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手機/平板掃描QR Code借閱前,請先下載/安裝 udn讀書館 App。
台灣第一本深入探索立陶宛的專書
自立陶宛贈送台灣疫苗以來,台灣民眾對於立陶宛這個國家就充滿了感謝與好奇。這個北歐三「小國」之一的國家,何以會是捐贈疫苗給台灣,又讓台灣辦事處「掛牌」的第一個歐洲國家呢? 它的底氣和勇氣從何而來?它的歷史、地理和人文又是甚麼風貌? 有甚麼好玩的,好吃的? 旅居立陶宛的新聞大獎得主楊寧雅的第一線觀察報導,帶你認識立陶宛。
自從立陶宛在台灣爆紅以來,各界對於立陶宛有許多好奇與疑問,這個國家為什麼如此勇敢、有什麼特色?
然而,相關的資訊有限,能夠看到的多是像教科書般簡略、被周邊大國欺壓的歷史敘述,或是僅限於暢銷的啤酒、巧克力,以及短期旅遊資訊。
作者在前往立陶宛前,也有一樣的困惑,深諳人們心中的疑問。因此在友人及出版社的鼓勵下,結合研究、採訪與親身經驗,深入介紹這個國家。
立陶宛曾是歐洲在中世紀最大的國家(立陶宛大公國),擁有大國的風範,保留最多中世紀後期的古式建築、城市輪廓與遺跡,以及各種有形、無形的世界文化遺產。承襲來自貴族的底氣,他們在現代也展現了各種韌性與勇氣,在森林裡以游擊戰、在街頭以肉身阻擋坦克、走私書籍以傳承語言與文化,爭取復國、獨立,不僅是前蘇聯國家脫離鐵幕的領頭羊,目前也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為周邊國家與政治犯仗義執言,甚至是設定議題的領袖。有趣的是,這個遠在8000多公里的國家,跟台灣有著許多相似之處。除了大家已知的政治際遇,還有烹調與口味類似的飲食小吃、台灣人創立的珍珠奶茶、同是被認為難學的語言、低調內斂卻友善溫暖的人民性格、敬愛自然諸神的宗教觀,與諸多社會生活體制,常常令人感到似曾相識的驚喜。可惜的是,因為立陶宛的面積與人口在歐洲算是小國,人們在此的旅程往往非常短暫,旅遊書也只能簡略帶過,錯失許多值得尋奇的美食與文化特色、深度的自然與人文風景。實際上,立陶宛一年四季都提供令人驚豔的旅遊體驗,而且這二年還有許多難得的國際盛事,像是2022年的歐洲文化之都、2023年的首都建城700周年慶典、2024年的歌舞節,都是值得造訪的豐富旅程。
看見立陶宛這個獨特國家的,不只是台灣。在近幾年,許多新興產業版圖以及國際評比中,立陶宛也佔有一席之地,並且積極引進人才與投資。從最適合外派人士的城市、最漂亮的聖誕樹、最值得旅遊的城市、聯合國的文學都市、外資直接投資潛力、金融科技、基因編輯與生物科技、精密雷射與太空產業、綠色生活……,都吸引各方矚目。這是勇敢走出海外、熱衷國際合作與交流的台灣,在認識立陶宛時,不容錯過的面向與新機會。
這是一個特別且值得認識,但我們還不熟悉、很多人好奇的國家。立陶宛跟台灣的緣份才剛開始,期許這本書成為串起兩地的橋樑,提供無論只是想要開展國際視野、了解這個國家,還是打算前往旅遊、求學、從事各種交流與合作的讀者,對立陶宛有更多認識,大幅縮短學習曲線與適應歷程,更快、更容易地開展更多收穫。
【各界推薦】
本書讓我們看到立陶宛的立國精神,也讓我們想更進一步了解這個在歷史、地理、人文等各方面和台灣似曾相識,但又坐落在遙遠北方的歐洲國家。
──林全(前行政院院長;現任台灣東洋藥品公司董事長)
這一年,立陶宛經常盤踞在台灣的新聞版面上,台灣與立陶宛有一些相同的處境,透過楊寧雅小姐流暢的文筆,生動描繪立陶宛。這本書涵蓋了多個面向,不僅包括立陶宛的悠久歷史文化、人文況味,也詳細介紹了立陶宛近代的科技與經濟發展,包括它的fintech如何在極短的時間內成為歐洲的最大群集,是一本值得深入閱讀的好書。
──謝金河 (財信傳媒董事長)
本書作者不但生動描繪立陶宛的庶民日常,更融合了台灣的視野、多年國外生活與旅居立陶宛的在地經驗,深入探索立陶宛獨特的歷史淵源與文化底蘊、帶讀者認識豐富多元、融合古典與現代、人文與科技的立陶宛,讓讀者在閱讀常有「原來是這樣」的心領神會和層層驚喜。
──平珩 (國家文藝獎得主;前兩廳院藝術總監)
類似台灣夜市的美食、和台灣一樣內斂善良的人民、七十萬公里的自行車道、畢生難得一見的自然奇觀—冰鬆餅、世界獨一無二琥珀打造的桑拿屋、可以翱翔於古城之上的熱氣球;冬季的光影節、聖誕老人路跑、秋季的採蘑菇大賽、 夏季的藝術節、春季的聖加西彌祿節…。真想現在就立刻揹起行囊,帶著《你想知道的立陶宛》,踏上旅途。
──徐智薇(旅遊達人;畫家)
自立陶宛贈送台灣疫苗以來,台灣民眾對於立陶宛這個國家就充滿了感謝與好奇。這個北歐三「小國」之一的國家,何以會是捐贈疫苗給台灣,又讓台灣辦事處「掛牌」的第一個歐洲國家呢? 它的底氣和勇氣從何而來?它的歷史、地理和人文又是甚麼風貌? 有甚麼好玩的,好吃的? 旅居立陶宛的新聞大獎得主楊寧雅的第一線觀察報導,帶你認識立陶宛。
自從立陶宛在台灣爆紅以來,各界對於立陶宛有許多好奇與疑問,這個國家為什麼如此勇敢、有什麼特色?
然而,相關的資訊有限,能夠看到的多是像教科書般簡略、被周邊大國欺壓的歷史敘述,或是僅限於暢銷的啤酒、巧克力,以及短期旅遊資訊。
作者在前往立陶宛前,也有一樣的困惑,深諳人們心中的疑問。因此在友人及出版社的鼓勵下,結合研究、採訪與親身經驗,深入介紹這個國家。
立陶宛曾是歐洲在中世紀最大的國家(立陶宛大公國),擁有大國的風範,保留最多中世紀後期的古式建築、城市輪廓與遺跡,以及各種有形、無形的世界文化遺產。承襲來自貴族的底氣,他們在現代也展現了各種韌性與勇氣,在森林裡以游擊戰、在街頭以肉身阻擋坦克、走私書籍以傳承語言與文化,爭取復國、獨立,不僅是前蘇聯國家脫離鐵幕的領頭羊,目前也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為周邊國家與政治犯仗義執言,甚至是設定議題的領袖。有趣的是,這個遠在8000多公里的國家,跟台灣有著許多相似之處。除了大家已知的政治際遇,還有烹調與口味類似的飲食小吃、台灣人創立的珍珠奶茶、同是被認為難學的語言、低調內斂卻友善溫暖的人民性格、敬愛自然諸神的宗教觀,與諸多社會生活體制,常常令人感到似曾相識的驚喜。可惜的是,因為立陶宛的面積與人口在歐洲算是小國,人們在此的旅程往往非常短暫,旅遊書也只能簡略帶過,錯失許多值得尋奇的美食與文化特色、深度的自然與人文風景。實際上,立陶宛一年四季都提供令人驚豔的旅遊體驗,而且這二年還有許多難得的國際盛事,像是2022年的歐洲文化之都、2023年的首都建城700周年慶典、2024年的歌舞節,都是值得造訪的豐富旅程。
看見立陶宛這個獨特國家的,不只是台灣。在近幾年,許多新興產業版圖以及國際評比中,立陶宛也佔有一席之地,並且積極引進人才與投資。從最適合外派人士的城市、最漂亮的聖誕樹、最值得旅遊的城市、聯合國的文學都市、外資直接投資潛力、金融科技、基因編輯與生物科技、精密雷射與太空產業、綠色生活……,都吸引各方矚目。這是勇敢走出海外、熱衷國際合作與交流的台灣,在認識立陶宛時,不容錯過的面向與新機會。
這是一個特別且值得認識,但我們還不熟悉、很多人好奇的國家。立陶宛跟台灣的緣份才剛開始,期許這本書成為串起兩地的橋樑,提供無論只是想要開展國際視野、了解這個國家,還是打算前往旅遊、求學、從事各種交流與合作的讀者,對立陶宛有更多認識,大幅縮短學習曲線與適應歷程,更快、更容易地開展更多收穫。
【各界推薦】
本書讓我們看到立陶宛的立國精神,也讓我們想更進一步了解這個在歷史、地理、人文等各方面和台灣似曾相識,但又坐落在遙遠北方的歐洲國家。
──林全(前行政院院長;現任台灣東洋藥品公司董事長)
這一年,立陶宛經常盤踞在台灣的新聞版面上,台灣與立陶宛有一些相同的處境,透過楊寧雅小姐流暢的文筆,生動描繪立陶宛。這本書涵蓋了多個面向,不僅包括立陶宛的悠久歷史文化、人文況味,也詳細介紹了立陶宛近代的科技與經濟發展,包括它的fintech如何在極短的時間內成為歐洲的最大群集,是一本值得深入閱讀的好書。
──謝金河 (財信傳媒董事長)
本書作者不但生動描繪立陶宛的庶民日常,更融合了台灣的視野、多年國外生活與旅居立陶宛的在地經驗,深入探索立陶宛獨特的歷史淵源與文化底蘊、帶讀者認識豐富多元、融合古典與現代、人文與科技的立陶宛,讓讀者在閱讀常有「原來是這樣」的心領神會和層層驚喜。
──平珩 (國家文藝獎得主;前兩廳院藝術總監)
類似台灣夜市的美食、和台灣一樣內斂善良的人民、七十萬公里的自行車道、畢生難得一見的自然奇觀—冰鬆餅、世界獨一無二琥珀打造的桑拿屋、可以翱翔於古城之上的熱氣球;冬季的光影節、聖誕老人路跑、秋季的採蘑菇大賽、 夏季的藝術節、春季的聖加西彌祿節…。真想現在就立刻揹起行囊,帶著《你想知道的立陶宛》,踏上旅途。
──徐智薇(旅遊達人;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