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是自成一格的文化表徵,其運作往往引發社會文化衝擊。多樣化的博物館與社會文化體系的關係日益複雜,這是人類學民族誌研究的新興領域,涉及文化的再現與再生產之議題。源於西方社會支配性的博物館理念,受到不同文化的挑戰,出現各異其趣的博物館實踐之道。通過人類學社會文化觀的視野,本書探索博物館場域之文化的再現與再生產模式,包括:原住民族的舊文化與新傳統、博物館展示與族群辨識、博物館物件與文化的關係、數位科技介入文化行動的影響等面向。換言之,本書諸篇章不但闡釋因博物館現象而產生的社會事實,也說明文化如何影響博物館。
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教授,博物館與文化資產研究中心主持人。學問之道源於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英國牛津大學社會文化人類學研究所。
序
博物館多樣性、社會文化觀與人類學
阿里山鄒族的「舊文化」與「新傳統」
博物館展示與族群辨識
文化的物件:大洋洲展示廳的博物館誌
文化形式再現與真確性:以博物館的廟宇/會所與船舶的「原貌重建」為例
造船航行超自然:澎湖王船的人類學研究
真臉與假面:文化的人面觀
圖像的力量:學者、博物館館員與民族誌物件描繪
博物館與地震論述:教育人類學的觀點
地震物件、行動者與社會:臺中東勢匠寮巷的例子
資訊再現與知識創造:博物館中臺灣原住民民族誌蒐藏數位化的自然史
數位博物館與社會形式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