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黃震宇
5折 200元
作者 丹尼爾‧品克
7折 245元
作者 橘玲
68折 260元
作者 游舒帆
7折 252元
作者 李問渠
5折 100元
作者 管孟忠
售價 8折 624元
作者 松井忠三
售價 75折 225元
作者 陳煥庭
售價 300元
作者 姜文波
售價 6折 180元
韌性,是什麼?
✔面對瞬變,經營者能夠預測、準備、應對、適應的一種能力
✔當突發的危機出現,組織能順利挺過風雨、持續成長的力量
✔不論對社群、組織、個人都是能有效回應高度不確定的特質
韌性,為何重要?
過去企業管理的焦點是競爭策略,如何搶佔市場、打倒對手,
如今變化與挑戰不斷襲來,具備韌性的企業能「轉危為機」,
是現代企業突破永續經營關卡的關鍵能力!
三菱電機、BMW、3M、西門子、杜邦、巴克萊銀行,這幾個橫跨不同國別和產業領域的企業,有什麼共通點?這些企業成立迄今都超過一百年,正是所謂百年企業。台灣也有百年企業,但幾乎集中在民生消費領域,規模相對有限。至於那些公開發行上市且持續營運中的近千家企業,平均歷史卻不到四十年。
在技術推陳出新、環境變遷快速的數位時代,經營者如何帶領企業在迎接當下各種挑戰之際,同時落實數十年、乃至百年的永續經營理想?
本書作者分別來自學界與順利跨世代傳承的產業界,從研究與實務面,探討不同時空環境下,讓企業維持不敗、能勝的原因。他們發現,經營者若能在數位轉型與企業傳承兩個面向上,放眼長期(「看長」的眼界)、持續做對的事(在「事」與「人」上「不斷再合理化」),就能為企業打造能因應變局的強大韌性,擁有成為百年企業的堅實體質。
目前常見的相關論述報導,多半屬於針對操作層面的指引,本書除了從跨業跨域的「橫剖面」檢視當代經營課題外,也從跨時的「縱剖面」探索經營的變與不變。透過更為全覽、綜觀的視野,為經營者帶來猶如撥雲去霧般的幫助,更是企業二代亟需共學共享的關鍵心法。
第一章將從較大的時間尺度,點出企業在各面向所面臨的挑戰,被動與能動這兩種韌性,又是扮演何種角色。第二、第三章則是對焦數位轉型課題,技術應用以外,還容易忽略哪些事,以及如何深化各種線上線下的、顧客端與生產端並存互換的概念,讓企業在轉型的過程中少走冤枉路。第四章則是將數位轉型的成敗從「事」連接「人」,而關鍵正是經營者的認知、眼界與企圖,接著銜接第五章有關企業傳承的準備與實踐。最後,作者提出「韌性六力」的模型,為企業在全覽力、連結力、穿越力、更新力、開創力、警醒力等六個面向提供具體作為,全面關照、護持、培養企業韌性。
名人推薦
何英圻 91APP董事長
林佳龍 前交通部長、台中市長
胡星陽 臺灣大學管理學院院長
黃明和 台中精機董事長
黃怡穎 台中精機董事長特別助理
黃男州 玉山銀行董事長
賀陳弘 清華大學校長
劉克振 研華科技董事長
龔明鑫 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
(依姓氏筆畫排序)
「書中充滿了許多國內外案例與架構性洞見,與我長期投入人智學的觀察有相似之處,故樂之以為序,並將本書推薦給大家。」——林佳龍,前交通部長、台中市長
「這本書巧妙地結合宏觀面的分析架構和微觀面的實務應用,既見樹又見林。」——胡星陽,臺灣大學管理學院院長
「轉型與傳承,是打造百年企業最重要的挑戰,突破的關鍵在於具備長期的眼光及持續做有累積意義的事。本書提供邁向永續經營的重要思考框架,強調在以人為本的領導管理與企業文化的基礎上,打造能勝與不敗的韌性六力。」——黃男州,玉山銀行董事長
「讀完本書後,我深有打通任督二脈的暢通快感。書中提及的六大韌性,若一家企業能夠六力貫穿,力力相通,勢必能夠所向無敵。」——黃怡穎,台中精機董事長特別助理
「本書為永續經營提供數位方法與傳承之道。」——賀陳弘,清華大學校長
「企業發展需具備長期經營思維,《打造韌性》就數位轉型、傳承,以及企業韌性提供看長觀點及策略,能幫助台灣企業在面對後疫情時代全球供應鏈重組之際,力求不敗與能勝。」——龔明鑫,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
黃俊堯
倫敦商學院(London Business School)博士,臺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暨商學研究所教授。學術研究與教學之餘,藉由顧問及參與治理等機會,對企業所面臨的挑戰與需求,有若干較切身的理解。出版有《數位轉型全攻略》、《明天的遊戲規則》、《看懂,然後知輕重:「互聯網+」的10堂必修課》等書。
黃呈豐
清華大學動力機械系學士,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及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雙碩士;曾在外商飛利浦工作,也曾帶領家族在中國大陸的皮件事業反虧為盈。目前經營及新創事業包括六星機械、斯達文星皮具、本革九號製所、傑士通,以及雷星光束公司。近年發起創立台灣最大二代平台——機械業二代會、清華大學中部校友會、台中精密園區廠協會。對創新創業、企業傳承及數位轉型有實務經驗。
楊曙榮
臺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暨商學研究所教授和系主任暨所長。研究、教學與顧問諮詢領域,聚焦於營運與供應鏈管理、資料科學、數位轉型和相關領域之跨學科介面整合,如商業模式創新、數據賦能營運、量化行銷等。曾任教於澳洲墨爾本大學、英國艾塞克斯大學、挪威奧斯陸大學和英國南安普敦大學,期間取得長聘教職並擔任行政職務。研究成果刊登在《製造與服務營運管理》(Manufacturing & 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生產與營運管理》(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零售研究期刊》(Journal of Retailing)等知名期刊,並獲得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紀念獎等多項國內外學術榮譽肯定。
推薦序
企業迎戰多變時局的關鍵策略 林佳龍
邁向永續經營的必讀指南 胡星陽
兼具理論與實務,為經營者撥雲除霧 黃怡穎
作者序
面向時代的經營課題 黃俊堯
韌性,數位變局中企業接班人的關鍵修練 黃呈豐
協助經營者認清當下的機會與威脅 楊曙榮
前 言 企業不敗的關鍵能力
第1章 企業韌性由何而來?
第2章 從顧客端思考數位轉型
第3章 從生產端落實數位轉型
第4章 數據能耐,數位轉型到企業傳承的樞紐
第5章 企業傳承的準備與實踐
第6章 韌性六力的修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