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跨越中西文學表面上異同的時空關係,重新組合和詮釋英國的中古傳奇、中東的《一千零一夜》和《太平廣記》裡南北朝到唐代的傳奇及詩歌中之藝術和文化特徵。在方法學上採用的是文史共濟的歷史相對論(historicism)和史料編纂法,外加閱讀古代文典所必須的文字訓詁法則,惟其重點則放在彰顯人物角色在不同文學傳統裏如何自我呈現,以及他們在外國文學中所造成的印象和衝擊。故此,本書包羅了文學的和民族誌的兩個透視角度,並延伸至文學和宗教以及考古和民族社群現象的題旨,既為文藝分析也是文化研究的申論,利用文史合流的論述書寫社會史的側面。
作者:蘇其康
蘇其康,蘇其康,台灣大學外文學士,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碩士、博士。曾任職於香港中文大學詞典部、加州柏克萊教育局亞美雙語中心、加州蒙特瑞國際研究學院。返台後,歷任中山大學語文中心主任、法語中心主任、外文系系主任、圖書館館長、文學院院長。先後於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中古暨文藝復興研究中心任訪問學者,並於倫敦大學Warburg研究所研究。專長為英國中古暨文藝復興文學、文學與宗教、中西比較文學。現任中山大學外文系教授。
序
導 論 東西文化岔路上中東民族的形象
甲篇 引言:歐洲傳奇對異族的建構
第一章 中古英文傳奇之撒拉遜人
乙篇 引言:中東文學裏的本土人物
第二章 《一千零一夜》的女性 76-103
第三章 《一千零一夜》的男性 104-131
丙篇 引言:絲路上的胡人
第四章 唐代的伊蘭胡與烏孫苗裔
第五章 唐詩中的伊蘭裔胡姬
第六章 南北朝與唐代故事中之西亞人物
結 論
索 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