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手機/平板掃描QR Code借閱前,請先下載/安裝 udn讀書館 App。
以採行實證的研究方法,
聚焦於「譯者」的翻譯實踐與媒體的關係。
藉由釐清譯作的原文出處與版次的差異性等,
建立文本比較的基礎研究。
同時關注譯本生成的歷史條件與文化環境,
並參閱西方翻譯理論,
深化議題性的討論。
全書共分七章,研究對象主要選擇吳坤煌、楊逵、龍瑛宗、鍾肇政、葉石濤、陳千武等台籍「翻譯者」,進行他們翻譯路徑的分析,發現戰前的譯者在日本左翼的報章媒體上,藉由翻譯「代表╱再現」殖民地台灣。政權更迭的戰後初期,本土知識分子利用翻譯進行文化傳播,並將中國知識再脈絡化。戰後的譯者則將台灣戰前的日語文學翻譯「重置」(re-place)到戰後當代中文語境的脈絡中,並扮演著再脈絡化的角色(contextualizer)。從台灣新文學史的發展歷程來看,他們譯作生產的社會脈絡(context),以及在翻譯實踐過程中如何轉換個人的文學能量,均展現出高度的各自文化能動性。
聚焦於「譯者」的翻譯實踐與媒體的關係。
藉由釐清譯作的原文出處與版次的差異性等,
建立文本比較的基礎研究。
同時關注譯本生成的歷史條件與文化環境,
並參閱西方翻譯理論,
深化議題性的討論。
全書共分七章,研究對象主要選擇吳坤煌、楊逵、龍瑛宗、鍾肇政、葉石濤、陳千武等台籍「翻譯者」,進行他們翻譯路徑的分析,發現戰前的譯者在日本左翼的報章媒體上,藉由翻譯「代表╱再現」殖民地台灣。政權更迭的戰後初期,本土知識分子利用翻譯進行文化傳播,並將中國知識再脈絡化。戰後的譯者則將台灣戰前的日語文學翻譯「重置」(re-place)到戰後當代中文語境的脈絡中,並扮演著再脈絡化的角色(contextualizer)。從台灣新文學史的發展歷程來看,他們譯作生產的社會脈絡(context),以及在翻譯實踐過程中如何轉換個人的文學能量,均展現出高度的各自文化能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