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新聞網 琅琅悅讀

活動專區 改編動畫的人氣漫畫《舞伎家的料理人》5、6集上市 賞書好時節,電子書85折起 《感謝人生》新書上市


取消 確認

News
不能沒有父母:父母不是你無法獨立的理由,成功脫離依賴,解開束縛,重建健康的愛與連結

不能沒有父母:父母不是你無法獨立的理由,成功脫離依賴,解開束縛,重建健康的愛與連結

作  者
出 版 社
格  式
EPUB(流動版面)
不提供電子書檔案另存下載
電子書定價 NT$ 480
電子書售價 NT$ 340
優惠期限 2025-05-10
62
NT$ 299
電子書定價 NT$ 480
電子書售價 NT$ 340
優惠期限 2025-05-10
62
NT$ 299

系列書

出版資訊

出版日期
2025-04-10
線上出版日期
2025-04-10
ISBN
9786263904903
EISBN
9786263904880(EPUB)
分級
普級
語言
繁體中文
閱讀更多

簡介

解開與父母之間的結,是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課題
***德國最暢銷的家庭治療與跨代創傷治療師***
**寫給每一個子女,以及已經成為父母的子女**

明鏡週刊暢銷書.德國亞馬遜網路書店4.5星好評.Goodreads 4.5星好評

◎ 在父母面前我就像個小孩,常常被各種情緒淹沒。
◎ 父母最清楚什麼對我有利。
◎ 我無法心平氣和地與父母交流內心的想法。
◎ 我不做任何會讓父母不開心的事。
◎ 我害怕知道父母的反應,所以閉口不談生活裡的大事。
◎ 我不再和父母聯繫,因為他們對不起我。
◎ 如果父母不在了,我會失去活下去的勇氣和喜悅。

有這些跡象,代表你尚未健康地脫離父母獨立。

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常因為期望過高而產生糾結,導致彼此內心充滿歉疚與失望。然而,關係的「結」終需有斷開的時候。斷開不是決裂,而是從父母的期望與命令的束縛中脫離出來。
脫離的方法在於有意識地做到——
◎ 減少對父母認可的依賴。
◎ 不再對父母抱持不切實際的期待。
◎ 學會關注自身需求,承擔責任,獨立生活。

本書透過不同案例解析家庭關係裡的困境,幫助讀者解開心中的糾結。療癒跨代創傷,為親子關係找到一條清晰可走的路,所有的人際關係也會因此受惠。
脫離父母的獨立之路雖然不容易,卻是我們的畢生課題,也是邁向自由自主的唯一途徑。唯有積極面對,才能與父母建立健全的關係,重新掌握自己的人生。
 
閱讀更多

作者

珊卓拉.康拉德Sandra Konrad
心理學家,從事系統性的個人、伴侶與家庭治療二十多年,在漢堡經營自己的診所。在學術和治療工作中研究跨代創傷,也就是上一代對後代的強大影響。另著有《因為我們是一家人》、《占優勢的性別》、《愛的製造》。

譯者簡介

姓名:楊婷湞
德國教育系博士班,從事語言翻譯和教學工作。譯有《謝謝生命中的討厭鬼》、《媽媽的情緒練習》、《喚醒心中的白狼》、《觸動人心,非暴力溝通的27個練習》、兒童繪本《說出來沒關係》、《傷心的鱷魚艾菲》、《瑞士黑幕》、《一個人的約會》、《普丁的復仇》等書。
閱讀更多

目錄

前言

引言
生命中最難的課題

第1章
和父母好好說再見是什麼?又該怎麼做?
與父母分離的步驟
離不開家的人
堅持經濟獨立
伴侶的選擇──討人厭的外來者還是受歡迎的潤滑劑?
獨立過程必有拉扯

第2章
父母的期望和職責?我真的做了什麼愧對父母的事嗎?
在責任和歉疚感之間
辨別和拒絕不當的命令
我還能給父母什麼?

第3章
沒有實現的兒時願望:父母還欠我什麼?
我對父母還有哪些期待?
如何放下虛幻的期待
接受現實,拿回主控權

第4章
用大人的眼光看父母
說出過去與現在發生的事
手足紛爭的導火線
患有心理疾病父母的孩子為什麼分裂和沉默
在我們之前發生的事──父母留下的情感遺產
貼近觀察,將父母視為一個整體

第5章
找到內在平靜
我們一定要原諒父母嗎?
同理自己,同理他人
新的規則、新的界線、新的角色──打造當下的人生
父母不想罷手怎麼辦?
父母不在了以後──與失去和解放共存

第6章
如果我還是需要好父母呢?做自己的好媽媽、好爸爸
照顧自己的基本課程
承擔責任──成為成熟大人的關鍵

結語
為什麼獨立能改變我們的人際關係,包括與父母的關係

感言
閱讀更多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