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法蘭克.川特曼
7折 882元
作者 李明輝
55折 110元
作者 凱文.貝爾斯
7折 350元
作者 陳鴻瑜
224元
作者 鄭伊絢、蒲慕州
7折 245元
作者 陳昭如
售價 7折 266元
作者 張翠容
售價 255元
作者 孫石熙
售價 7折 294元
作者 A.艾德華.紐頓
售價 7折 693元
威權時期的「不黨黨產」
如何藏在隨處可見的地方,影響我們的生活?
透過史料檔案穿越時空、探訪古今
原來「不當黨產」離我們這麼近?!
中廣、帝寶、救國團、梅屋敷、新世界……
從企業到古蹟,原來都可以是威權提款機
這是一本歷史書,也是一本旅遊書。
寫的是湮沒在時空和史料中的不義祕聞,
走的是追求民主和轉型正義的漫漫長路。
走在台北街頭,作為交通樞紐的「北車」周邊,自日本時代以來即是商辦匯集、繽紛喧鬧的都會中心。旁側有國父史蹟館的日式建築與花園,為都市帶來一抹古典與綠意。走遠一些,來到昔日瀰漫濃厚書香的重慶南路,以及有「電影街」盛名、堪稱台灣流行文化聖地的西門町……這些知名的觀光景點或文化地景,已是你我熟悉的日常。
但鮮為人知的是,這些現存的空間、建物或企業單位,以及它們前世的身分,甚或已遭拆毀湮滅的塵埃記憶之中,存有許多威權時期「不當黨產」的歷史線索。這些威權的遺緒,在複雜的產權轉移與時空變換中,逐漸模糊面目,並以有形無形的模樣滲透在台灣社會的各個角落,至今仍持續佔據全民資產,造成不公平的政黨競爭,影響民主社會與民眾生活。
本書由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策劃,邀集台灣文史專業研究者執筆,透過詳實的考證和生動的故事,介紹重大不當黨產的來龍去脈,揭開生活中隨處可見或已經不見的不當黨產祕史與遺跡,還原被隱蔽竄改的真相。
拿起好奇的放大鏡,成為歷史的偵探,踏上這場挖掘不當黨產,還財於民、清理記憶的文史之旅吧!
不講不知道,講完嚇一跳的不當黨產「不思議」:
★國庫通黨庫,黨庫通內褲,連自己人都看不下去
★邀日本馬戲團來台演出,竟收黨費又收賄?
★黨國生財一點訣,「轉帳撥用」大挪移
★認識異性要經過「黨國」認證的管道?
★超商的中廣門市,居然不在中廣旁邊?
★匪諜財產進口袋,特務辦案黑吃黑?
★戰後影院整修完畢,國民政府「規碗捀去」
【本書特色】
以詳盡的文史研究為基礎,透過活潑的故事筆觸,呈現不當黨產的緣由與產權變化過程。
穿越時空、古今對照,透過日常生活的觀察,延伸補充台灣文學、歷史與文化觀點,理解不當黨產的歷史遺緒與影響。
豐富的史料與檔案圖像,詳盡的資料出處,精彩的書寫轉譯,引領讀者們加入挖掘、關心不當黨產的行列。
【挺身推薦】
李茂生(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院特聘教授)
薛化元(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教授)
朱宥勳(作家)
Nagee(圖文漫畫作者)
這些透過不正義手段獲取的黨產,不僅是黨國一體的體制下獨裁政權斂取財物的道具而已,其更是宰制國民思想與行動的機制。從救國團、新世界、中廣到正中書局,在在刻畫著這些歷史。──李茂生(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院特聘教授)
透過這些故事,可以讓人們更貼近認識不當黨產如何形成,以及在黨產形成過程中,站在民主憲政的角度又有哪些不當甚至不法的狀態。透過這種以史料、檔案為基礎的科普性的推廣,相信有助於更多國人的認識不當黨產的歷史意義,並且在此一歷史記憶的基礎上,支持不當產的追討,同時也避免這樣的事情再次在台灣發生。──薛化元(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教授)
那些在我們沒有意識時,就寫入心底的「記憶裡的不當黨產」,唯有透過我們的自我思索,才能逐漸釐清……「無形黨產」的漸次清消,更是每個人只能自己面對的「判決」。《黨產偵探旅行團》可以是最好的起點。──朱宥勳(作家)
《黨產偵探旅行團》集結了專業的文史工作學者教授考察和整理,揭錄了不義黨產的脈絡。把財產歸還給應當所屬的個人和單位,是善良正直勇敢的台灣人必然選擇的道路。──Nagee(圖文漫畫作者)
策劃|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
台灣在過去威權統治時期,執政黨以悖離自由民主憲政秩序、實質法治國原則方式取得財產,以其不當優勢競爭地位,致使其他政黨無法與之公平競爭,極度不利民主政治的發展。
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是《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的主管機關,成立宗旨為調查及處理政黨、附隨組織及其受託管理人利用其獨佔的領導地位,對國家資源和相關個人財產的所有、分配,進行操控和扭曲的現象。如有以違反自由民主憲政秩序、實質法治國原則方式取得的財物,將追徵或命其返還,以落實轉型正義、健全民主政治,並建立政黨公平競爭環境。
作者|鄧慧恩
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曾獲國藝會獎助、教育部文藝獎、打狗鳳邑文學獎、新台灣和平基金會台灣歷史小說創作獎助等多種獎項,作品散見各報章媒體。著有學術論著《日治時期外來思潮的譯介研究:以賴和、楊逵、張我軍為中心》,歷史小說《亮光的起點》獲得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歷史小說獎。
作者|陳秀玲
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女性文學、創傷敘事、疾病書寫、自然書寫等相關主題,曾獲全國台灣文學研究生學術研討會優秀論文奬。著有散文集《搖晃的天堂》。
作者|白春燕
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博士論文《日治時期台灣文化協會新劇運動系譜(1921-1936)》獲2021年國立台灣文學館傑出博士論文獎。譯書《心悅臺灣》(四方田犬彥原著)。
作者|蔡佩家
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生,曾任台北啟明學校國文與社會科專任老師。曾獲台南文學獎,研究領域為性別研究、女性文學,目前的興趣是台灣戰前的文化運動以及歷史小說的改編與書寫。
作者|陳宇威
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學士,主修文學與創作,副修性別研究。擅長街舞與次文化觀察,曾任美國娛樂臉書粉專Geek-Base/Screen Fandom寫手,現為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生。
推薦序
生與死的權力治理――黨國體制與反抗的間隙 李茂生
黨產研究的推動與普及化的意義 薛化元
對,這個是,那個也是――記憶裡的不當黨產 朱宥勳
追求公平正義的漫長旅途 Nagee
作者序
翻開書頁,展開一趟黨產的小旅行 鄧慧恩
Vol.1
尋找黨產與它們的產地:
黨產研究之父傅正與「自由中國」的抵抗/陳秀玲
Vol.2
愛國青年養成所:
救國團與台灣人的威權青春/蔡佩家.
Vol.3
台東警察斧生的台北紀行:
尋找被消失的警察會館/白春燕
Vol.4
坐擁飛機,也飛不出黨國隻手遮天:
台中富商吳子瑜的天外天愛國換產錄/鄧慧恩
Vol.5
立足帝寶不是夢:
中廣的「寶」地接收記與廣播心戰史/鄧慧恩
Vol.6
照亮歷史的微光:
台灣的火柴記憶與「台火」的不當沒收始末/鄧慧恩
Vol.7
西門町影史漫遊:
日產戲院「新世界大樓」的前世今生/陳宇威
Vol.8
榮町通的時代疊影:
從大倉本店到正中書局的黨產變形記/鄧慧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