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德國史的第一個步驟,須先釐清一個重要的概念:「什麼是德國?」讀者們也許要問,這不是一個很奇怪的問題嗎?然而這個問題,恐怕連德國人也無法清楚回答,因為歷史上的德國是一個相當模糊的概念,在中古時期,德意志是由一千八百多個擁有獨立主權的領邦所構成,不但沒有中央政府,甚至連疆域也不固定,與現在大家所認知的國家,相當不一樣。
數十年來,國內有關德國史的相關著作多半為英美學術著作之轉引或翻譯,這些著作以英美的角度觀察德國歷史發展,內容取材未必儘能符合國內讀者之需求,也無法清楚說明德國歷史的基本概念。本書為作者多年來在大學講授德國史相關課程的心得,根據受課學生的歷史知識基礎而設計,希望對各課題做較適合的說明,以期提供國內讀者一個不同的視角。
本書撰寫時,除多方徵引英、美、德、奧各家說法、力求客觀之外,書中所引文字,多標示德文原文,除了希望讀者能因此對德國史有較直接的認識,也希望提供有意近一步探索相關問題者較便捷的基礎。
周惠民
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德國弗萊堡大學歷史研究所。獲博士學位後,任教於政治大學歷史學系。近年來研究主題包括中德關係史、德國史及飲食文化史,並主持中國近代史研究項目。
著作包括Taiwan Unter Japanischer Kolonialherrschaft(《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德國對華政策研究》、《德國史》、《愛爾蘭史》、《飲膳佳會》等書。
增訂三版序
自 序
第I篇 從部落到帝國
第一章 德意志史的開端
前 言
第一節 日耳曼族
第二節 日耳曼部落社會與羅馬帝國
第三節 法蘭克王國的成立與發展
第四節 卡爾大帝(Karl der Große,742-814年)
第五節 法蘭克帝國之分裂
第六節 德意志早期歷史中的幾個王室
第七節 德意志地區與十字軍
第八節 中古社會生活一景:紅鬍子的盛宴
第二章 中古時期的德意志
第一節 德意志王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第二節 帝國會議之召開
第三節 德意志帝國概說
第四節 政教再次衝突
第五節 漢撒同盟
第六節 十五世紀德意志地區社會組織
第七節 中古晚期的生活
第八節 疾病、瘟疫與醫療
第九節 猶太人
第三章 十六、十七世紀的發展
第一節 哈布士堡王室與義大利戰爭
第二節 傭兵制度與戰爭
第三節 馬丁路德與宗教分裂
第四節 農民與農民戰爭
第五節 宗教戰爭
第六節 反宗教改革與宗教迫害
第七節 三十年戰爭
第四章 絕對君權時期
第一節 十七世紀德意志地區的發展
第二節 布蘭登堡─普魯士的興起
第三節 普魯士王國成立
第四節 奧地利的發展
第五節 其他德意志諸侯的發展
第六節 什列西恩戰爭與七年戰爭
第五章 法國大革命與德意志社會
第一節 法國大革命前的德意志城市與鄉村
第二節 啟蒙思想
第三節 平民社會狀況
第四節 法國大革命對德意志地區之衝擊
第五節 德意志地區之「新秩序」
第六節 解放戰爭
第七節 維也納和會
第六章 工業革命與德意志地區的發展
第一節 1815年以後的政治發展
第二節 神聖同盟與德意志聯邦
第三節 十九世紀前半葉的社會與經濟發展
第四節 法蘭克福大會
第五節 以「小德意志」為建國基礎
第六節 從德意志關稅同盟到北德聯邦
第II篇 帝國成立
第七章 德意志帝國
第一節 德法戰爭
第二節 俾斯麥與普魯士之擴張
第三節 德意志帝國成立
第四節 帝國初期的經濟與社會發展
第五節 帝國初期內政
第六節 帝國的外交與俾斯麥體系
第八章 德意志帝國與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節 帝國主義
第二節 1890年以後德意志帝國的對外政策
第三節 從史利芬計畫到大戰爆發
第四節 停戰與議和
第五節 戰後的局面
第九章 從威瑪共和到第三帝國
第一節 威瑪初期的混亂
第二節 威瑪共和早期的政況
第三節 第三帝國的成立
第四節 德國內部的反抗
第五節 德國無條件投降
第III篇 新國家的發展
第十章 戰後德國
第一節 德意志帝國瓦解
第二節 1949年到1972年間的發展
第三節 從和談到統一
第四節 戈巴契夫「開放」「重建」對東西德的影響
附 錄
大事年表
參考書目
版權宣告
封 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