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元
作者 西田幾多郎
254元
作者 張程
79折 253元
作者 南懷沙
5折 255元
作者 蔡亦竹
7折 279元
作者 朱曉軍, 楊麗萍
售價 7折 294元
作者 胡幼偉
售價 75折 165元
作者 蘇珍珍、陳潔潔
售價 8折 267元
作者 林宣宏 編著
售價 7折 315元
新聞客觀性報導,是廣為人知的一個概念,備受新聞業界和社會大眾所重視。新聞專業組織甚至將之列入道德規範之中。有人指責新聞報導不夠客觀,有人以為新聞界無客觀可言,有人以為新聞界不可能客觀,另外,又有人以 為新聞界根本不必客觀;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本書的目的,即在於嘗試用文獻探討方法,探究、回答上述諸問題。並用問卷調查,針對臺灣地區情況,做一深入分析,以期釐清新聞學上此一重要觀念,並對新聞實務工作,提供參考。
彭家發
學歷: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
美國南伊利諾大學碩士
經歷:
僑報記者、編輯、僑校中學及大學預科文史教員;
《經濟日報》記者、駐香港特派員;財經雜誌主編、顧問;
中國文化大學、世界新聞傳播學院、銘傳管理學院、香港珠海書院兼任講師;
香港信義宗書院傳裡系主任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講師;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退休教授
自序
第一章 客觀性原則:新聞學上的迷思
一、新聞不客觀
二、新聞不可能客觀
三、新聞不必客觀
第二章 客觀報導觀念的發展及其意涵
一、概念的根源與演變
二、客觀報導的意涵
第三章 客觀報導的功能與爭議
一、客觀報導的功能
二、客觀報導的爭議與反省
第四章 客觀報導:我們由研究中發現了什麼?
一、對新聞報導分析的研究
二、針對法律訴訟案件(或事件)的分析研究
三、針對新聞人員所作的分析研究
四、其他相關研究:正確性
第五章 臺灣地區媒介的客觀性報導
一、由媒介內容的分析看客觀性原則的實踐
二、研究結果簡述
第六章 客觀性寫作的形式條件
實踐客觀性原則的方法
附錄
一(A)新聞評議會案件
一(B)新聞評議會案件
二 客觀性觀點零縑
三 問卷
四 問卷調查結果
本書(研究)其他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