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cover

病人説了什麽,醫師聽到什麽?:如何讓診間出現有意義又清楚易懂的病醫對話

點閱數

作者
丹妮爾.歐芙莉

出版社
天下文化

格式
PDF、EPUB

歐芙莉融合了薩克斯(Oliver Sacks)的詳盡觀察、
葛文德(Atul Gawande)的深厚人文關懷……
呈現令人信服的證據,證明人與人之間的情感,
才是行醫之道應有的核心。
—— 所羅門(Andrew Solomon),《背離親緣》作者


醫師與病人重新把注意力放在對話上,
是否真的能促進健康照護品質?

儘管現代醫學著迷於尖端科技,
唯一有力的診斷利器,仍是病醫之間的對話,
透過對話,醫師才能知曉疾病大概的面貌。
然而,病人說的話與醫師聽到的話,通常是迥異的兩回事。
病人總是很焦急的描述症狀,亟欲告知醫師「自己到底怎麼了」;
另一方面,醫師在時間壓力下,必須展現效率,
在病人說話時,得同時處理不少事,通常就因此錯失關鍵。
此外,刻板印象、偏見、害怕挨告、承受誤診與醫療錯誤的風險,
在在都可能會拉高醫療風險。
歐芙莉醫師擅於描寫人與人之間的故事,筆觸向來能引起深切共鳴,
她在這本《病人説了什麽,醫師聽到什麽?》書中,
以病醫溝通為主題,深入探討這個高風險的領域,
並佐以最新的研究,訪問了學者、醫師、病人,
藉此闡明更良好的病醫溝通模式,將有助於提升健康照護品質。


歐芙莉文筆享譽杏林

我要向醫師、未來的醫師、以及想瞭解行醫幕後光彩的人,
大力推薦歐芙莉的作品。
—— 裘哈爾(Sandeep Jauhar),《實習醫生》作者

歐芙莉不僅卸下武裝,據實以告,更直搗核心,分享灼見,
清楚說明了行醫時,乍看之下似乎平凡又微不足道的一環:溝通。
—— 泰南(Deborah Tannen),喬治城大學語言學教授

層次井然,行文鮮明……
她以寫實手法,為一般讀者記錄見聞。
—— 海芙娜(Katie Hafner),《紐約時報》記者

天生就是說書的料。
—— 哈爾瑟克(Sarah Halzack),前《華盛頓郵報》記者

歐芙莉對於醫師與病人情緒的描寫,實在令我愛不釋手……
讀來彷若運筆純熟、刻畫鮮明的小說。
—— 里維特(Caroline Leavitt),《波士頓環球報》專欄作家
丹妮爾.歐芙莉/作者
紐約大學醫學院教授級臨床教師,紐約大學神經科學博士,在紐約市貝爾維醫院(Bellevue Hospital)行醫已二十多年。筆耕不輟,著有《獨一無二的親密》(Singular Intimacies)、《偶然發現》(Incidental Findings)、《轉譯中的醫學》(Medicine in Translation)、《醫師的內心世界》、《病人説了什麽,醫師聽到什麽?》等書籍。
歐芙莉醫師也為報章期刊撰寫專欄,例如《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紐約時報》的「康健」(Well)部落格及科學版,作品入選《美國年度最佳散文選》與《美國年度最佳科學文選》,且因「對醫學交流的傑出貢獻」而獲頒美國醫學作家協會McGovern獎。她並擔任《貝爾維文學評論期刊》的總編輯。現與丈夫、三個孩子、忠心耿耿的拉布拉多犬,同住於紐約市。

李穎琦/譯者
畢業於政治大學英文系與中文系、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翻譯學碩士班。認為語言是建構自我的重要元素,而世上每件事都是翻譯的美好轉介。熬成本書譯稿時,繾綣於作者的溫柔文筆,亦橫亙了自身生命經驗 ,尤其生離死別,尤其聽說之間,尤其同理心噴薄發亮的領略。期盼人與人之間少點撕裂,多點體貼。譯有《醫療大數據》(合譯)、《巨科技》(合譯)等。賜教處:www.linkedin.com/in/aemiliaycli
合作出版總序 樹立典範 黃達夫
第一章 溝通結果不盡人意
第二章 病醫雙方的起跑點不同
第三章 不能是獨角戲
第四章 就等病人開口
第五章 出於滿腔善意
第六章 靈丹妙藥
第七章 洗耳恭聽的「傾聽長」
第八章 請聽我說
第九章 雙向的資訊高速公路
第十章 面對醫療事故
第十一章 表象之下
第十二章 醫學術語何其多
第十三章 勿倉促評斷
第十四章 聽聞病人啜泣嚶嚶
第十五章 脆弱的休戰協定,粉碎了
第十六章 我們能好好談談嗎?
誌謝
參考資料

其他人也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