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新聞網 琅琅悅讀

活動專區 十二國記:月之影 影之海 高寶心靈覺醒電子書展85折起 《情書》原作小說30周年紀念版,上市首月單書88折


取消 確認

News
幸運之人(《觀看的方式》作者、《另一種影像敘事》攝影名家聯手 對愛、死亡、權力與階級的極致省思)

幸運之人(《觀看的方式》作者、《另一種影像敘事》攝影名家聯手 對愛、死亡、權力與階級的極致省思)

出 版 社
格  式
EPUB(流動版面)
不提供電子書檔案另存下載
電子書定價 NT$ 400
電子書售價 NT$ 280
優惠期限 2025-03-26
優惠價
NT$ 230
電子書定價 NT$ 400
電子書售價 NT$ 280
優惠期限 2025-03-26
優惠價
NT$ 230

優惠活動

系列書

出版資訊

出版日期
2024-01-04
線上出版日期
2024-01-08
ISBN
9786263105621
EISBN
9786263105652(EPUB)
分級
普級
語言
繁體中文
閱讀更多

簡介

在當代書寫中,約翰‧伯格是無與倫比的。──蘇珊‧桑塔格

「人生學校」創辦者艾倫‧狄波頓最愛的一本書

布克獎作家、《觀看的方式》作者師約翰‧伯格的人文凝視

攝影家尚‧摩爾近70幅影像紀實

見證人性×社會×醫療  省思醫病關係的經典之作



陳佳琦(藝評家、攝影史研究者)──專文導讀





因為醫師,患病之人得以認識病痛,有了希望,

也得以重新找回自己是誰。



人們習慣將醫生看成專業的知識份子、特權人物,但在這偏僻的村莊裡,醫生是集體記憶的資料庫,是安定人心的祭司。這座村莊裡的人很幸運,他們有一位好醫生。而事實上,醫生才是其中最幸運的人。他身處生死交界,卻極少真正被推到赤貧與垂死的殘酷前線。本書由伯格的文字思索與攝影師摩爾的攝影捕捉,記錄約翰•薩梭醫生的行醫日常,進一步探討關於人性、社會,也關於療癒與醫病關係的價值。從採石場的嚴重事故、田裡的種種意外,到絕望的女子想殺死私生子……這位醫生對於自己的工作抱以嚴謹負責的態度,在醫病關係中,也時時叩問自己的生命。



醫師的行醫作為,展示了醫學、治療的同理心,與「看見」病患心理狀態的精神韌性。僅從科學角度看待臨床經驗是不可能的,因為生活經歷和痛苦被量化的程度往往含糊,薩梭這位鄉村醫生必須是參與患者生活、視患者為核心,並不僅僅是醫療故事裡的英雄。本書收錄近七十幅照片,滿載一則則人性故事與時興時衰的生命起伏,充分回應了蘇珊‧桑塔格曾經提出的問題「攝影能做什麼?」堪稱美學大師伯格以文字深度凝視「醫師意義」的精湛之作。

 
閱讀更多

作者

約翰.伯格John Berger
布克獎作家、金筆獎得主
《觀看的方式》作者
當代最重要美學大師

文化藝術評論家、作家、詩人、劇作家。一九二六年出生於倫敦,二○一七年辭世。

一九五二年開始替以政治、社會問題、書刊、電影、戲劇等為主題的《新政治家》雜誌撰稿,並以深具影響力的馬克思主義藝術評論家身分迅速竄起,陸續出版多本藝術評論書籍,包括了有口皆碑的藝術研究作品《觀看的方式》。此外,約翰‧伯格的小說體別出心裁,曾《G》贏得布克獎、金筆獎、布萊克紀念獎。

伯格也撰寫過多部電影劇本,並曾與瑞士導演阿蘭.鄧內合作《二○○○年約拿即將二十五歲》。二〇一六年,蒂妲‧絲雲頓、柯林‧麥克比、克里斯多福‧羅斯、巴泰克茲耶多斯執導紀錄片《約翰‧伯格四季肖像》,在鄉間四季更迭中,以多層次的影像、深刻的對話,展現出一個人文主義者歷久不變的初衷。

他被公認為是英國最具影響力的藝術批評家。相關重要著作有《觀看的方式》、《影像的閱讀》、《觀看的視界》、《另一種影像敘事》、《攝影的異義》、《我們在此相遇》、《班托的素描簿》、《留住一切親愛的》、《A致X》、《另類的出口》等等。


譯者簡介

姓名:吳莉君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譯有《婚禮之途》、《觀看的方式》、《我們在此相遇》、《留住一切親愛的》、《霍布斯邦看21世紀:全球化,民主與恐怖主義》、《建築的法則》等。任職出版社多年,現為自由工作者。

攝影者簡介

尚.摩爾Jean Mohr
當代重要人權攝影名家
瑞士當代最重要五十位藝術家
《另一種影像敘事》《薩依德的流亡者之書》攝影家

瑞士攝影家。一九二五年出生於日內瓦,二○一八年辭世。

一九四九年起活躍於世界各地人道組織、非營利組織。包括聯合國難民署、國際紅十字會、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等單位。隨後學習繪畫、攝影,一生投身攝影創作,也與電視台、劇場合作各種形式的影像作品。

曾與約翰.伯格合作《幸運之人》、《藝術與革命》、《第七人》、《另一種影像敘事》等作品,兩人藉文字與攝影攜手創作,獨創別具一格的形式與內容,令人一探影像與敘事的嶄新可能。因成果斐然,獲後殖民主義大師薩依德青睞,一九八六年一同完成記錄巴勒斯坦人處境的作品《薩依德的流亡者之書:最後一片天空消失之後的巴勒斯坦》,深刻關注並描摹出一幅罕為人知的巴勒斯坦國族肖像。

曾於一九六四年「瑞士之路」展覽名列瑞士當代最重要五十位藝術家。一九七八年於科隆世界影像博覽會上獲授「最關注人權議題的攝影師」獎項。一九八四年,以攝影展「明天」榮獲瑞士洛桑愛麗舍博物館授予當代攝影獎。一九八八年,摩爾成為第一位榮獲日內瓦市造形藝術獎的攝影家。

閱讀更多

目錄

導讀|你我皆幸運 文◎陳佳琦

幸運之人

約翰‧伯格年表
閱讀更多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