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cover

清代陳季同《學賈吟》手稿校注

點閱數

作者
陳季同 著,沈岩 校注

出版社
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格式
PDF

《學賈吟》乃陳季同僅存的詩集手稿,記錄了詩人湘黔之行的所見所聞,重在描述當時中國社會歷史與文化生活的場景,體現「詩以傳史」、「詩以證史」的精神。收錄詩作共354首,其詩作以近體詩為主,文字深沉暢達、樸實感人,憂國之切,憂民之深,思親之情溢於言表,充份表現了詩人的情感與懷抱。
沈岩的校注,不僅為《 學賈吟》提供了詩作的注釋,也對詩中涉及的山川地理、名人古跡、生活民俗及礦業調查等內容作了解說。有益讀者熟悉典故、了解人文史地,豐富知識。沈注創造了詩詞注釋的新方法,對後作者和後學者都有啟迪及示範的作用。而詩人現存史料不多,詩集則提供了珍貴的線索與史實。
陳季同

  1852年(清咸豐二年)出生於福州市,是清末著名的外交家,更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書法家。1877年為清政府首批派往歐洲的留學生,之後被派駐歐洲16年。駐歐期間以法文創作,1884年出版第一本法文暢銷著作《中國人自畫像》,為近代中學西傳的第一人。1895年,清廷簽定《馬關條約》,割台與日,與丘逢甲等策劃成立民主共和國,結果抗日失利,退回大陸、閒居上海。1896年夏赴湘、黔考察,此行完成了《學賈吟》的主要詩作。1897年與梁啟超等人堤倡女學,創辦近代中國第一所女學堂。1907年1月病逝南京,享年55歲。

校注者簡介

沈岩

  1947年生,詩人、學者、書畫家,研究員、國家一級美術師,福建馬尾船政文化研究會會長。多年來發表文章100多篇,多篇論文在全國性的學術研討會上獲獎。1999年,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聯合在中國美術館舉辦《沈岩書畫藝術作品展》。2000年,應邀赴新加坡參加華族文化節,並舉辦《中國沈岩書畫展》和學術講座。 2006年出席國際書法交流大會,受到新加坡總統接見。作品被人民大會堂等國內外機構收藏。在船政文化研究方面頗有建樹,《略論馬尾船政文化》在《光明日報》理論版上刊登,人民網等轉載,並獲「中國新時期人文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專著《船政學堂》一書,榮獲福建省第八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並譯為英文版CHUAN ZHENG SCHOOL由五洲傳播出版社出版,向世界各國發行。《船政學堂》繁體字版在臺灣出版發行。
序一 蔡厚示 15
序二 盧美松 17
前言 沈岩 21
校注說明 47
漢口即事(三首) 49
舟過赤壁 51
恨夢 51
偶成 52
同舟熊夢豪孝廉出示過岳陽樓二絕即步其韻(二首) 52
舟中見君山 53
桃源舟中苦熱 54
泊舟界首 55
姊妹山 55
舟行 56
懷人(集句) 56
青浪灘寄遠(二首) 57
白溶夜泊(二首) 58
辰溪縣乘輿入黔同人仍循水道前進 59
山塘驛 60
登山 60
小南門 61
回龍山午睡 61
辰溪縣去思碑 61
有感 62
分水鋪 62
七夕 62
又寄妃人 63
又即事(二首) 63
入黔 65
晃州道上 65
途中遇雨 66
到青溪礦局 66
鎮遠道中 67
鎮遠郡城 68
再至青溪有感 68
步鎮遠府全太守韻寄青溪饒大令星帆(四首) 69
歐陽哲丞茂才步韻二律見贈因再疊前韻以答之(二首) 71
感事七疊前韻 72
貧女八疊前韻 73
秋夜十疊前韻(二首) 74
答歐陽哲臣 75
答謝彤廷 76
答金陵友人寄書 76
寄漢皋 77
有感(二首) 77
八月十六 78
遊仙詩四律 78
過鎮遠府長橋 80
文德關 80
施秉旅寓 81
麻哈州 82
花橋 82
八寨(二首) 83
馬土司(二首) 84
硃砂礦 85
山行 86
旅懷 87
山居 87
再至清平縣(二首) 88
途中即事(二首) 89
重陽(二首) 90
有見(二首) 91
黃平州 92
得家書 92
施兒 92
諸葛洞(二首) 93
和吳樞臣秋感二律即用其韻(二首)
94
和歐陽哲丞九日之作(二首) 95
讀洋礦師說帖有感戲改古詩 96
鐵 97
煤 97
和歐陽哲丞 97
得上海家電言妃人有娠並報遷居 98
福州來電驚知大嫂仙逝(二首) 99
遲家喆甫觀察潘子宜太守不至 100
聞五弟逸儒已到上海 101
感事 101
和家喆甫觀察二首 102
逃鴨 103
困虎 104
讀喆甫寶拙盫詩集題後 105
喆甫惠詩口占以和 106
和雙鋗主人 107
有贈 107
別青溪諸君(二首) 108
再過文德關 109
黔行 109
輿中吟 110
施秉寓題壁(二首) 110
懷哲甫子宜逸溪 112
董將軍 112
曉行 113
戒鴉片 113
隨帶手槍掛在輿中忽為穿窬由轎後
刺孔伸手竊去 113
藍橋午夜 114
藍橋飯罷出門見告示尾大書實貼
濫橋四字因戲作 114
飛雲岩 115
行吟 117
冒雨 117
黃平州行台後院有菊數莖見之甚喜
118
曉發黃平甫出行台即聞鼓樂暄天知
為迎娶者乃行未數武而前導鼓樂競
出余前其花轎落在余後余夾雜其中
路窄無從避讓只得魚貫而行渾如親
迎市上男女無不掩口而笑餘亦捧腹
遂成絕句十首 118
重安江 120
觀音山道上 121
清平驛毛家旅店 121
夜宿 122
清平平越道中 122
蠟梅塘 123
廢堡 123
行路難 124
馬掌平 124
馬掌平阻雨 125
欲雨 125
酉陽驛 126
貴定道上 127
溪行 127
懷潘子宜太守 127
初冬(二首) 128
志夢 129
官田平得喆甫書知子宜停驂龍里
俟我同行 129
甕城橋午飯有偷兒竊錢為輿夫所
獲余縱之去 129
轎板題詩 130
永定關 131
龍從塘 131
集句慰友人絕句八首 131
龍里曉發 136
抵貴陽府 136
潘企曾太守設宴於翠微閣和哲甫
即席一律 137
肴珍閣午飯別潘子宜陳哲甫閔逸溪(五首) 137
竹王廟 139
貴陽聞李傅相違禁入圓明園罰俸
一年 140
聞李合肥入總署志喜 140
出貴陽小西門見電線(二首) 141
過鎮西圍城見趕場有感 142
茶店場下坡 143
鴨池河 143
食橘 144
大關坡 144
蕁草 145
刺梨 146
相見坡 147
黔西州 149
盤瓠 150
輿夫吟(二首) 152
棕色豬 153
甘蔭棠和題壁詩 154
跳月 154
甘蔭棠旅夜 156
曉行 157
大定府 157
頭塘坡 158
武鄉侯祠 158
黑神廟 159
懷白亭 160
濟火 161
奢香 162
牂牁江 163
張三豐 164
蠟蟲 165
雄黃 166
雙井 166
即事(二首) 167
大鬼園 168
雙山 168
寄懷歐陽哲臣 169
又寄家哲甫 169
又寄懷潘子宜太守 170
寄贈閔逸溪鹺尹 170
梨樹平題壁 171
畢節縣 171
人鬼吟(二首) 172
觀音橋 173
竹下即事(二首) 174
巴析平 175
旅夜不寐聞鄰家禳鬼直到天明 175
小雨 175
金銀山 176
申家坡遇遊歷法國人三名同行戴
巨二君與之相見甚歡 177
見洋人遊歷有慨 177
阿羅彌投宿 179
別黔 180
寄贈貴陽守嚴紹光太尊(四首) 181
赤水河(四首) 183
入川(二首) 184
雪山關 185
磨泥 186
雨後河畔行 187
永寧縣 187
永寧舟行 188
無題 188
瀘江冒霧 189
田壩郊行 189
鴉片(二首) 190
富順 191
自流井 192
合江舟行 192
重慶北樓張三豐遺像 193
丙申長至道出渝州偕江叔海經師賴
耘芝觀察登北樓明日耘芝招飲行署
同賞雪月 194
重慶賴耘芝觀察席上口占 196
夫歸石 196
客中長至 197
見雪 198
重慶解纜 198
江行 199
涪州 200
酆都縣 200
忠州 201
石寶寨 201
萬縣 202
明鏡灘 202
題王嬙出塞圖(二首) 203
題楊妃出浴圖集長恨歌句(二首)
203
險灘 204
安坪場(二首) 206
夔州府 207
八陣圖 208
灩澦堆 208
瞿塘峽 209
偶成 210
夔府懷少陵 211
巫山 211
望夫石 212
灘禽 213
巫峽阻風(二首) 213
西人元旦 214
舟中即事 215
飲酒 215
說地 217
項王廟(二首) 219
曉起(二首) 219
鐵棺峽 220
萬流驛 221
巴東縣 221
歸州 222
香溪口夜泊 222
阻風三日 223
十二月初二夜聞雷(二首) 223
舟至宜昌 224
書見(二首) 224
沈七次裳席上口占 225
無題 225
沙市 226
漢皋懷古(二首) 227
贈洪少蘭校書(二首) 228
雙鋗室主人招飲一粟庵在座者為一
笠山人濤園七主人城北公清夫道人
孤山舊隱情天小謫仙余及山妻賴氏
九人而已(二首) 229
又戲作俳體 230
又贈洪少蘭 230
和范肯堂述懷八首 231
臺北待法國兵船不至 235
臺北衙齋讀長恨歌 236
弔臺灣 236
胡馬 239
月夜 239
即席和日本西村時彥 240
即席和永井禾原侍郎久一郎 240
又步韻 241
又步韻 241
又即夕感懷 241
贈洪少蘭即席步洪蔭之原韻 242
陳又新表侄以詩贈我即次其韻答之(二首) 242
聞馬二相伯重入徐家匯教堂為神甫
詩以寄之 243
偶成示興亞協會諸友(二首) 244
袁翔甫大令以詩稿見贈率成一律以
謝之 245
偶成(二首) 246
即事 247
和沈壽康先生九十自述四律 247

陳季同年表 251

後記 259

其他人也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