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cover

邪惡的20個樣貌:殺人、強暴、傷害、霸凌,那些「平常人很好呀」的人,怎麼瞬間變邪惡?你我心裡也有一兩個這樣的特徵

點閱數

作者
張蔚

出版社
大是文化

格式
PDF

「人的內心,住著一個天使,也住著一個魔鬼,
所謂人性,就是天使與魔鬼的博弈。
我們要做的,就是當魔鬼出現時,不能放任其衝破善惡的底線。」

─本書作者

  ◎鄰居和家人口中的好好先生,為何瞬間暴怒成殺人犯?
  ◎為什麼要提防虐待動物的人?兒童性侵犯、無差別殺人者的內心在想什麼?
  ◎怎樣的行為算是家暴?熟人強暴呢?我可以告跟蹤我的人讓他坐牢嗎?
  ◎犯罪之後,到底哪些犯罪行為人真的可教化、可矯正?本書有案例可證。

  殺人、強暴、分屍、傷害、詐騙,對很多人來說,是新聞也是故事,
  而且是「他人」的故事,以為離自己很遙遠。

  但這其實是誤會。這些人,跟你我一樣都是普通人,
  他們有父有母,有喜怒哀樂,也有想要追求的未來。

  那麼,究竟是哪些因素,讓一個普通人瞬間有了邪惡的樣貌?
  殺人究竟意味著什麼?有沒有人是天生的壞人?
  有一天,你我也可能變成暴力傷害的犯罪行為人嗎?
  其實,每個人身上都有一兩個這樣的特徵──不說別的,
  平常善良的人,最常參與的暴行就是「霸凌」。

  作者張蔚長期研究犯罪心理學,擁有法學與心理學雙學位
  他在書中用劇本的講述方式,讓你彷彿在看CSI美劇一樣,
  分析中、美、日三國發生過的15件案例,另外包含5篇犯罪議題討論,
  像醫生解構疾病一樣,幫助讀者重新解構犯罪,讓你提早看清邪惡的樣貌。

  ◎他們平常都是好人,怎麼轉眼變了模樣?

  ‧真心照料換來的,不一定是幸福!人在非理智情況下會有多可怕?
  凶嫌與女友相處多年、受到女友義無反顧的照料,卻因一時衝動殺害女友。
  導致人們暴怒的因素很多,大家都以為是被害者的言行激怒對方,
  錯了,真正原因是……。

  ‧好老師為什麼會變成連續殺人犯?甚至殺人後還面露笑容,自稱救世主。
  從小乖巧,長大後是學生口中的「開朗好老師」,竟衝進福利機構瘋狂殺了19人?
  你知道無差別殺人事件這幾年為何一再發生?因為標籤。標籤為什麼會殺人?

  ◎發生在身旁、或身上的犯罪——行為人是怎麼形成的?

  ‧有人是天生的壞人嗎?為什麼青少年犯罪比成人凶狠?
  義大利犯罪學家曾提出11個天生是壞人的長相(作者要你千萬別對照自己)!
  生物犯罪學派也從染色體與基因做多方研究,所以結論是?作者有答案。

  ‧邪教的洗腦套路是什麼?它其實是群體犯罪,傳銷型犯罪也是。
  這些犯罪都有套路,他們會說:給你機會要珍惜啊,外頭不會教你技能的!
  而且聚會場合就像群體暴動,高頻率的重複口號、互相鼓勵,用心理暗示控制。
  你也曾是其中一員嗎?又或者,你還是其中的加害者……?

  什麼樣的人可能犯罪?為什麼要選擇犯罪?你有沒有可能也會犯罪?
  本書讓你全方位了解,那些「平常人很好呀」的人,是怎麼瞬間變得邪惡?

各界推薦

  臨床心理師/劉仲彬
  諮商心理師、人際溝通講師/瑪那熊
  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系副教授/賴擁連
  諮商心理師/胡展誥
張蔚
  陝西西安人,現居深圳。深圳大學法學學士,英國南威爾斯大學犯罪學與刑事司法碩士,中國政法大學犯罪心理學博士(在讀,師從馬皚教授)。
  擁有犯罪現場勘查及涉外法律工作經歷。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第四屆中國國際積極心理學大會首屆青年心理學者論壇演講嘉賓,國際經濟學商學學生聯合會(AIESEC)全球青年社會論壇演講及閉幕嘉賓。芒果TV《明星大偵探》第四季20181117期解說嘉賓,以「十方迦南」為筆名,在知乎及其他網路平臺上回答有關「犯罪心理學」的各種問題。
推薦序一 邪惡一直都在生活的背面,就看你怎麼翻頁/劉仲彬
推薦序二 究竟,在汪洋般的殺意背後,存在著怎麼樣的動機?/瑪那熊
推薦序三 從經緯脈絡分析案件過程與犯罪成因/賴擁連
作者序 犯罪心理學不只研究罪犯的心理,而是普通行為
前言 每一個案件背後,都隱藏著特殊的心理狀態

第一部分 他們平常都是好人,怎麼轉眼變了模樣?

第一章 真心照料換來的,不一定是幸福──情緒激動下的傷害致死案
第二章 我會有今天,都是妳害的──法院審判員槍擊案
第三章 你願不願意當我畫作的模特兒?——大久保清連續強姦殺人案
第四章 跪下!給本女王跪下!——角田美代子連續殺人案
第五章 無法分手的恐怖情人——大學情殺案
第六章 為人內向老實,卻是連續姦殺案的凶手——甘肅白銀案
第七章 帶頭的動手了,誰敢不動手?——綾瀨水泥殺人案
第八章 好老師為什麼會變成連續殺人犯?——神奈川福利機構大量殺人案
第九章 「無緣」的孤獨凶手——秋葉原無差別殺人案
第十章 消失吧!傷害過我的人——津山殺人案
第十一章 拼錯的「SHOOLL KILL」——最兇殘少年連續殺人案
第十二章 精神病態的花蝴蝶——跨國閨密殺人傷害案
第十三章 醞釀多年,就等這一刻復仇——除夕滅門血案
第十四章 關上的門與少了良知的朋友——留日學生被害案
第十五章 不願悲慘童年再度上演——故意殺害親生幼女案

第二部分 發生在身旁、或身上的犯罪──行為人是怎麼形成的?
1.青少年犯罪,往往比成人凶殘
2.傳銷型犯罪與邪教的洗腦套路
3.性犯罪在我們周遭快速增長
4.你我身邊的各種暴力犯罪
5.文學作品的真實罪行──人物分析

參考文獻
致謝

其他人也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