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惠活動
-
現 折好書,隨心所閱!電子書單本88折
-
現 折好書,隨心所閱!電子書兩本85折
出版資訊
簡介
人生的終點都一樣,
差別在於你如何體驗這一趟旅程。
當代屢獲殊榮的幸福學研究
揭露除了追求享樂與自我實現,
另一塊圓滿人生的重要拼圖:內在富裕。
❝ 若你曾疑惑:人生就這樣了嗎?
本書將為你開啟新的可能性。❞
──Book Riot網站書評
★《失控的焦慮世代》、《隱性潛能》等重量級作者一致推崇
★新思潮俱樂部(A Next Big Idea Club)推薦必讀
★本書附有「內在富裕」問卷供讀者評量
▏與其死得富有,不如活得豐盛
讓現在的經歷成為往後可以述說的故事
心理學家針對何謂「美好人生」曾展開辯論,一九八四年,艾德.迪安納提倡「幸福」主義;五年後,他的競爭對手聚焦於「目的與意義」。如今,當代最受矚目的心理學者大石繁宏則提出另一種論點——「內在富裕」。
❝ 追求幸福與意義的陷阱在於,
兩者助長的滿足感很可能造就出一個存有遺憾的人生。 ❞
對許多人來說,美好人生是廣受眾人認可的生活模式,穩定與安適。如同大石的父親選擇追隨歷代祖先的腳步,留在日本的山間小鎮,把家人的需求置於自己之上。然而,大石獲獎的研究報告指出,人常為做過的事後悔,但當時間拉長,人更會為自己沒做的事感到遺憾。當我們擁有愈多有趣的經驗和故事,內在就愈富裕。
❝ 重要的不僅是目的地,更包含了過程,
從新體驗和新知識中找到價值,能讓我們過上一個較少遺憾的人生。 ❞
▏生命,是我們口中關於自己的人生故事,
而我們如何述說自己的故事,又會回頭影響真實人生
根據研究,內在富裕跟開放心態、外向等特質具有高度相關性,然而,不論是哪種性格的人都可透過練習改寫自己的故事、更盡興地體驗人生。
/ 在工作上保持玩心
對麥克.菲爾普斯、西蒙.拜爾斯等奧運選手來說,毫秒之差或一個小失誤,足以讓四年的努力付諸流水,這樣的高壓讓他們難以保持玩心,進而衍生心理健康問題;大谷翔平在2022年球季一度表現不甚理想,他在揮棒落空走回休息區時,替球棒進行了CPR(心肺復甦),用幽默感來面對低潮,則有助於從谷低反彈,維持菁英級的表現。
另一項個人成就的報告顯示,在專精一個領域前,先探索過其他多領域的人,雖然達到巔峰的時間較晚,但成就更高(例如奧運冠軍或諾貝爾獎得主),更神奇的是,他們也較不容易產生倦怠。
/ 在生活上保持玩心
你上次臨時起意出門是何時?我們生活在什麼事都要排入日程、高度照表操課的時代,但研究指出即興活動除了可以凝聚團隊的向心力,也能為個人創造印象深刻的回憶。我們擁有的最有趣經歷,經常都是一時興起做的事。如果你不是天生隨性的人,不妨交個像《慾望城市》莎曼珊的人當朋友。
/ 擁抱探索的樂趣
人們普遍喜歡「變化」這個概念,但實際上卻傾向選擇同樣的老事物。當我們身處在陌生的新環境,保守心態更是會發揮全力,促使我們去向熟悉的事物靠攏,這也是我們為何到了一個新國家或新城市會覺得星巴克特別親切。若是能克服心理上的偏誤,轉而擁抱探索的樂趣,我們還能收穫幾個意外的獎賞:創造力、新經驗帶來的智慧、一個更好的伴侶。
/ 擁抱手作的樂趣
把例行性工作(例如打掃)外包,可以增加幸福感,也不會減損內在富裕的程度;但把有挑戰性的事情(例如打造花園露台)外包,內在富裕就是機會成本。找人代勞做某件事之前,問問自己:如果自己動手,會不會因此多個有趣的故事可以述說?
/ 進入書本、電影、藝術的多元世界
書本與電影能讓我們在一小時內就體驗到濃烈的悲與喜;藝術則能讓我們一窺創作者眼中的不同世界。要達到內在富裕的藝文體驗,通常需要具備三項條件:一是能讓你專注到進入其中世界;二是能讓你難忘到留在記憶裡;三是具備某種複雜性,最終改變你的觀點。
作者
芝加哥大學馬歇爾.菲爾德四世心理學教授(Marshall Field IV Professor of Psychology),也是幸福、意義與文化等領域最具權威的人物之一,著有《國家的心理財富》(The Psychological Wealth of Nations),他的研究常被刊登在《紐約時報》和《華爾街日報》等主要媒體。
譯者簡介
陳正芬
專職譯者,從事翻譯工作十多年,譯作有《把小錢滾成大財富》、《憑什麼相信你》等。
目錄
第一章 該留還是該走?
第二章 幸福的陷阱
第三章 意義的陷阱
第四章 探索的人生
第五章 內在富裕的元素
第六章 那些內在富裕的人
第七章 保持玩心
第八章 自己動手做的美妙之處
第九章 美感體驗算數嗎?
第十章 探索的理由
第十一章 把逆境化為內在富裕的經驗
第十二章 我們說的故事
第十三章 剩下兩個問題
第十四章 了無遺憾的美好人生
謝詞
附錄一:內在富裕問卷
附錄二:美好人生與五大人格特質的相關性統合分析
附錄三:本書的另類結語
參考資源
作者與譯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