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cover

有感的設計:結合不同設計策略,強化優勢、減少阻力,你就可能挖到金礦

點閱數

作者
戴博拉.納斯

出版社
遠流出版

格式
EPUB、PDF

為何這麼多新科技產品以失敗告終?
哪些因素促使人們接納新技術?
如何設計有意思的產品?

即將到來的元宇宙(metaverse)隱含龐大商機,不論人工智慧、虛擬實境、擴增實境、區塊鏈、機器人、3D列印……運用日新月異的新科技設計產品和服務時,必須讓使用者產生好感,覺得對他們有價值,才是商品成功的關鍵因素。
 
戴博拉‧納斯身為設計師、教授和技術創新領域的思想領袖,特別將她25年的經驗轉化為實用的設計策略,有系統的將設計技能與思維予以知識化,歸納成能夠「增強效益」與「減少阻力」的創新指南。引導開發者如何使創新靈感得以驗證,最終對使用者產生意義的完善設計 。

有些人喜歡科技產品,有些人則擔憂科技產品會對我們的生活、社會和地球造成破壞。本書也特別關注滿足人本需求及符合循環經濟的永續發展潮流,設計出好處遠超過潛在壞處的科技產品。

這本重要的指南,適合工程師、創新主管、產品經理、產品所有人、開發人員、設計師、新創公司創辦人和任何希望成功打造科技產品的創新人士閱讀。

這本指南能幫你把優異的創意轉化為創新、創價的產品!

本書特色

全書提供超過50個設計策略,從一般產品到VR、AR、AI等技術,可以看到這些年來工業設計發展的足跡。

作者為熱愛科技的創業家,於荷蘭台夫特理工大學擔任技術創新策略教授,本書亦是其「設計精神取向的研究」菁華總結。

名人推薦

林承毅(林 事務所執行長)
卓致遠(致遠體驗設計 設計總監)
謝榮雅(台灣工業設計教父)
張基義(台灣設計研究院院長)
梅國卿(正美集團企業發展總經理)
張家瑞(美國德拉瓦大學藝術與設計系助理教授/台夫特理工大學建築設計博士)
王宗欣(跨界藝術家)

好評推薦

設計,應用在各種形式和媒材上,終究還是圍繞著以人為本的精神,設計的思考並不是提供一種標準答案,唯有不斷想像嘗試修正才有辦法洞察到人的真正需求。探索的視角,小從個人、大到群體、社會、人類文化層面,都會影響到設計的效應。本書從眾多案例中了解到設計盲點和打動人心的關鍵。 ──王宗欣|跨界藝術家

身為一位服膺使用者需求為中心,信仰人本需求為絕對之重的服務設計師,如何創造超乎用戶預期的體驗、服務及產品,一直是我們長期所努力的目標,但就如同創新三圓交集理論所提及,唯有貼近人們的真實需求,組織的商業模式及技術可行性才能成就真正的創新。

該如何成就真正的創新呢?『以科技為基礎的創新策略設計』就是一個可行的方法,有別於人本設計的漸進式路線,能突破框架,讓技術先行推動許多的創新突破成為可能。雖然這樣看起來好像是技術為主導,但別誤會了『科技始終來自人性』這個絕對真理。當『高齡化、少子化、城鄉過疏」現象,儼然成為全球人類共通的危機,在這樣情況下,科技確實是一帖不可忽略的救命解方。因此當日本推動Society 5.0,全球一起推動5G或預告AI時代來臨,都在在提醒著我們,不要輕忽『科技』將在未來社會帶給人們更大、更積極的貢獻,相信當那一天來臨,必然會有更多有感的設計。讓我們一起期待那天的到來。──林承毅|林 事務所執行長、政大社會學系兼任講師

過去我認為設計Sense很抽象,很難學也很難培養,只能說有些人有,有些人就是沒有。 但這幾年來,我發現所有具Sense的人都有一個特質:他們做的決策比較有品質,原因是,他們在做決策的時候,會先做好確認。這個設計讓使用者感到增加了什麼優勢,減少了什麼阻礙?像是:這個功能,是在減少使用者犯錯所浪費的時間;這個說明,是在增加使用者自行處理的信心;這個資訊放在這裡,是在賦予使用者掌握每月支出的能力......寫得出這些明確的目標,才達得到目標。 這本書詳述了許多讓使用者有感的作法,甚至明確的教要怎麼做、不要怎麼做,最終做出有品質的決策,真的很值得參考!──卓致遠|致遠體驗設計 設計總監

在荷蘭攻讀博士的日子,最欣賞的就是他們勇於創新的精神。我所就讀的台夫特理工大學,做爲國王的學校,更在各領域將此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戴博拉.納斯身為學校技術創新策略設計教授,將其多年實務與學術經驗化成這本《有感的設計》,期望讀者將其視為『科技創新者指南』,不僅可從中獲取靈感,更可做為審視創新設計的準則。推薦大家。!──張家瑞|美國德拉瓦大學藝術與設計系助理教授,台夫特理工大學建築設計博士

本書具體回應當前企業實務與設計產業共同關心的議題,設計如何從創意層次提升到創新、創價的商業策略層次,設計如何從滿足人本需求到符合循環經濟的環境永續發展潮流,設計如何從開發者的優異靈感到得以驗證評估,最終對使用者產生意義(make sense)。良好完善的設計,涉及戰術(tactic)與戰略(strategy)層次。本書將現實生活中得到驗證的成功案例,系統性的將設計技能與思維予以知識化,歸納成能夠『增強效益』與『減少阻力』的實用策略,閱讀後不僅可具體操作應用在開發與創新領域,更能深刻體會到,設計的終極目的在於創價、人文、永續!──梅國卿|正美集團企業發展總經理

作者
戴博拉.納斯(Deborah Nas)

熱愛科技的創業家,除了時常發表專題演講,也是技術創新領域的思想領袖。過去25年以來,她在技術創新領域十分活躍,與新創公司合作,也擔任顧問、協助公司制定與時俱進的創新策略。她從這些經驗汲取寶貴的見解,了解新技術產品背後成敗的因素。 戴博拉是台夫特理工大學技術創新策略設計教授、米蘭理工大學客座教授,並擔任多個董事職位。

聯繫請洽:

mail@deborahnas.com

linkedin.com/in/deborahnas


譯者
方祖芳

專職譯者,第23屆與28屆梁實秋文學獎譯文組評審獎得主。譯作包括《一種尺寸不能適合所有人》《一生設計》《創意電力公司》等書。
以科技為基礎的創新

設計事物,讓人有感

感受科技的接納與抗拒

基於科技的創新與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思考模式

開發前所未見的產品

新產品類別

需開發出更好版本的現有產品

理解這本書

需求類型學:以人為本的設計



強化優勢

24個設計策略強化優勢

KISS

產品即服務

檸檬茶

遊戲化

Fitbit

循環經濟

智慧眼鏡



減少阻力

13個設計策略減少阻力

(失去)隱私

Candle

AI公司與透明化

Hardt超級高鐵

MAYA

Nest智慧恆溫器



致謝

參考資料

圖片來源

------------

24個設計策略強化優勢

B1客製化

B2 個人化

B3 簡單為上

B4 節省時間

B5 零麻煩

B6 隨時隨地使用

B7 提供架構

B8 引導決策制定

B9 省錢

B10 提升效率

B11 提升性能

B12 愉悅感官

B13 喚起喜悅

B14 塑造記憶

B15 激發學習

B16 提供獨到見解

B17 激發動力

B18 促進社交互動

B19 帶來尊榮感

B20 提升社會影響力

B21 促進分享

B22 延長使用壽命

B23 減少足跡

B24 釋放新價值



13個設計策略減少阻力

R1 維護人身安全

R2 保護數據隱私

R3 透明化

R4 提升產品安全

R5 增加掌控

R6 確保兼容性

R7 做好準備迎接未來

R8 遵守法規

R9 建立合作夥伴關係

R10 符合社會規範

R11 提升能見度

R12 營造熟悉感

R13 行銷策略設計

其他人也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