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cover

吃魚的方法:熊秉元笑談經濟

點閱數

作者
熊秉元

出版社
時報文化

格式
EPUB、PDF

本書特色:
1.深入淺出充滿趣味的閱讀思考
2.含括政治、經濟、社會、法律四大領域
3.兩岸「法律經濟學」散文第一枝筆的熊秉元教授最新作品


「看文章像吃魚,如果只看到刺,就體會不到魚肉的味道。」

透過經濟學家的眼睛看世界,政治經濟、社會法律,都隱含一種特殊的美學與趣味。

檳榔、香菸;投票、拜佛;金改、貪瀆;政治人物唱卡拉OK,都成了某種帶刺的美味鮮魚。


當代經濟學,主要是指一種特定的分析架構,

可以探索各種社會現象,非僅僅探討商品勞務的市場現象,

時而展現數學的邏輯,時而幻化為哲學的辨思!




■法官用「陳前總統」稱呼陳水扁,而不稱他的本名或「阿扁」,可以省下一到兩個字。他們堅持用四個字的稱謂,道理何在?──這問題的答案,還算簡單!


■每次向吃檳榔的人要檳榔,從來沒被拒絕過;但開口向抽菸的癮君子週轉,可不一定要 得到菸。

為什麼天下有白吃的檳榔,卻不見得有白抽的菸?──這問題的答案,不太簡單!


■向別人開口借錢時,總是滿口稱謝、心存感激;可是,要還錢時,大部分人卻心有疙瘩、不乾不脆。

為什麼借錢的人時常忘記自己當初搖尾乞憐的模樣?──這問題的答案,不簡單!




你的答案是什麼?經濟學家的答案又是什麼?


帶刺的魚更可口──好的「經濟學家」不會只懂經濟


我的專業是教書和研究,之外也寫些文章自娛娛人。教書和研究的成果,差強人意;對文章的反映,見仁見智、不一而足。


課堂裡的教學,時間長,想法和觀念可以充分講通。相形之下,一般性的文章,讀者掌握的資訊有限,對文章往往有即興式、想當然爾式的解讀。事實上,有兩點值得稍稍說明。

首先,看我的文章,毋須揣摩或認定我的立場是藍或是綠;也毋須探究,我到底是在褒或是貶。我在乎的是 ,闡釋理念和溝通觀念。

其次,看我的文章,毋需對「經濟學者」這個身分望文生義;認為有些文章和貨幣金融無關,似乎撈過界了!其實,經濟活動,只是經濟學探討的一部分。當代的經濟學,主要是指一種特定的分析架構,而不是指商品勞務等狹義的研究主題。因為有一套好的分析架構,所以經濟分析涵蓋的範圍,早已包括政治、法律、社會、歷史、心理等。

怎麼看文章比較好呢?有人說,看文章像吃魚;如果只看到刺,就體會不到魚肉的味道。




熊秉元

台大經濟系畢業,美國布朗大學經濟學博士。現為台大經濟系暨研究所教授、逢甲大學講座教授、中國科技大學講座教授;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兼任教授。

上課採取蘇格拉底問答式教學,啟發思維,深獲好評;並受邀到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城市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山東大學、浙江大學等學府,擔任課程講座。


熊秉元不僅是知名經濟學者,也是文采斐然的散文家,在華文經濟散文界,與著名的經濟學者張五常並稱「巨俠」及「頂俠」;文化評論家南方朔譽其作品為「熊氏散文」。曾出版《尋找心中那把尺》、《熊秉元漫步法律》、《熊秉元漫步經濟》、《燈塔的故事》、《大家都站著》、《走進經濟學》、《熊秉元法律經濟學開講》等書。其中:第一本散文集《尋找心中那把尺》,獲選1993年金鼎獎推薦著作

《熊秉元漫步法律》獲2003年金鼎獎社會科學類最佳著作

2006年起在《印刻生活雜誌》連載的「經濟學的故事」,也入圍金鼎獎最佳專欄寫作

2005年,大陸經濟類報刊編輯評選熊秉元為,兩岸三地知名度最高經濟學者之一。
前言 帶刺的魚更可口

第一篇 看經濟

經濟學傳教士
選擇與放棄
天下有白吃的檳榔
杏仁核上的一道細縫
地球村的大草原
周伯通的左右手
一以貫之經濟學
婚姻經濟學
夏蟲不可以語冰
四手聯「談」
經濟界「巨人」之死

第二篇 讀社會

行為參考座標
你為什麼要投票?
先生,讓我座好嗎?
貨既出門,概不負責?
借錢容易還錢難?
經濟學始於佛法式微處
吃虧就是占便宜?
演講費多少才合理?
理智是感情的奴隸?
乞丐的兩難
「社會成本」何處尋?
成本與效益
問世間,情是何物
後覺與先知
「市場」在哪裡?
當阿甘比當阿扁好
穿西裝去釣魚
單選題的複選項
古道照顏色
小朋友「看到」神
阿基米德、阿基米德!
你是我兄弟
道地的英雄
就在你身邊

第三篇 談政治

兩岸悲喜曲
在棋牌室裡打麻將
一加一大於二
先犧牲後享受?
一太少,二不夠
卡拉不會永遠OK
誰能救台灣健保?
公共政策聽誰的?
第一聲雞啼
家家酒主席
尋找兩岸高伯瑞
行為比話語更大聲
「二次金改」未來式
林局長與蘇局長
美國險最保險?
找總統買車票

第四篇 說法律

不意外的意外
「罰」與「禁」
把愛女扔進熱鍋裡
生命誠可貴,保險價更高
正義的合理成本
如果你只能再活兩天
劉邦入咸陽
麥田裡的新鮮事
咖啡杯裡的休旅車
司法女神落凡塵
用什麼語言講故事?

其他人也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