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吧

HOME電子書社會人文媒體傳播 〉 新聞客觀性原理

  • 新聞客觀性原理

  • 作者

    彭家發

  • 出版社

    三民書局

  • ISBN

    9789571420721

  • EISBN

    9786263077805(EPUB)

  • 出版日期

    1994-07-01

  • 線上出版日期

    2022-10-13

  • 分級

    普級

  • 語言別

    繁體中文

  • 發行格式

    EPUB(流動版面)

  • 支援載具

    (說明)

  • 定價380元
  • 售價75折 285元
放入購物車 免費試閱

書籍資訊

新聞客觀性報導,是廣為人知的一個概念,備受新聞業界和社會大眾所重視。新聞專業組織甚至將之列入道德規範之中。有人指責新聞報導不夠客觀,有人以為新聞界無客觀可言,有人以為新聞界不可能客觀,另外,又有人以 為新聞界根本不必客觀;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本書的目的,即在於嘗試用文獻探討方法,探究、回答上述諸問題。並用問卷調查,針對臺灣地區情況,做一深入分析,以期釐清新聞學上此一重要觀念,並對新聞實務工作,提供參考。

作者簡介

彭家發
學歷: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
美國南伊利諾大學碩士

經歷:
僑報記者、編輯、僑校中學及大學預科文史教員;
《經濟日報》記者、駐香港特派員;財經雜誌主編、顧問;
中國文化大學、世界新聞傳播學院、銘傳管理學院、香港珠海書院兼任講師;
香港信義宗書院傳裡系主任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講師;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退休教授

作者簡介

自序

第一章 客觀性原則:新聞學上的迷思
一、新聞不客觀
二、新聞不可能客觀
三、新聞不必客觀
第二章 客觀報導觀念的發展及其意涵
一、概念的根源與演變
二、客觀報導的意涵
第三章 客觀報導的功能與爭議
一、客觀報導的功能
二、客觀報導的爭議與反省
第四章 客觀報導:我們由研究中發現了什麼?
一、對新聞報導分析的研究
二、針對法律訴訟案件(或事件)的分析研究
三、針對新聞人員所作的分析研究
四、其他相關研究:正確性
第五章 臺灣地區媒介的客觀性報導
一、由媒介內容的分析看客觀性原則的實踐
二、研究結果簡述
第六章 客觀性寫作的形式條件
實踐客觀性原則的方法

附錄
 一(A)新聞評議會案件
 一(B)新聞評議會案件
 二 客觀性觀點零縑
 三 問卷
 四 問卷調查結果

本書(研究)其他參考書目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