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cover

追憶似水年華7:重現的時光(全新校訂版)

點閱數

作者
馬塞爾‧普魯斯特

出版社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格式
PDF、EPUB

它不是一部過去的描繪,而是對往日的召喚

馬塞爾‧普魯斯特,被譽為20世紀西方文學最偉大的作家之一
代表作《追憶似水年華》,被讚佩為20世紀最偉大的小說之一
西方文學經典,現代文學史上最華麗的傳奇,影響後世名家無數

  《追憶似水年華》細膩刻畫出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法國上流社會和文人雅士,從單純地描寫人類社會轉而分析人類心理情緒,開「意識流」小說之先河,成為現代文學史上新的文學形式發軔的標誌。

  小說整體結構是敘述者對所經歷的往事之回顧,而這種回顧是和遺忘的一種抗爭。普魯斯特認為人的生活只有在回憶中才形成「真實的生活」,「回憶中的生活比當時當地的現實生活更為現實」;安德列‧莫羅亞在序中就提到:「唯一真實的樂園是人們失去的樂園」,而「幸福的歲月是逝去的歲月」。

  當時巴黎社會各種角度的現實在這部巨作中精準呈現。普魯斯特的父親身為精神醫學專家,也讓他耳濡目染接受當時已經相當盛行的精神科學研究。整部小說中對人物的設計,幾乎可見當時所知的所有精神狀況。普魯斯特交遊廣闊,細微觀察社會各階層,對音樂、藝術、文學、花草、人物無不精深,使得作品中隨處可見相關的知識。所有人物描述都透過他人角度的破碎片段,組成人性的各種面向。

  小說以追憶的手段,借助超越時空概念的潛在意識,不時交叉地重現已逝去的歲月,從中抒發對故人、往事的無限懷念和難以排遣的惆悵。普魯斯特的這種寫作技巧,不僅對當時小說寫作的傳統模式是一種突破,而且對日後形形色色新小說流派的出現,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本電子書為聯經出版2015年1月1日出版之第三版內容製作而成

本書特色
  ‧出場人物:超過2000人
  ‧劃下現代主義藝術表現的最高極致
  ‧影響後世名家無數,包括維吉尼亞‧吳爾芙、詹姆斯‧喬埃斯、克勞德‧西蒙……等。

好評推薦
  法國時尚設計大師伊夫‧聖羅蘭最喜歡的書
  小說家納博科夫讚譽:「經過精心選擇,並由一連串圖景和形象表現出來的時刻去完成這一召喚。」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紀德:「我在普魯斯特的風格中尋找不到缺點。我尋找在風格中占主導地位的優點,也沒有找到。他有的不是這樣那樣的優點,而是無所不備的一切優點……他的風格靈動活潑,令人驚歎。任何另一種風格和他的風格相比,都顯得黯然失色、矯揉造作、缺乏生氣。」

《追憶似水年華7:重現的時光》

  無限年光有限身。社交圈中人事代謝,第一次世界大戰風雲籠罩,聖盧戰死沙場,斯萬已逝,蓋爾芒特親王為財再娶,德‧夏呂斯老來昏庸。

  在外地療養的馬塞爾返回巴黎出席蓋爾芒特沙龍,最後一次現身交際圈。他在書房中偶然取到童年母親在某個難忘的夜晚為他朗讀的喬治桑小說,耳邊響起昔年在貢布雷每次斯萬來訪告辭時都作響的鈴聲。他看見希爾貝特的女兒。那青春代表的時間意義,帶給他重大啟示。

  我們自己在吃盡千辛萬苦中死去,以便青草長生,不是湮滅的,而是永恆生命的青草。

  馬塞爾認為他的生命是值得一過的。他決定要完成他的大作,一部「真正的藝術品!」

  但願寫出這樣一部作品的人得到幸福,他要做的工作是多麼艱鉅啊!
馬塞爾‧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1871.7.10-1922.11.18)

  出生時命名Valentin Louis Georges Eugene Marcel Proust,生於法國巴黎奧特伊(Auteuil)一個藝術氣氛濃郁的家庭。父親為醫生,母親為猶太裔。從小就因哮喘病而被「逐出了童年時代的伊甸園」。

  他的氣質內向而敏感,對母親的依戀,對文學的傾心,為日後的創作埋下了種子。青年時期經常出入上流社會沙龍,在熟悉日後作品中人物的同時,看穿了身處社會的虛幻。因精神狀況不佳影響生理,生前最後兩年長期獨處自我封閉,雖時有客人來訪,或宴會邀約,但皆不久留,過著與外界隔絕的生活。當父母相繼去世後,他痛感「幸福的歲月是逝去的歲月」,開始寫作《追憶似水年華》,成為一生渴望完成的終極目標。遭到紀德為編審委員之一的出版社退稿後,終於在1913年出版《追憶似水年華》第一部《在斯萬家那邊》。1922年去世前本書只出版三部。第二部《在少女們身旁》獲法國龔固爾文學獎肯定。全套書直至1927年才完整出版齊全。

  他借助不由自主的回憶(無意識聯想),將逝去歲月的點點滴滴重現在讀者眼前,使時間在藝術中得以永存。在生命的最後14年中寫成的這部總計7卷的長篇鉅著,被譽為西方文學中之經典,現代文學史上最華麗的傳奇。其卓越的意識流技巧與對心靈追索的細膩描寫,更讓普魯斯特成為22世紀最重要的作家。

其他人也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