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cover

地域X建築:10個探索

點閱數

作者
林盛豐、王俊雄、王維仁

出版社
財團法人空間母語文化藝術基金會

格式
PDF

《地域X建築:10個探索》

台灣建築在當代全球不同的地域建築形式,扮演什麼樣的特殊性?
台灣的地域論述,相對於全球的特殊性是什麼?
台灣這20年來的建築實踐,如何建構一個現代性、批判性而又地域性的「台灣建築」?

1980年代解嚴後,整個國家體制、社會架構、經濟與文化等層面都發生極大變化,1990年代建築師,多半以專業者走入地方,有些建築師參與社區營造,有些建築師則離開城市到鄉村駐地,經營地方。這些建築師面對「地形」、「地景」、「記憶」、「形態」、「氣候生態」、「構造與材料」、「都市地點感」、「建築面對環境」的議題,會如何提出形塑地域主義的策略?

一本以哲學、科學、歷史、社會、文化等多元觀點,重新回看台灣建築設計的書籍。在現代建築空間邏輯與構築間,透過十個建築探索途徑,將試圖尋找與回應台灣時空、社會條件下的建築進路。
作者介紹

林盛豐 Lin, Sheng Fong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建築博士,現任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專任副教授與空間母語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曾任淡江大學建築系系主任、宜蘭縣政顧問,與宜蘭縣府團隊共同創造一系列高品質公共工程。921震災後擔任行政院重建委員會副執行長,推動「新校園運動」,也重整阿里山、日月潭等風景區的公共建設。隨後擔任行政院政務委員,督導觀光客倍增、水與綠建設計畫與國土規劃立法,並發起「台灣地貌改造運動」,推動「國家門戶專案」與「台灣地景系列」等國際比圖。曾參與製作公共電視台「城市的遠見」節目,廣受好評並獲金鐘獎。

王俊雄 Wang, Chun Hsiung

美國康乃爾大學建築碩士,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博士。現任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專任副教授,主授設計,並探險於台灣建築的現代性呈現,且為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理事長與空間母語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著有「中華民國與建築:百年發展歷程」、「國民政府時期南京首都計畫之研究」、「國民政府時期建築師專業制度之研究」、「國民政府時期南京首都計畫之研究」、「把現代建築洗出來──洗石子與台灣建築現代性」等論文,並與徐明松合著《粗獷與詩意: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與王增榮合著《浪漫的真實:戰後蘭陽建築》和與張樞合著《台北原來如此》,與王增榮合編《2014實構築》等。其他多篇建築評論,散見於建築專業雜誌。曾參與多項公共空間的規劃與顧問工作策劃多場建築展覽與OPTOGO米蘭世博外帶台灣館計畫。曾任《台灣建築》雜誌總編輯,希望從中尋求身為公民的意義,以及從僵化制度中產出自由與美感的可能。其他身外之物包括:一堆內容彼此不相干的書籍,一溫室蝴蝶蘭與兩隻狗。

王維仁 Wang, Wei Jen

王維仁建築研究室主持人,香港大學建築系教授、系主任。台灣大學地質系、土木研究所畢業,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建築碩士。籍貫屏東,成長於台北及新竹,1985年赴美國唸書及工作,曾任舊金山TAC建築師事務所協同主持人,1994年起任教於香港大學。2007年擔任香港建築雙年展首席策展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加拿大蒙特利大學,以及新竹交通大學客座教授。研究領域為漢民居合院形態轉化,台灣香港中國和東亞建築與城市空間。其設計作品與文章多發表於台港中及國際期刊,包括《思考再織城市》(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台灣建築》雜誌特輯「王維仁及其都市合院主義」、《UED》雜誌特輯「王維仁:都市合院主義」、《AW》雜誌特輯「王維仁建築設計研究室」,以及《圍的再生:澳門歷史街區城市肌理研究》。
地域X建築:10個探索-目錄導覽說明

出版緣起︱前進!美好年代――空間母語建築書系啟航/梁方齡
序文︱台灣地域建築初探/林盛豐


01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Bio-architecture Formosana
創作陳述
討論紀實
花博新生公園三館 Taipei International Flora Expo, Pavilions in XinSheng Park
那瑪夏民權國小 Minquan Elementary School
評論︱形式追隨能源?――張清華建築師作品探討╱羅時瑋


02大涵建築師事務所 Jay & Ray Architects & Associates
創作陳述
討論紀實
雲林農業博覽會――時尚伸展台 Fashion Pavilion in Yunlin Agriculture Expo
921地震教育園區――車籠埔斷層保存館 Chelungpu Fault Gallery
評論︱文化的結構╱王俊雄

03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D.Z. Architects & Associates
創作陳述
討論紀實
嘉義溪口鄉文化生活館 Xikou Township Cultural Life Center, Chiayi County
雲林農博碳匯林場 Carbon Sink Forest Station
評論︱幾何的餘度――我看「大藏」建築團隊的作品╱羅時瑋

04水牛建築師事務所Atelier Buffalo
創作陳述
討論紀實
鹽水月津風華再現 Yuejin Port Glory Renaissance
後壁永安國小 Yongan Elementary School
評論︱稻田中的牛,如象╱曾旭正

05王維仁建築設計研究室 Wang Weijen Architecture
創作陳述
討論紀實
台南藝術大學音樂系 Music School, Tain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Art
白沙灣海水浴場 Baishawan Beach Visitor Center
評論︱合院的重複與變奏――讀王維仁的建築實踐╱朱濤

06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Fieldoffice Architects
創作陳述
討論紀實
羅東文化工場(羅東新林場)Luodong Cultural Working House
櫻花陵園 Cherry Orchard Cemetery
評論︱批判的田園主義――黃聲遠(田中央)團隊的建築在地實踐╱羅時瑋

07半畝塘環境整合集團 Banmu Tang Environmental Integration Group
創作陳述
討論紀實
菩薩寺 International Bodhisattva Sangha
若山 Ruoshan Apartments
評論︱溪洲渚上採菄風,一畝風月半畝塘╱黃奕智

08立•建築工作所 AMBi Studio
創作陳述
討論紀實
雲林縣勞工育樂中心 Labor Recreation Center
基督救恩之光教堂(救恩堂)The Light of Christ Salvation Church
評論︱在路上,一位行者――談廖偉立的建築之旅╱黃奕智

09竹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CHIEN Architects & Associates
創作陳述
討論紀實
鶯歌陶瓷博物館 Yingge Ceramics Museum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History
評論︱熱愛結構的建築╱王俊雄╳簡學義╳賴明正

10謝英俊建築師+第三建築工作室Hsieh Ying-Chun Architects & Atelier-3
創作陳述
討論紀實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 Liudui Hakka Cultural Park
勤和部落避難屋 Qinhe Village Shelter
評論︱遲到的前衛,或是吉訶德騎士的鄉愁――談謝英俊的常民建築鬥爭╱黃奕智

結語︱現代的地域性:台灣建築六論/王維仁

其他人也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