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惠活動
系列書
出版資訊
出版日期
2024-06-25
線上出版日期
2024-06-27
ISBN
9786263155114
EISBN
9786263155084(EPUB)
分級
普級
語言
繁體中文
閱讀更多
簡介
|徐國峰 策畫・選書.導讀 臉譜出版 科學化運動訓練書系KFCS 作品|
美國國家肌力體能訓練協會(NSCA)終身成就獎得主
世界級奧運金牌教練、週期化耐力訓練先驅──圖德.O.邦帕博士
為不同階段的孩童與青少年量身打造的運動訓練最權威指南
以大量深度研究與實際經驗為基礎
為不同的身心發展階段設定相對應的訓練計畫
從練習方法、課表、評估、賽事指引、營養學到打破訓練迷思
幫助你以最適合的步調提升孩子運動能力、獲得正向經驗
讓孩子在維持運動興趣、不致疲乏的同時,在運動員之路上穩步向前,達致卓越表現
張育銘(國風國中游泳隊教練)
潘瑞根(臺灣資深田徑教練暨長明賞召集人)
鍾聖哲(斗南高中田徑專任運動教練、中華民國專任運動教練協會中區幹事)
魏振展(臺北市立大學鐵人三項教練)
──專業推薦
要培養出一名傑出的運動員,我們都知道應該盡早開始。然而,孩子並不是縮小版的大人,適合大人的訓練方法,並不一定適合孩童與青少年,我們必須根據孩子的成長階段、心理狀態與目標,為孩子量身打造訓練計畫,並隨時根據他們的身心變化評估調整,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如果稍有不慎,不僅無法達成訓練目標,更可能讓孩子因訓練過度疲乏、受傷,甚而永遠澆熄孩子對運動的熱情與興趣。
有鑑於此,曾親自訓練出四名奧運金牌選手的教練、顧問暨運動科學家圖德.O.邦帕博士(Tudor O. Bompa, PhD),以他在運動界培訓青少年運動員到奧運冠軍超過40年的專業知識,佐以大量實際科學研究,並與許多青少年運動訓練的專家交流,總結出大量實用的經驗和資訊,與運動生理學家麥克.卡雷拉(Michael Carrera)合作撰寫成《兒童與青少年運動訓練全指南》這本專為家長和教練設計的權威性指南,將幫助你為6~18歲的孩童到青少年量身訂做最合適的運動訓練計畫,聚焦孩子在不同發展階段的需求,讓他們在健康成長的同時,充分發揮運動潛力。
本書詳細介紹了針對不同發展階段的訓練策略,包含──
◆ 前青春期(入門階段[6~10歲]至形塑運動能力階段[11~14歲])的基礎訓練
◆ 青春期中後期(專項化階段[15~18歲])的能力培養
◆ 後青春期(菁英運動表現階段初期[19歲~])的專項訓練
每一章節都提供了實用的評估方法、柔軟度、速度、靈活度、敏捷度、肌力、爆發力和耐力等方面的訓練建議及範例,並附有圖片示範,讓你能夠清楚參照、輕鬆上手。
除了訓練計畫,書中還涵蓋了營養的重要性,提供了實用的飲食建議,幫助年輕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保持最佳狀態。最後,書中也挑戰了一些常見的訓練迷思,揭示了哪些運動設備和方法真正有助於訓練效果,哪些則可能帶來反效果。
這本書將成為家長和教練的重要參考指引,幫助你為孩子們制定最合適的訓練計畫,確保他們在享受運動樂趣的同時,也能夠健康成長並獲得運動成就。讓孩子在正確的指導下逐步發展運動能力,也避免過度訓練和受傷,這正是培養出未來運動明星的關鍵。
▍各界推薦
《兒童與青少年運動訓練全指南》這本書將帶給所有關心孩子的教練、體育老師以及父母們足夠的知識,它不僅提供了科學依據和實用技巧,還深入探討了如何在運動訓練中支持孩子的全方位發展。通過本書,家長和教練將能夠為孩子制定有效的訓練計畫,幫助他們在運動中取得優異成績,同時促進其身心健康。我強烈建議所有關心孩子運動發展的人士立即開始運用這本指南中的智慧和建議,幫助他們在運動與生活中取得雙重成功。
──徐國峰,運動作家、KFCS書系主編
追求卓越前,訓練要簡單──在臺灣體育競技發展中,循序漸進是身為教練必須具備的專業態度,而針對不同時期的訓練處方更為重要。這本著作提供了科學且系統化的訓練方法,幫助教練們在正確的時間內制定適合的訓練計畫,確保運動員在各個成長階段都能發揮最佳潛力。總結來說,本書不僅是一本實用的工具書,更是一本啟發運動訓練新思維的指導手冊,無論是新手教練還是資深專業人士,都能從中獲益匪淺。我強烈推薦這本書,作為運動訓練領域的重要參考資料。
──鍾聖哲,斗南高中田徑專任運動教練、中華民國專任運動教練協會中區幹事
-
──臉譜出版 科學化運動訓練書系KFCS──
KFCS書系由臉譜出版與知名耐力運動教練、運動作家徐國峰共同策畫,
強調「科學化訓練」以及「身心之間的平衡」,
以「心→體能→力量→技術」四大關鍵元素為核心骨架,透過國內外作者的優秀著作,
為所有耐力運動愛好者、專業運動員和教練更全面地認識耐力運動,
增進並整合全身資源調動能力,發揮最佳的表現,
並能享受運動的最高樂趣,體驗到心流與成長的愉悅感受。
▍徐國峰──策畫.選書.導讀
國立清華大學化學工程學系、外國語文學系(輔系)、國立東華大學中文研究所畢業。跑步分析APP RQ 共同創辦人,Pose Method 華人總教練。已投入耐力訓練與教育工作超過十年,二〇一九年創立KFCS訓練系統(Kuo Feng Coaching System)培訓跑步、自行車與游泳教練,亦曾協助 Garmin、Under Armour 等品牌企業培訓跑步教練。現專職寫作、翻譯、研究與從事耐力訓練與教育工作。
著有《挑戰自我的鐵人三項訓練書》、《體能!技術!肌力!心志!全方位的馬拉松科學化訓練》、《鐵人三項自主訓練攻略》、《跑者都該懂的跑步關鍵數據》、《自由式的科學化訓練》;譯有《跑步,該怎麼跑》、《更快更安全的赤腳跑步法》、《丹尼爾斯博士跑步方程式》、《羅曼諾夫博士的姿勢跑法》、《Pose Method鐵人三項技術全書》、《週期化力量訓練系統》等。
美國國家肌力體能訓練協會(NSCA)終身成就獎得主
世界級奧運金牌教練、週期化耐力訓練先驅──圖德.O.邦帕博士
為不同階段的孩童與青少年量身打造的運動訓練最權威指南
以大量深度研究與實際經驗為基礎
為不同的身心發展階段設定相對應的訓練計畫
從練習方法、課表、評估、賽事指引、營養學到打破訓練迷思
幫助你以最適合的步調提升孩子運動能力、獲得正向經驗
讓孩子在維持運動興趣、不致疲乏的同時,在運動員之路上穩步向前,達致卓越表現
張育銘(國風國中游泳隊教練)
潘瑞根(臺灣資深田徑教練暨長明賞召集人)
鍾聖哲(斗南高中田徑專任運動教練、中華民國專任運動教練協會中區幹事)
魏振展(臺北市立大學鐵人三項教練)
──專業推薦
要培養出一名傑出的運動員,我們都知道應該盡早開始。然而,孩子並不是縮小版的大人,適合大人的訓練方法,並不一定適合孩童與青少年,我們必須根據孩子的成長階段、心理狀態與目標,為孩子量身打造訓練計畫,並隨時根據他們的身心變化評估調整,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如果稍有不慎,不僅無法達成訓練目標,更可能讓孩子因訓練過度疲乏、受傷,甚而永遠澆熄孩子對運動的熱情與興趣。
有鑑於此,曾親自訓練出四名奧運金牌選手的教練、顧問暨運動科學家圖德.O.邦帕博士(Tudor O. Bompa, PhD),以他在運動界培訓青少年運動員到奧運冠軍超過40年的專業知識,佐以大量實際科學研究,並與許多青少年運動訓練的專家交流,總結出大量實用的經驗和資訊,與運動生理學家麥克.卡雷拉(Michael Carrera)合作撰寫成《兒童與青少年運動訓練全指南》這本專為家長和教練設計的權威性指南,將幫助你為6~18歲的孩童到青少年量身訂做最合適的運動訓練計畫,聚焦孩子在不同發展階段的需求,讓他們在健康成長的同時,充分發揮運動潛力。
本書詳細介紹了針對不同發展階段的訓練策略,包含──
◆ 前青春期(入門階段[6~10歲]至形塑運動能力階段[11~14歲])的基礎訓練
◆ 青春期中後期(專項化階段[15~18歲])的能力培養
◆ 後青春期(菁英運動表現階段初期[19歲~])的專項訓練
每一章節都提供了實用的評估方法、柔軟度、速度、靈活度、敏捷度、肌力、爆發力和耐力等方面的訓練建議及範例,並附有圖片示範,讓你能夠清楚參照、輕鬆上手。
除了訓練計畫,書中還涵蓋了營養的重要性,提供了實用的飲食建議,幫助年輕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保持最佳狀態。最後,書中也挑戰了一些常見的訓練迷思,揭示了哪些運動設備和方法真正有助於訓練效果,哪些則可能帶來反效果。
這本書將成為家長和教練的重要參考指引,幫助你為孩子們制定最合適的訓練計畫,確保他們在享受運動樂趣的同時,也能夠健康成長並獲得運動成就。讓孩子在正確的指導下逐步發展運動能力,也避免過度訓練和受傷,這正是培養出未來運動明星的關鍵。
▍各界推薦
《兒童與青少年運動訓練全指南》這本書將帶給所有關心孩子的教練、體育老師以及父母們足夠的知識,它不僅提供了科學依據和實用技巧,還深入探討了如何在運動訓練中支持孩子的全方位發展。通過本書,家長和教練將能夠為孩子制定有效的訓練計畫,幫助他們在運動中取得優異成績,同時促進其身心健康。我強烈建議所有關心孩子運動發展的人士立即開始運用這本指南中的智慧和建議,幫助他們在運動與生活中取得雙重成功。
──徐國峰,運動作家、KFCS書系主編
追求卓越前,訓練要簡單──在臺灣體育競技發展中,循序漸進是身為教練必須具備的專業態度,而針對不同時期的訓練處方更為重要。這本著作提供了科學且系統化的訓練方法,幫助教練們在正確的時間內制定適合的訓練計畫,確保運動員在各個成長階段都能發揮最佳潛力。總結來說,本書不僅是一本實用的工具書,更是一本啟發運動訓練新思維的指導手冊,無論是新手教練還是資深專業人士,都能從中獲益匪淺。我強烈推薦這本書,作為運動訓練領域的重要參考資料。
──鍾聖哲,斗南高中田徑專任運動教練、中華民國專任運動教練協會中區幹事
-
──臉譜出版 科學化運動訓練書系KFCS──
KFCS書系由臉譜出版與知名耐力運動教練、運動作家徐國峰共同策畫,
強調「科學化訓練」以及「身心之間的平衡」,
以「心→體能→力量→技術」四大關鍵元素為核心骨架,透過國內外作者的優秀著作,
為所有耐力運動愛好者、專業運動員和教練更全面地認識耐力運動,
增進並整合全身資源調動能力,發揮最佳的表現,
並能享受運動的最高樂趣,體驗到心流與成長的愉悅感受。
▍徐國峰──策畫.選書.導讀
國立清華大學化學工程學系、外國語文學系(輔系)、國立東華大學中文研究所畢業。跑步分析APP RQ 共同創辦人,Pose Method 華人總教練。已投入耐力訓練與教育工作超過十年,二〇一九年創立KFCS訓練系統(Kuo Feng Coaching System)培訓跑步、自行車與游泳教練,亦曾協助 Garmin、Under Armour 等品牌企業培訓跑步教練。現專職寫作、翻譯、研究與從事耐力訓練與教育工作。
著有《挑戰自我的鐵人三項訓練書》、《體能!技術!肌力!心志!全方位的馬拉松科學化訓練》、《鐵人三項自主訓練攻略》、《跑者都該懂的跑步關鍵數據》、《自由式的科學化訓練》;譯有《跑步,該怎麼跑》、《更快更安全的赤腳跑步法》、《丹尼爾斯博士跑步方程式》、《羅曼諾夫博士的姿勢跑法》、《Pose Method鐵人三項技術全書》、《週期化力量訓練系統》等。
閱讀更多
作者
圖德.O.邦帕博士Tudor O. Bompa, PhD
圖德.邦帕博士於1963年將突破性的週期化訓練理論帶進羅馬尼亞時,徹底顛覆了西方的訓練方法。東歐國家採用他的訓練系統後,在1970與1980年代幾乎征服了全世界的運動賽事。1970年代邦帕博士設計出了週期化耐力訓練,並在1980年代早期將他的理論運用在敏捷性訓練。邦帕博士最成功的訓練概念是短期與長期訓練計畫。他本人曾經親自訓練過11位世界級的奧運選手,其中4名更曾經獲得金牌,同時也是全世界許多教練和運動員的顧問。
邦帕博士著有14本訓練書籍,包括著名的《訓練的理論與方法:提升運動表現的關鍵》(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Training: The Key to Athletic Performance)和《週期化肌力訓練》(Periodization of Training for Sports),已經被翻譯成19種語言,並有超過180個國家的教練和運動員使用他的方法。邦帕博士也曾受邀到超過40個國家針對訓練方法進行演講,也獲得23間知名訓練機構的榮譽認可,包括阿根廷文化部(Argentinean Ministry of Culture)、澳洲運動協會(Australian Sports Council)、西班牙奧林匹克委員會(Spanish Olympic Committee)、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與美國國家肌力體能訓練協會(NSCA)等等。邦帕博士更在2014年獲頒NSCA的終生成就獎。
邦帕博士從1974年開始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市約克大學(York University)教授訓練理論,現在是該校的名譽博士。邦帕博士與太太塔瑪拉(Tamara)現居於安大略省的沙龍市(Sharon)。
麥克.卡雷拉Michael Carrera
麥克.卡雷拉是一名運動生理學家,同時也是一名優秀的教練,在健康、健身與運動訓練都有相當豐富的知識與經驗。卡雷拉擁有運動科學碩士學位,也訓練過許多菁英運動員,包括國家級的游泳選手與職業曲棍球選手。卡雷拉根據自己受過的教育與經驗,創造出一個肌力檢測模型,服務對象包括地區與國家級的冰上曲棍球、足球、花式滑冰、袋棍球以及游泳選手。
卡雷拉對健身、健康、以及運動科學領域中的許多科學期刊、文章、手冊以及書籍都有卓著貢獻。他著有三本書,也曾經製作DVD,說明對心理健康、重量訓練以及體適能的見解。卡雷拉也是《週期化肌力訓練》(Periodization Training for Sports)(Human Kinetics, 2005)第二版的共同作者。
卡雷拉也常出現於各大媒體,以專家的身分接受各種廣播與電視節目的訪談。他也為《男性健康》雜誌(Men’s Health)、《加拿大生活》雜誌(Canadian Living)、《Alive》雜誌與《國民郵報》(National Post)等刊物撰寫專文。
卡雷拉也為許多加拿大頂尖公司設計並執行健康管理計畫,並為各大健康與體適能網站創造超過一萬四千個運動計畫,也擔任加拿大許多女性健身與減重中心的顧問。
譯者簡介
姓名:苗嘉琦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喜歡運動,熱愛文學。《重訓傷害預防與修復全書》譯者之一,擁有多年國際運動賽會隨隊翻譯經驗。
姓名:王啟安
現任臺灣大學外文系兼任講師、臺灣科技大學應外系兼任講師。
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會議口譯組、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是老師、是教練、也是譯者。
Podcast節目「啟安老師亂講話」主持人。
Facebook粉絲專頁:王啟安肌英學院。
姓名:姜佳沁
畢業自臺大哲學系,現就讀師大翻譯所,曾經打滾於臺大、師大女子乙組排球隊,故對訓練產生濃厚興趣。
姓名:王子瑄
臺大歷史系畢業,目前就讀臺大翻譯碩士學位學程。曾遊走於劇場,後棲身於翻譯。譯作有複象公場劇團作品《回家》以及《搜尋結果:查無此地》線上版。
圖德.邦帕博士於1963年將突破性的週期化訓練理論帶進羅馬尼亞時,徹底顛覆了西方的訓練方法。東歐國家採用他的訓練系統後,在1970與1980年代幾乎征服了全世界的運動賽事。1970年代邦帕博士設計出了週期化耐力訓練,並在1980年代早期將他的理論運用在敏捷性訓練。邦帕博士最成功的訓練概念是短期與長期訓練計畫。他本人曾經親自訓練過11位世界級的奧運選手,其中4名更曾經獲得金牌,同時也是全世界許多教練和運動員的顧問。
邦帕博士著有14本訓練書籍,包括著名的《訓練的理論與方法:提升運動表現的關鍵》(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Training: The Key to Athletic Performance)和《週期化肌力訓練》(Periodization of Training for Sports),已經被翻譯成19種語言,並有超過180個國家的教練和運動員使用他的方法。邦帕博士也曾受邀到超過40個國家針對訓練方法進行演講,也獲得23間知名訓練機構的榮譽認可,包括阿根廷文化部(Argentinean Ministry of Culture)、澳洲運動協會(Australian Sports Council)、西班牙奧林匹克委員會(Spanish Olympic Committee)、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與美國國家肌力體能訓練協會(NSCA)等等。邦帕博士更在2014年獲頒NSCA的終生成就獎。
邦帕博士從1974年開始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市約克大學(York University)教授訓練理論,現在是該校的名譽博士。邦帕博士與太太塔瑪拉(Tamara)現居於安大略省的沙龍市(Sharon)。
麥克.卡雷拉Michael Carrera
麥克.卡雷拉是一名運動生理學家,同時也是一名優秀的教練,在健康、健身與運動訓練都有相當豐富的知識與經驗。卡雷拉擁有運動科學碩士學位,也訓練過許多菁英運動員,包括國家級的游泳選手與職業曲棍球選手。卡雷拉根據自己受過的教育與經驗,創造出一個肌力檢測模型,服務對象包括地區與國家級的冰上曲棍球、足球、花式滑冰、袋棍球以及游泳選手。
卡雷拉對健身、健康、以及運動科學領域中的許多科學期刊、文章、手冊以及書籍都有卓著貢獻。他著有三本書,也曾經製作DVD,說明對心理健康、重量訓練以及體適能的見解。卡雷拉也是《週期化肌力訓練》(Periodization Training for Sports)(Human Kinetics, 2005)第二版的共同作者。
卡雷拉也常出現於各大媒體,以專家的身分接受各種廣播與電視節目的訪談。他也為《男性健康》雜誌(Men’s Health)、《加拿大生活》雜誌(Canadian Living)、《Alive》雜誌與《國民郵報》(National Post)等刊物撰寫專文。
卡雷拉也為許多加拿大頂尖公司設計並執行健康管理計畫,並為各大健康與體適能網站創造超過一萬四千個運動計畫,也擔任加拿大許多女性健身與減重中心的顧問。
譯者簡介
姓名:苗嘉琦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喜歡運動,熱愛文學。《重訓傷害預防與修復全書》譯者之一,擁有多年國際運動賽會隨隊翻譯經驗。
姓名:王啟安
現任臺灣大學外文系兼任講師、臺灣科技大學應外系兼任講師。
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會議口譯組、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是老師、是教練、也是譯者。
Podcast節目「啟安老師亂講話」主持人。
Facebook粉絲專頁:王啟安肌英學院。
姓名:姜佳沁
畢業自臺大哲學系,現就讀師大翻譯所,曾經打滾於臺大、師大女子乙組排球隊,故對訓練產生濃厚興趣。
姓名:王子瑄
臺大歷史系畢業,目前就讀臺大翻譯碩士學位學程。曾遊走於劇場,後棲身於翻譯。譯作有複象公場劇團作品《回家》以及《搜尋結果:查無此地》線上版。
閱讀更多
目錄
中文版導讀──早點起跑可以,但別只贏在起跑點/徐國峰
前言
致謝
第一章 制定青少年運動員訓練計畫的守則
第二章 運動能力的各發展階段
第三章 評估青少年運動員
第四章 柔軟度訓練
第五章 速度訓練
第六章 敏捷性和靈活性訓練
第七章 肌力與爆發力訓練
第八章 耐力訓練
第九章 在比賽中脫穎而出
第十章 青少年運動員的營養
第十一章 長期訓練計畫
第十二章 青少年與訓練迷思
參考文獻
關於作者
前言
致謝
第一章 制定青少年運動員訓練計畫的守則
第二章 運動能力的各發展階段
第三章 評估青少年運動員
第四章 柔軟度訓練
第五章 速度訓練
第六章 敏捷性和靈活性訓練
第七章 肌力與爆發力訓練
第八章 耐力訓練
第九章 在比賽中脫穎而出
第十章 青少年運動員的營養
第十一章 長期訓練計畫
第十二章 青少年與訓練迷思
參考文獻
關於作者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