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手機/平板掃描QR Code借閱前,請先下載/安裝 udn讀書館 App。
情感是天生自有的,還是社會形塑的?
在我們習以為常的「感覺認知」中,原來:
羞恥能產生力量,恐懼極具價值,無聊,居然是學習而來的,
至於,勇敢,更是因地制宜,因時而異。
從19到20世紀,我們將看見這些來自德、美、英、荷、法、義、挪、俄、瑞典、瑞士、印度,共一百多本暢銷兒童文學與三十本教養手冊,如何傳遞情感的意義,引導兒童學習情緒。
☺原來,感覺是需要學習的
1870到1970年,是對兒童情感的討論,最蓬勃發展的黃金歲月。在這之前,大家並未意識到兒童其實是獨立於成人的個體,我們今日覺得兒童看起來天真無邪,需要教養才能健全成長,其實是近150年來才發生的。但也因為如此,父母承擔了形塑孩子人格的責任,他們的焦慮也由此而生。1970年代後,電視、電腦、手機等媒體對兒童發揮了極大影響,不過,在這之前,則是透過「閱讀」來形塑一個人。在18、19世紀,當知識普及後,書本教育開始受重視。於是百年裡,無數童書與教育指南手冊,引導兒童學習情感、掌控情緒。眾人相信,透過這些引導,孩子可以學習到「正確」的情感與情緒,並由此發展出「健全」的人格。
☺什麼是「合宜」的情緒表現?
在這段學習如何感覺的歷史裡,情緒的定義與作用是不斷變化的。從18、19世紀的道德教化到20世紀鼓勵兒童的主動性,我們看見,早年被「利用」來逼人勇敢的「恐懼心」,後來一度被認為有害於兒童的心靈成長。而用來形塑「合宜行為」的羞恥感,在二十世紀下半葉,在西方社會正逐漸喪失,反倒是「無恥社會」的概念一度被視為西方文明墮落的象徵。而過去曾被歌頌的「勇敢」,在二戰見識過無數暴力與恐懼之後,那些百年前無所畏懼的主角就不再那麼使人信服。相應於情緒的不同定義,兒童文學裡塑造的人物形象與傳遞的合宜行為標準也就跟著轉變。
☺閱讀兒童文學是極重要的學習方式
兒童在閱讀書籍的過程中,會與書中主角一起體驗、一同成長,透過模仿與調適,從書中學習到各種情緒,並且將這些情緒轉化為一種可以實踐的知識,再用來決定自己的行為。在本書裡,我們看見百年來的兒童,如何在《彼得潘》裡看見親子之情,在《蒼蠅王》中學到「羞恥」、「痛苦」與「同理心」,在《阿爾卑斯山的少女》中懂得何謂「分離焦慮」,在《怪醫杜立德》則感受去殖民的價值觀與跨越種族的「同情心」。至於,曾經被鄙視的「膽小」,則在《綠野仙蹤》裡有了新的詮釋,獅子成為第一個膽小男孩的榜樣。這些作品鼓勵兒童擁抱恐懼、擺脫羞恥、接受思鄉病為一種合情合理的感覺,並賦予兒童權力,也因此,兒童有不同的選擇與空間。
當兒童文學不再只有說教,多了可以運用的情緒知識,透過這些書本,兒童和青少年可以體會跨階層、跨文化、跨種族、跨時空的知識與理解。但同時,兒童卻也開始需要為自己的情緒負責。例如在現代社會中,面對都市生活的無聊與充滿挫折,兒童必須為這些情緒空虛做好準備。如此,培養個人的情緒控管能力,也成了個人與社會的期望。
☺誠摯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吳玫瑛╱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教授
杜明城╱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林文寶╱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榮譽教授
張子樟╱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前所長
楊茂秀╱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創辦人、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葛容均╱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蔣竹山╱東華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
賴嘉綾╱作家、繪本評論家
藍劍虹╱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情感學習》是部值得推薦與高度重視的用書,不僅對兒童文學研究者而言是部彌足珍貴的文獻,但凡關切兒童情緒表現以及兒童文學閱讀的教師、父母或一般大眾,本書皆能提供裨益良多的情緒知識和藉由文學閱讀培養情緒感受力的參考價值。
——葛容均╱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情感史為近年來歷史學最受注目的研究課題,台灣至今尚未有任何相關成果的引進,很高興貓頭鷹翻譯了2014年烏特.佛瑞維特(Ute Frevert)主編的《情感學習》。本書為牛津大學出版社「情感史叢書」中的一冊,透過柏林馬普人類發展所情感史中心研究成果結集的十二篇文章,以1700-2000這三百年,特別是十九世紀中葉到二十世紀晚期西方的兒童文學與教養手冊兩種主要文類為研究對象,探討兒童情感的變化。閱讀此書,我們不只是看到了近代兒童的社會生活史,也瞭解了近代社會的情感史、閱讀史及教育史。
——蔣竹山╱東華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國際好評
本書的難能可貴之處在於它將小說融進各種脈絡當中,以豐富的歷史研究來討論這些情緒⋯⋯美國、英國、荷蘭、法國、義大利、挪威、俄國、瑞典與瑞士的文本均有所討論⋯⋯本書在跨時間與空間的比較分析上堪稱典範。——伊莉莎白.布倫,迪肯大學高級講師、澳大利亞兒童文學研究協會副會長
作者群謹慎地強調「學習」是複雜的過程,兒童與青少年在學習與調適情緒技能上扮演著積極主動的角色。這也意味著所有的虛構性作品都有許多潛在的情感詮釋方式⋯⋯這部作品結構嚴謹、論證充分,對兒童文學或情緒學習感興趣的讀者來說毫無疑問是部珍寶,對研究情緒歷史與童年的學生與學者來說更是如此。——卡倫.瓦爾加達,哥本哈根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本書結構十分嚴謹:由十二篇章節支撐其論點,每章標題以小說人物為起頭,探討單一具體的情緒,例如〈狄肯的信任〉與〈海蒂的思鄉病〉⋯⋯其研究方法囊括了童年史、人類學、閱讀與學習理論、教養書籍、行為主義與接收理論。——瓦萊麗.山德斯,赫爾大學藝文教育學系主任
這是一本嚴謹的協同研究著作之典範⋯⋯要在這有限的篇幅裡對每篇文章進行它們各自應得的評論簡直是不可能的事⋯⋯這本書為情緒史新興的子領域奠定迷人的研究方向。——托馬斯.多德曼,波士頓學院歷史系助理教授
令人相當欽佩的共同書寫歷史方式⋯⋯這本書為今後的研究提出一些很重要的問題,透過童年時期的情感體驗,作者、出版商與讀者影響的不只是情緒的變化,也影響著各世代特定的社會與政治變遷。——希安.普利,任教於牛津大學莫德林學院歷史系
在我們習以為常的「感覺認知」中,原來:
羞恥能產生力量,恐懼極具價值,無聊,居然是學習而來的,
至於,勇敢,更是因地制宜,因時而異。
從19到20世紀,我們將看見這些來自德、美、英、荷、法、義、挪、俄、瑞典、瑞士、印度,共一百多本暢銷兒童文學與三十本教養手冊,如何傳遞情感的意義,引導兒童學習情緒。
☺原來,感覺是需要學習的
1870到1970年,是對兒童情感的討論,最蓬勃發展的黃金歲月。在這之前,大家並未意識到兒童其實是獨立於成人的個體,我們今日覺得兒童看起來天真無邪,需要教養才能健全成長,其實是近150年來才發生的。但也因為如此,父母承擔了形塑孩子人格的責任,他們的焦慮也由此而生。1970年代後,電視、電腦、手機等媒體對兒童發揮了極大影響,不過,在這之前,則是透過「閱讀」來形塑一個人。在18、19世紀,當知識普及後,書本教育開始受重視。於是百年裡,無數童書與教育指南手冊,引導兒童學習情感、掌控情緒。眾人相信,透過這些引導,孩子可以學習到「正確」的情感與情緒,並由此發展出「健全」的人格。
☺什麼是「合宜」的情緒表現?
在這段學習如何感覺的歷史裡,情緒的定義與作用是不斷變化的。從18、19世紀的道德教化到20世紀鼓勵兒童的主動性,我們看見,早年被「利用」來逼人勇敢的「恐懼心」,後來一度被認為有害於兒童的心靈成長。而用來形塑「合宜行為」的羞恥感,在二十世紀下半葉,在西方社會正逐漸喪失,反倒是「無恥社會」的概念一度被視為西方文明墮落的象徵。而過去曾被歌頌的「勇敢」,在二戰見識過無數暴力與恐懼之後,那些百年前無所畏懼的主角就不再那麼使人信服。相應於情緒的不同定義,兒童文學裡塑造的人物形象與傳遞的合宜行為標準也就跟著轉變。
☺閱讀兒童文學是極重要的學習方式
兒童在閱讀書籍的過程中,會與書中主角一起體驗、一同成長,透過模仿與調適,從書中學習到各種情緒,並且將這些情緒轉化為一種可以實踐的知識,再用來決定自己的行為。在本書裡,我們看見百年來的兒童,如何在《彼得潘》裡看見親子之情,在《蒼蠅王》中學到「羞恥」、「痛苦」與「同理心」,在《阿爾卑斯山的少女》中懂得何謂「分離焦慮」,在《怪醫杜立德》則感受去殖民的價值觀與跨越種族的「同情心」。至於,曾經被鄙視的「膽小」,則在《綠野仙蹤》裡有了新的詮釋,獅子成為第一個膽小男孩的榜樣。這些作品鼓勵兒童擁抱恐懼、擺脫羞恥、接受思鄉病為一種合情合理的感覺,並賦予兒童權力,也因此,兒童有不同的選擇與空間。
當兒童文學不再只有說教,多了可以運用的情緒知識,透過這些書本,兒童和青少年可以體會跨階層、跨文化、跨種族、跨時空的知識與理解。但同時,兒童卻也開始需要為自己的情緒負責。例如在現代社會中,面對都市生活的無聊與充滿挫折,兒童必須為這些情緒空虛做好準備。如此,培養個人的情緒控管能力,也成了個人與社會的期望。
☺誠摯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吳玫瑛╱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教授
杜明城╱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林文寶╱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榮譽教授
張子樟╱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前所長
楊茂秀╱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創辦人、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葛容均╱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蔣竹山╱東華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
賴嘉綾╱作家、繪本評論家
藍劍虹╱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情感學習》是部值得推薦與高度重視的用書,不僅對兒童文學研究者而言是部彌足珍貴的文獻,但凡關切兒童情緒表現以及兒童文學閱讀的教師、父母或一般大眾,本書皆能提供裨益良多的情緒知識和藉由文學閱讀培養情緒感受力的參考價值。
——葛容均╱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情感史為近年來歷史學最受注目的研究課題,台灣至今尚未有任何相關成果的引進,很高興貓頭鷹翻譯了2014年烏特.佛瑞維特(Ute Frevert)主編的《情感學習》。本書為牛津大學出版社「情感史叢書」中的一冊,透過柏林馬普人類發展所情感史中心研究成果結集的十二篇文章,以1700-2000這三百年,特別是十九世紀中葉到二十世紀晚期西方的兒童文學與教養手冊兩種主要文類為研究對象,探討兒童情感的變化。閱讀此書,我們不只是看到了近代兒童的社會生活史,也瞭解了近代社會的情感史、閱讀史及教育史。
——蔣竹山╱東華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國際好評
本書的難能可貴之處在於它將小說融進各種脈絡當中,以豐富的歷史研究來討論這些情緒⋯⋯美國、英國、荷蘭、法國、義大利、挪威、俄國、瑞典與瑞士的文本均有所討論⋯⋯本書在跨時間與空間的比較分析上堪稱典範。——伊莉莎白.布倫,迪肯大學高級講師、澳大利亞兒童文學研究協會副會長
作者群謹慎地強調「學習」是複雜的過程,兒童與青少年在學習與調適情緒技能上扮演著積極主動的角色。這也意味著所有的虛構性作品都有許多潛在的情感詮釋方式⋯⋯這部作品結構嚴謹、論證充分,對兒童文學或情緒學習感興趣的讀者來說毫無疑問是部珍寶,對研究情緒歷史與童年的學生與學者來說更是如此。——卡倫.瓦爾加達,哥本哈根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本書結構十分嚴謹:由十二篇章節支撐其論點,每章標題以小說人物為起頭,探討單一具體的情緒,例如〈狄肯的信任〉與〈海蒂的思鄉病〉⋯⋯其研究方法囊括了童年史、人類學、閱讀與學習理論、教養書籍、行為主義與接收理論。——瓦萊麗.山德斯,赫爾大學藝文教育學系主任
這是一本嚴謹的協同研究著作之典範⋯⋯要在這有限的篇幅裡對每篇文章進行它們各自應得的評論簡直是不可能的事⋯⋯這本書為情緒史新興的子領域奠定迷人的研究方向。——托馬斯.多德曼,波士頓學院歷史系助理教授
令人相當欽佩的共同書寫歷史方式⋯⋯這本書為今後的研究提出一些很重要的問題,透過童年時期的情感體驗,作者、出版商與讀者影響的不只是情緒的變化,也影響著各世代特定的社會與政治變遷。——希安.普利,任教於牛津大學莫德林學院歷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