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折 340元
作者 賽斯.高汀
79折 315元
作者 王遐昌
7折 336元
作者 湯姆.霍普金斯、班.卡特
7折 280元
作者 白宜弘、趙濰
140元
作者 電腦玩物站長
售價 195元
作者 黎順發
售價 135元
作者 狩野未希
售價 7折 266元
作者 部落格站長群
售價 285元
從華爾街、拉斯維加斯到商業世界,
為什麼只有5%贏家有「敢於和上帝玩骰子」的勇氣,
而95%的人卻只能當受命運擺布的傻瓜?
★ 英國皇家統計學會研究員、《BBC Focus》專欄作家羅伯‧麥修斯代表作
★ 人生賽局中,面對不確定性,高手如何做決策?當資訊超載時,贏家如何找真相?
★ 該Pass?還是要All in?面對機率、風險和不確定性的「34堂防彈思考課」
★ 別讓「線性思考」與「直覺」誤導你的決策,看懂本書所謂的機率,從此不再當理盲傻瓜
頂尖贏家都知道:數字會說謊,常識不可靠……
唯有學會「機率思考」,才能持續累積籌碼,取得最終勝利。
人生在世,我們永遠無法擺脫不確定性,以及隱伏其中的風險。幸好,我們擁有迎戰「未知」的武器:機率學。
本書取材自日常生活,以豐沛淺白的筆觸,為讀者揭開千變萬化的機率樣貌,以及它幾乎無所不包、令人大開眼界的精采應用:
●金融海嘯真是「25個標準差」的罕見事件,連天才也無力回天嗎?
●美式足球隊中的22名球員,生日相差一天的機率有多高?(答案超乎想像!)
●花小錢買心安的延長保固,為什麼是商人的高獲利保證?
●準確率達80%的癌症篩檢驗出陽性,為何你還能抱持83%未罹癌的機率?
●穿梭地震帶、營運逾五十年的日本新幹線,卻不曾有乘客因地震喪生,憑什麼?
●二戰時,圖靈破解德軍自豪的Enigma密碼機,關鍵居然源自某個「冷僻歪理」……
●數據探勘正流行,問題是,你如何辨識從數據中挖到的是金礦?還是垃圾?
超有趣!
Step by Step揭示機率定理及其應用,
本書將幫助我們蛻變成更聰明的賽局參與者,
洞悉95%輸家無法突破的思維謬誤!
本書的目的之一,就是透過揭示機率定理及其應用,使讀者理解日常生活中的機率事件。
你會讀到如何運用這些定理預測巧合,幫助你在商場上與生活中做出更佳決策,藉以明智地解讀從投資建議,到醫療診斷等種種與人生攸關的事物。
羅伯.麥修斯(Robert Matthews)
英國物理學家,畢業於牛津大學,專長為機率事件與不確定性的數學,其研究屢次登上《自然》(Nature)、《柳葉刀》(The Lancet)等頂尖學術期刊。他也是廣受歡迎與肯定的科普作家,曾獲頒英國科學作家協會年度傑出作家獎,文章散見《BBC焦點》(BBC Focus)、《經濟學人》、《金融時報》、《泰晤士報》、《週日電訊報》等報刊。現任英國阿斯頓(Aston)大學客座教授、英國皇家統計學會研究員、英國皇家天文學會研究員、BBC Focus科學顧問等職。個人網站:www.robertmatthews.org。
譯者簡介
高英哲
英國約克大學經濟碩士。台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BBC知識》特約譯者。
▋導論/敢與上帝擲骰子的魄力
雖然我們永遠無法擺脫機率、風險和不確定性,但我們擁有掌握它們、最終勝出的工具。
▋第1章/納粹集中營裡的擲銅板實驗
「最後會平均分配」的真義是理解平均律的關鍵。你知道最後會平均分配的究竟是什麼嗎?
▋第2章/藏在常識裡的陷阱
解釋機率事件最忌倚賴「常識」和經驗。機率定律存在著一堆陷阱,等著糊塗人陷入羅網。
▋第3章/黃金定理的暗黑祕密
推測機率事件,不可能百分之百神準;通常要在蒐集更多證據與降低標準之間有所取捨。
▋第4章/恐怖新聞?是你頭腦不夠清楚!
害死人的疫苗?員工自殺頻傳的血汗公司?根據極罕見事件而做成的公共決策,是資源的浪費。
▋第5章/是美麗巧合,還是自欺欺人?
巧合正因為太難得,所以不可能「純屬僥倖」?跟著感覺走,往往會低估巧合發生的機率。
▋第6章/六顆雙黃蛋的啟示
這是個萬事萬物錯綜複雜、彼此關聯的紛雜世界。這一切都可能讓巧合更加合理。
▋第7章/樂透彩陰謀論
樂透選號為什麼用電腦比用人腦好?因為我們對「隨機」的誤會可大了!
▋第8章/電玩會殺人?牛仔褲也是!
事件之間的因果關係通常難以捉摸。若事件非常普遍,更是處處危險。
▋第9章/日光之下並無奇事
優異表現其實就是不具代表性的資料。拜回歸平均數效應所賜,優異表現特別容易以失望告終。
▋第10章/沒有頭緒時,「隨機」應變為上
這個世界,有已知的已知數;有已知的未知數;還有未知的未知數,也就是我們不知道我們不知道的事。
▋第11章/真實世界不是一座標準實驗室
紅肉有礙健康?電磁波導致兒童白血病?報導滿天飛,如何判斷真假?
▋第12章/群眾智慧,給問嗎?
從建造計畫到外交政策,凡事都能請示群眾智慧嗎?不一定。但那些大師也許已經不值得你去請示。
▋第13章/破解莊家優勢
賭場是運用或然率定律營利的工廠。要利用定律的漏洞獲利,需要技巧、決心和雄厚賭本。
▋第14章/聰明反被聰明誤
在賭場裡待愈久,愈想擴大獲利或贏回損失,終究會死在大數法則手裡。
▋第15章/賭博的黃金法則
想成為出色的賭徒,只需要三個條件;然而證據顯示,至少有95%的人不合格。
▋第16章/買保險?還是碰運氣?
付費延長保固多半是剝削消費者的獲利來源。保險公司和賭場一樣,都靠或然率定律獲利。
▋第17章/人生如賭場,要下好注
決策理論告訴我們:無論全球暖化是不是事實,節約能源都是上上之策。
▋第18章/醫生,老實說,我有多少機會?
保持冷靜!人生或許麻煩不斷,但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不曾發生。
▋第19章/這不是演習!這不是演習!這不是演習!
東京子彈列車穿梭地表地震最頻繁的地區,五十年來沒有一名乘客因地震喪生,憑什麼?
▋第20章/貝牧師的神奇公式
250年前一個看似簡單又直覺的定理,曾經長期備受爭議,但已逐漸成為「讓證據說話」的最佳方式。
▋第21章/當圖靈博士遇到貝牧師
從破解德軍的恩尼格碼密碼,到打擊網路罪犯,甚至探索宇宙,都少不了貝牧師的神奇公式。
▋第22章/大人,冤枉啊!
所謂「科學化」的鑑識檢驗,證據力從未有妥當的基礎。除非把基礎打穩,否則它會不斷製造險惡的冤獄。
▋第23章/ 化腐朽為神奇的統計祕密
科學家如何耗費數十年的無數時間、金錢和心力,卻讓世人對於科學論述愈來愈沒有信心?
▋第24章/別讓數字唬了你
許多「科學突破」根據的是過於薄弱的證據,只能說服那些本來就「死心塌地」相信的人。
▋第25章/證據終究會說話
儘管人們覺得現代醫學無所不能,但若根據過往經驗,「奇蹟療法」站不住腳,那可能就是空歡喜一場。
▋第26章/抱歉,教授,我實在不相信
大如發現宇宙擴張,小到確認DNA對遺傳的作用,科學進步得靠證據的累積,而不是是非二分法。
▋第27章/神奇的萬有曲線
全球大企業都對某串希臘字母組合的公式十分著迷,小心,要是在公式裡站錯邊,可是會丟飯碗的!
▋第28章/常態分配不常有
高盛怎麼會碰上平均「10的135次方」年一次的波動事件?而且,不只碰到一次,是好幾次!
▋第29章/醜陋姊妹花與邪惡雙胞胎
許多看似常態的現象,背後其實是怪物,任何看似極端的風險,因此不再光怪陸離。
▋第30章/走極端,以測安全
極值理論可用於保護身家性命受天然災害威脅的人。實際上已經有個國家,以極值理論的預測賭上未來。
▋第31章/尼可拉斯・凱吉新片上映期間,泳池勿近
美國應該禁止進口日本汽車,以防止撞車自殺?晚上睡前不要吃乳酪,以免被床單纏斃?
▋第32章/如果這樣,會怎樣?
大數據正熱門,也難以倖免GIGO的影響。資料探勘正流行,你挖到的是金子?還是沙?
▋第33章/金融市場裡的物理學家
物理學家的數學,在財經領域有必要,但絕對不夠。物理學可倚賴確定性,財經事務卻牽涉諸多不確定性。
▋第34章/因為不能簡單,只好順應複雜
財務金融模型永遠只能假裝有確定性;事實是:模型可能可以維持幾十年,也可能幾天都撐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