去解析臺灣的結構困境,為什麼現今的法令、社福與教育體系會漏接這些孩子? 除了臺灣自身的狀況,本書也透過香港南韓等案例,找尋可能的出路。
收錄2018臺灣新聞攝影大獎系列照片第一名作品:《15歲起,我這樣養活自己》
2018 OPENBOOK中文創作年度好書獎
一張張年輕的臉,一個個殘破卻奮力掙扎的生命畫面:在田壟噴灑農藥的未成年少年,抵押健康,只為換來自身溫飽;為了幫家裡減輕負擔而被詐騙集團控制的少年;在安置機構中被性掠奪的少年少女……這些生活在艱困人生中的廢墟少年,是家庭失能的犧牲品。即使學校,社福單位看見了孩子的需求,也因一直以來的人力與資源匱乏,幾乎無力回應,孩子們往往還是得獨自面對殘酷現實。
《報導者》記者群透過影像與文字,深入全國採訪了多位高風險家庭少年,希望從少年們的視角,讓讀者看見他們在困頓中如何努力求生;也試圖去解析臺灣的結構困境,為什麼現今的法令、社福與教育體系會漏接這些孩子? 除了臺灣自身的狀況,本書也透過香港南韓等案例,找尋可能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