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不起,外境不生。
但凡有相,不是本真。 ──〈觀心銘〉
禪宗二祖慧可曾說「覓心了不可得」,既然如此,為何還要觀心?又該從何觀起?
〈觀心銘〉詩偈是禪修心要,指出修行皆離不開身和心,重點在於參究心的作用。聖嚴法師從觀心的「原則」、「方法」以及「悟境」來詮釋〈觀心銘〉,為禪修者建立正確而具體的修行觀念與方法,從有相的次第修行,體證無相的「心本是佛」。
〈觀心銘〉不但適合時時自誦清心,透過聖嚴法師由淺入深的講解,更易理解禪法真義,照見本來面目。
聖嚴法師(1930〜2009年)
聖嚴法師1930年生於江蘇南通,1943年於狼山出家,後因戰亂投身軍旅,十年後再次披剃出家。曾於高雄美濃閉關六年,隨後留學日本,獲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1975年應邀赴美弘法。1989年創建法鼓山,並於2005年開創繼起漢傳禪佛教的「中華禪法鼓宗」。
聖嚴法師是一位思想家、作家暨國際知名禪師,曾獲臺灣《天下》雜誌遴選為「四百年來臺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著作豐富,中、英、日文著作達百餘種,先後獲頒中山文藝獎、中山學術獎、總統文化獎及社會各界的諸多獎項。
聖嚴法師提出「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主張以大學院、大普化、大關懷三大教育推動全面教育,相繼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文理學院、僧伽大學等院校,也以豐富的禪修經驗、正信的佛法觀念和方法指導東、西方人士修行。
法師著重以現代人的語言和觀點普傳佛法,陸續提出「心靈環保」、「四種環保」、「心五四運動」、「心六倫」等社會運動,並積極推展國際弘化工作,參與國際性會談,促進宗教交流,提倡建立全球性倫理,致力世界和平。其寬闊胸襟與國際化視野,深獲海內外肯定。
本書為聖嚴法師在美國主持禪七時,以明末憨山德清大師的〈觀心銘〉所做的開示。
編者序
〔導讀〕領略憨山大師的修行心要 釋常慧
〔憨山大師介紹〕 海湛空澄雪月光—─憨山大師的禪修歷程 廖肇亨
〔原文〕〈觀心銘〉
第一部 觀心原則
從教入禪,融合諸宗
認清四大假合
心如太虛空般圓滿
修行總歸一心
不隨妄想起舞
烏雲背後的陽光
第二部 觀心方法
只管回到方法
心不要像照相機
不著相不分別
第三部 觀心悟境
神通無法消除業力
靠自己不靠神通
沒有佛也沒有煩惱
〔附錄〕 禪修指引的詩偈—─憨山大師三「心銘」:〈澄心銘〉、
〈觀心銘〉、〈師心銘〉 釋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