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手機/平板掃描QR Code借閱前,請先下載/安裝 udn讀書館 App。
台灣的未來要如何走?
開放,決定了一切。
每個時代都有生活的小確幸,都有其特色與令人著迷之處,但把小確幸提升為國家與世代的發展主軸,卻是難以為繼的;我們的未來不能僅是放在小確幸的自滿之上。高希均教授長年觀察世界趨勢發展,以經濟學者的專業知識、出版人的全球視野與經驗,把脈台灣,提倡以進步觀念改造華人社會的現代文明,與世界脈動接頻。
當前出現的各種失落,如:政府失能、國會失職、媒體失信、經濟失調…讓小確幸有轉折成大不幸的可能;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變成了「破壞」風景也是人。
台灣已是民主社會,不需要流血革命,迫切需要的是在全民監督下持續不斷的改革。我們必須以身作則,從自己開始。
他為台灣指向的未來──我們需要一個「開放台灣」。
開放,決定了一切。
每個時代都有生活的小確幸,都有其特色與令人著迷之處,但把小確幸提升為國家與世代的發展主軸,卻是難以為繼的;我們的未來不能僅是放在小確幸的自滿之上。高希均教授長年觀察世界趨勢發展,以經濟學者的專業知識、出版人的全球視野與經驗,把脈台灣,提倡以進步觀念改造華人社會的現代文明,與世界脈動接頻。
當前出現的各種失落,如:政府失能、國會失職、媒體失信、經濟失調…讓小確幸有轉折成大不幸的可能;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變成了「破壞」風景也是人。
台灣已是民主社會,不需要流血革命,迫切需要的是在全民監督下持續不斷的改革。我們必須以身作則,從自己開始。
他為台灣指向的未來──我們需要一個「開放台灣」。
高希均
1980年代在臺灣發起創辦《天下雜誌》、《遠見雜誌》與「天下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又創辦「小天下」少兒讀物,現為「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與「財團法人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及《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發行人,持續推動進步觀念之傳播。2002年獲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特別貢獻獎。2013年獲亞洲大學名譽博士;2014年獲中興大學名譽管理學博士。
在南京出生,在江南度過童年,一九四九年來台。先後在台北商職、中興大學(學士)與美國南達柯達州立大學(碩士)畢業,並獲三校傑出校友獎。
一九五九年赴美讀書,一九六四年獲密西根州立大學經濟發展博士後,同年應聘為威斯康辛大學(河城校區)經濟系助理教授,七年後升任正教授,並出任經濟系主任(1971–1980)。曾於一九七一年當選美國傑出教育家,一九七四年獲威斯康辛大學傑出教授獎,一九九八年獲威州州長卓越貢獻獎,並出任該校名譽教授。二○一三年六月獲贈亞洲大學第一位名譽管理學博士。二○一四年六月獲贈中興大學名譽管理學博士。
曾任經合會人力小組顧問、生活素質研究中心所長、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講座教授、中興大學知識經濟講座教授、中央大學榮譽教授、海基會董事、國統會研究委員、行政院顧問及經濟部顧問。現為行政院政務顧問、監察院諮詢委員、教育部人才培育委員會委員,及國內外文教基金會董事。
一九八○年代在台灣發起創辦《天下》雜誌、《遠見》雜誌與「天下文化出版公司」,現為「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與「財團法人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長,並常應邀在大中華經濟圈與星馬等地擔任主題演講。
三十年前提倡「天下那有白吃午餐」、「決策錯誤比貪污更可怕」、到當前「八個觀念改善台灣」、「讀一流書、做一流人」,持續推動進步觀念。
中文著作在台北出版的有三十餘種,著作曾三次獲金鼎獎、倫敦金融時報第一屆亞洲企管著作獎、台灣三十本最有影響力作者之一;在大陸出版的有七種,包括《經濟人、社會人、文化人》、《經濟學的世界》等著作。大陸媒體評為「你必須知道的101個台灣人」。
英文著述與書評曾發表於: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Journa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Review, Asia Survey,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Area Studies, Center for Quality of Life Studies, Industry of Free China.
1980年代在臺灣發起創辦《天下雜誌》、《遠見雜誌》與「天下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又創辦「小天下」少兒讀物,現為「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與「財團法人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及《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發行人,持續推動進步觀念之傳播。2002年獲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特別貢獻獎。2013年獲亞洲大學名譽博士;2014年獲中興大學名譽管理學博士。
在南京出生,在江南度過童年,一九四九年來台。先後在台北商職、中興大學(學士)與美國南達柯達州立大學(碩士)畢業,並獲三校傑出校友獎。
一九五九年赴美讀書,一九六四年獲密西根州立大學經濟發展博士後,同年應聘為威斯康辛大學(河城校區)經濟系助理教授,七年後升任正教授,並出任經濟系主任(1971–1980)。曾於一九七一年當選美國傑出教育家,一九七四年獲威斯康辛大學傑出教授獎,一九九八年獲威州州長卓越貢獻獎,並出任該校名譽教授。二○一三年六月獲贈亞洲大學第一位名譽管理學博士。二○一四年六月獲贈中興大學名譽管理學博士。
曾任經合會人力小組顧問、生活素質研究中心所長、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講座教授、中興大學知識經濟講座教授、中央大學榮譽教授、海基會董事、國統會研究委員、行政院顧問及經濟部顧問。現為行政院政務顧問、監察院諮詢委員、教育部人才培育委員會委員,及國內外文教基金會董事。
一九八○年代在台灣發起創辦《天下》雜誌、《遠見》雜誌與「天下文化出版公司」,現為「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與「財團法人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長,並常應邀在大中華經濟圈與星馬等地擔任主題演講。
三十年前提倡「天下那有白吃午餐」、「決策錯誤比貪污更可怕」、到當前「八個觀念改善台灣」、「讀一流書、做一流人」,持續推動進步觀念。
中文著作在台北出版的有三十餘種,著作曾三次獲金鼎獎、倫敦金融時報第一屆亞洲企管著作獎、台灣三十本最有影響力作者之一;在大陸出版的有七種,包括《經濟人、社會人、文化人》、《經濟學的世界》等著作。大陸媒體評為「你必須知道的101個台灣人」。
英文著述與書評曾發表於: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Journa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Review, Asia Survey,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Area Studies, Center for Quality of Life Studies, Industry of Free China.
推薦序開放台灣,需要更多知陳長文8
前言唯有「開放」,台灣才能走向「文明」14
挑戰台灣當前的思維26
小確幸中出現大不安的徵兆28
(一)良知消失的危機29
(二)民主化帶來的「亂中有懼」32
(三)「一半對一半」的社會,加深對立36
(四)「新平庸」帶來「大不安」39
(五)兩岸經濟的「新常態v.s.新平庸」46
第二章民粹瀰漫、輿論偏執52
(一)「寧靜革命」不再寧靜53
(二)台灣低物價的迷思56
(三)要從「白吃午餐」的夢中驚醒59
(四)經濟難?為何三位總統都搞不好經濟?63
(五)文明社會哪需要「更正報」?66
廉能脫勾的政治困境70
(一)好人沒有好報的弔詭71
(二)馬習會的可能:「國際場合」變成「和平櫥窗」74
(三)「魔鬼」在細節中,但是「天使」在機會裡81
(四)「低薪」不是「國恥」,「無能」的國會是88
(五)台灣政黨惡鬥91
飛越新平庸的世界
開放與興利才是活路98
(一)台灣要自信地更開放99
(二)國力衰退之路──不敢開放,不敢興利102
(三)啟「開放」門,破台灣「悶」105
(四)不做「區域經濟伙伴」的局外人111
(五)興多數之利,開台灣之門116
(六)開放觀點:「讓利者」就是「得利者」119
華人新世紀的台灣對策124
(一)中華第二個百年:「兩岸和平」與「台灣信心」125
(二)跳上第二大經濟體的肩膀129
(三)兩岸城市交流新模式133
(四)從上海與台北看「七七」136
(五)金門浴火重生的啟示139
(六)建構兩岸和平合情合理的框架143
(七)我有一個中華夢152
與時俱進中改變觀念156
(一)不做舊思惟下的新囚徒——決策要與時俱進156
(二)人人肯爭氣,政府才會有生氣160
(三)從生活改善到民主衝擊163
(四)向「平民英雄」學「核心價值」167
(五)「機會成本」就是「捨得」171
(六)當經濟衰,道德水準也衰174
(七)為歷史真相留下一粒種子177
(八)白吃午餐與福利排富180
追求文明社會要付出代價184
(一)全球化與開放社會在台灣185
(二)讓世界親近台灣188
(三)走向文明社會的典範191
(四)向世界做「和平紅利」的示範194
(五)要賺「世界的錢」,先要有「世界級的人才」197
(六)不付代價,哪來文明?談蕯克斯及其著作201
(七)余秋雨點燃了那火種215
踏上開放台灣之路
第八章不忘初衷:走過江南、台北、威州、大中華224
(一)台中農學院的四年豐收225
(二)不確定的世界,堅定的努力與信心234
(三)貧窮是動力,文明是歸宿242
(四)如何做到「富民經濟」?251
(五)「台灣中興,有我」256
第九章年長者以身作則260
(一)高齡化時代的「新獨立宣言」261
(二)夕陽中的彩霞265
(三)如何追求個人經濟「自立」?268
(四)做一個「簡單」的現代人272
(五)永遠可以做得更好277
第十章年輕世代要自創前途280
(一)把人做對,把事做好281
(二)「來自哪裡」不重要;「帶我們去哪裡」才重要285
(三)從「出生幸運」到「安身立命」288
(四)尤虹文的燦爛天空295
(五)學學鼎泰豐──楊紀華的經營八則302
(六)拉高標竿──波特教授給年輕人的忠告305
(七)馬雲在台北講話的聯想308
(八)台灣樹王賴桑的家規與鐵律312
(九)「樂在工作」與「優質人生」316
第十一章從重要人物及著作獲益322
(一)傅高義精通中日的哈佛學者323
(二)康納曼「行為經濟」之父329
(三)賈伯斯蘋果創辦人332
(四)波特競爭力大師334
(五)孫震台大校長345
(六)張心湜陽明大學校長348
(七)謝孟雄實踐大學董事長351
(八)李祖德台北醫學大學董事長354
(九)黃效文《時代》雜誌第一屆「亞洲英雄」357
(十)姚仁祿才子與君子兼有的創意家360
(十一)朱立倫「做,就要做好」364
(十二)追思典範之一漢寶德教授366
(十三)追思典範之二方勵之教授370
(十四)追思典範之三黃俊英教授376
前言唯有「開放」,台灣才能走向「文明」14
挑戰台灣當前的思維26
小確幸中出現大不安的徵兆28
(一)良知消失的危機29
(二)民主化帶來的「亂中有懼」32
(三)「一半對一半」的社會,加深對立36
(四)「新平庸」帶來「大不安」39
(五)兩岸經濟的「新常態v.s.新平庸」46
第二章民粹瀰漫、輿論偏執52
(一)「寧靜革命」不再寧靜53
(二)台灣低物價的迷思56
(三)要從「白吃午餐」的夢中驚醒59
(四)經濟難?為何三位總統都搞不好經濟?63
(五)文明社會哪需要「更正報」?66
廉能脫勾的政治困境70
(一)好人沒有好報的弔詭71
(二)馬習會的可能:「國際場合」變成「和平櫥窗」74
(三)「魔鬼」在細節中,但是「天使」在機會裡81
(四)「低薪」不是「國恥」,「無能」的國會是88
(五)台灣政黨惡鬥91
飛越新平庸的世界
開放與興利才是活路98
(一)台灣要自信地更開放99
(二)國力衰退之路──不敢開放,不敢興利102
(三)啟「開放」門,破台灣「悶」105
(四)不做「區域經濟伙伴」的局外人111
(五)興多數之利,開台灣之門116
(六)開放觀點:「讓利者」就是「得利者」119
華人新世紀的台灣對策124
(一)中華第二個百年:「兩岸和平」與「台灣信心」125
(二)跳上第二大經濟體的肩膀129
(三)兩岸城市交流新模式133
(四)從上海與台北看「七七」136
(五)金門浴火重生的啟示139
(六)建構兩岸和平合情合理的框架143
(七)我有一個中華夢152
與時俱進中改變觀念156
(一)不做舊思惟下的新囚徒——決策要與時俱進156
(二)人人肯爭氣,政府才會有生氣160
(三)從生活改善到民主衝擊163
(四)向「平民英雄」學「核心價值」167
(五)「機會成本」就是「捨得」171
(六)當經濟衰,道德水準也衰174
(七)為歷史真相留下一粒種子177
(八)白吃午餐與福利排富180
追求文明社會要付出代價184
(一)全球化與開放社會在台灣185
(二)讓世界親近台灣188
(三)走向文明社會的典範191
(四)向世界做「和平紅利」的示範194
(五)要賺「世界的錢」,先要有「世界級的人才」197
(六)不付代價,哪來文明?談蕯克斯及其著作201
(七)余秋雨點燃了那火種215
踏上開放台灣之路
第八章不忘初衷:走過江南、台北、威州、大中華224
(一)台中農學院的四年豐收225
(二)不確定的世界,堅定的努力與信心234
(三)貧窮是動力,文明是歸宿242
(四)如何做到「富民經濟」?251
(五)「台灣中興,有我」256
第九章年長者以身作則260
(一)高齡化時代的「新獨立宣言」261
(二)夕陽中的彩霞265
(三)如何追求個人經濟「自立」?268
(四)做一個「簡單」的現代人272
(五)永遠可以做得更好277
第十章年輕世代要自創前途280
(一)把人做對,把事做好281
(二)「來自哪裡」不重要;「帶我們去哪裡」才重要285
(三)從「出生幸運」到「安身立命」288
(四)尤虹文的燦爛天空295
(五)學學鼎泰豐──楊紀華的經營八則302
(六)拉高標竿──波特教授給年輕人的忠告305
(七)馬雲在台北講話的聯想308
(八)台灣樹王賴桑的家規與鐵律312
(九)「樂在工作」與「優質人生」316
第十一章從重要人物及著作獲益322
(一)傅高義精通中日的哈佛學者323
(二)康納曼「行為經濟」之父329
(三)賈伯斯蘋果創辦人332
(四)波特競爭力大師334
(五)孫震台大校長345
(六)張心湜陽明大學校長348
(七)謝孟雄實踐大學董事長351
(八)李祖德台北醫學大學董事長354
(九)黃效文《時代》雜誌第一屆「亞洲英雄」357
(十)姚仁祿才子與君子兼有的創意家360
(十一)朱立倫「做,就要做好」364
(十二)追思典範之一漢寶德教授366
(十三)追思典範之二方勵之教授370
(十四)追思典範之三黃俊英教授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