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惠活動
系列書
更多
出版資訊
出版日期
2023-08-02
線上出版日期
2023-10-25
ISBN
9786267244128
EISBN
9786267244135(PDF)、9786267244142(EPUB)
分級
普級
語言
繁體中文
閱讀更多
簡介
美國當代精神醫學大師、美國史丹佛大學精神醫學榮休教授歐文・亞隆力薦:
「我讀心理治療的書超過半個世紀了,但從沒見過《也許你該找人聊聊》這樣的書
——這麼大膽、這麼直白、這麼多好故事,又這麼坦誠、深刻而引人入勝。」
★上市首週強勢竄上亞馬遜網路書店總榜TOP 100★
★獲選亞馬遜書店年度書籍TOP 10,長踞心理勵志類前茅★
★囊括《O:歐普拉雜誌》等眾多媒體選書,改編影集拍攝中!★
連心理師自己都要找心理師諮詢?!那他/她憑什麼能幫我?!
「在我擔任心理師的所有資格裡,最重要的一個是:我也是有血有肉的人。」
每年找心理師晤談的美國人將近三千萬名——其中有些病人本身也是心理師。
在這本書裡,作者蘿蕊・葛利布告訴我們:儘管她受過嚴格訓練,也具備心理治療執照,但她之所以能做諮商,最重要的憑據是——她同樣是人類的一員。當她的世界因為一次危機天翻地覆,她寫道:「我知道當一個人是什麼感覺。」於是,她開始和古怪、經驗豐富,但很不典型的心理師溫德爾晤談。
同一段時間,葛利布自己則在治療一個自戀的好萊塢製片,一名才剛結婚就被診斷出末期癌症的女子,一個威脅生活景況一年內沒有好轉就要在生日當天自殺的老婦,還有一個二十多歲、老是跟不對的人勾搭的年輕人(此君連診間的人都要搭訕)。在葛利布探索病人的內心世界的同時,她也發現:她的病人苦苦糾結的問題,其實正是她自己向溫德爾求助的問題。
生活,就像是在鋼索上危步,我們游移在愛與欲、意義與死亡、罪惡與救贖、恐懼與勇氣,以及希望與改變之間。葛利布以過人的智慧和幽默揭露我們的盲點,檢視我們掙扎時對自己和他人道出的真相和虛構。
作者除了是諮商心理師,亦長期為各大報章撰寫諮詢專欄,解答讀者們五花八門的疑難,這本著作不只帶我們一探心理師的世界,看她如何幫助病人尋找答案,也看她如何在病人與同業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服下自己開出的藥方。本書坦率程度前所未見,充滿歡樂、刺激思考又處處驚喜,對人心的探索既深入個人內在,又合乎人類通性,勇敢訴說人之為人的意義,並對我們轉化生命的能力提出有趣而生動的觀察。
▎本書選句
►痛跟苦不一樣,人都有痛的時候,可是你不一定得那麼苦。……既然我死抓著受苦的感覺不放,我一定有從中得到什麼。
►文化壓力對女性的要求是言行得體,對男性的要求則是情感得體。女性通常會向朋友或家人吐露心事,可是當男性在晤談時告訴我他們的感受,我幾乎總是第一個聽他們講出口的人。
►自我苛責跟自我負責不同,後者應該像(禪學與心理學大師)傑克・康菲爾德說的那樣:「靈性成熟的第二個特質是寬厚,它的基礎是從根本處接受自己。」心理治療也一樣,我們追求的是自我同理,而非自我評價。
►很多人剛開始做心理諮商時,好奇的不是自己,而是別人,可是我們會再每次晤談時播下好奇的種子,因為心理諮商幫不了對自己不好奇的人。
►我們不會拉著病人直搗問題核心,我們只會輕輕推著他們靠自己走到那裡,因為最有力的真相——人最嚴肅看待的真相——是他們自己一點一滴領悟的真相。
►人只有沉默時能聽見內心的聲音。說話會讓人停在大腦層次,安安穩穩閃避情緒。沉默則像清垃圾,當你停止徒勞無益地拋話、拋話、再拋話,重要的東西會浮上表面。
►「洞見是心理治療的安慰獎」,這是我最喜歡的心理治療業箴言,指的是你就算聽過世上所有洞見,要是你回到現實世界時不做改變,洞見(和心理治療)就一點用也沒有。
「我讀心理治療的書超過半個世紀了,但從沒見過《也許你該找人聊聊》這樣的書
——這麼大膽、這麼直白、這麼多好故事,又這麼坦誠、深刻而引人入勝。」
★上市首週強勢竄上亞馬遜網路書店總榜TOP 100★
★獲選亞馬遜書店年度書籍TOP 10,長踞心理勵志類前茅★
★囊括《O:歐普拉雜誌》等眾多媒體選書,改編影集拍攝中!★
連心理師自己都要找心理師諮詢?!那他/她憑什麼能幫我?!
「在我擔任心理師的所有資格裡,最重要的一個是:我也是有血有肉的人。」
每年找心理師晤談的美國人將近三千萬名——其中有些病人本身也是心理師。
在這本書裡,作者蘿蕊・葛利布告訴我們:儘管她受過嚴格訓練,也具備心理治療執照,但她之所以能做諮商,最重要的憑據是——她同樣是人類的一員。當她的世界因為一次危機天翻地覆,她寫道:「我知道當一個人是什麼感覺。」於是,她開始和古怪、經驗豐富,但很不典型的心理師溫德爾晤談。
同一段時間,葛利布自己則在治療一個自戀的好萊塢製片,一名才剛結婚就被診斷出末期癌症的女子,一個威脅生活景況一年內沒有好轉就要在生日當天自殺的老婦,還有一個二十多歲、老是跟不對的人勾搭的年輕人(此君連診間的人都要搭訕)。在葛利布探索病人的內心世界的同時,她也發現:她的病人苦苦糾結的問題,其實正是她自己向溫德爾求助的問題。
生活,就像是在鋼索上危步,我們游移在愛與欲、意義與死亡、罪惡與救贖、恐懼與勇氣,以及希望與改變之間。葛利布以過人的智慧和幽默揭露我們的盲點,檢視我們掙扎時對自己和他人道出的真相和虛構。
作者除了是諮商心理師,亦長期為各大報章撰寫諮詢專欄,解答讀者們五花八門的疑難,這本著作不只帶我們一探心理師的世界,看她如何幫助病人尋找答案,也看她如何在病人與同業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服下自己開出的藥方。本書坦率程度前所未見,充滿歡樂、刺激思考又處處驚喜,對人心的探索既深入個人內在,又合乎人類通性,勇敢訴說人之為人的意義,並對我們轉化生命的能力提出有趣而生動的觀察。
▎本書選句
►痛跟苦不一樣,人都有痛的時候,可是你不一定得那麼苦。……既然我死抓著受苦的感覺不放,我一定有從中得到什麼。
►文化壓力對女性的要求是言行得體,對男性的要求則是情感得體。女性通常會向朋友或家人吐露心事,可是當男性在晤談時告訴我他們的感受,我幾乎總是第一個聽他們講出口的人。
►自我苛責跟自我負責不同,後者應該像(禪學與心理學大師)傑克・康菲爾德說的那樣:「靈性成熟的第二個特質是寬厚,它的基礎是從根本處接受自己。」心理治療也一樣,我們追求的是自我同理,而非自我評價。
►很多人剛開始做心理諮商時,好奇的不是自己,而是別人,可是我們會再每次晤談時播下好奇的種子,因為心理諮商幫不了對自己不好奇的人。
►我們不會拉著病人直搗問題核心,我們只會輕輕推著他們靠自己走到那裡,因為最有力的真相——人最嚴肅看待的真相——是他們自己一點一滴領悟的真相。
►人只有沉默時能聽見內心的聲音。說話會讓人停在大腦層次,安安穩穩閃避情緒。沉默則像清垃圾,當你停止徒勞無益地拋話、拋話、再拋話,重要的東西會浮上表面。
►「洞見是心理治療的安慰獎」,這是我最喜歡的心理治療業箴言,指的是你就算聽過世上所有洞見,要是你回到現實世界時不做改變,洞見(和心理治療)就一點用也沒有。
閱讀更多
作者
蘿蕊.葛利布(Lori Gottlieb)
蘿蕊・葛利布是心理師,近作《也許你該找人聊聊》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榜,全美銷售超過一百萬冊,目前正改編為電視影集。執業之餘,她為《大西洋雜誌》問答專欄「親愛的心理師」(Dear Therapist)撰稿,也在凱蒂・庫瑞克(Katie Couric)製作的同名播客節目中擔任共同主持人。她定期為《紐約時報》和許多報刊撰文,最近在TED上的演講亦廣受歡迎,是年度十大高人氣影片。
葛利布亦是非營利組織「為心帶來改變」(Bring Change to Mind)的顧問,也經常受媒體邀請擔任特別來賓,曾出席〈今日秀〉、〈早安美國〉、〈CBS今晨〉、CNN和NPR「新鮮空氣」等節目。
更多資訊請見:LoriGottlieb.com,亦可追蹤她的推特(@LoriGottlieb1)和Instagram(@lorigottlieb_author)
譯者簡介
朱怡康
專職譯者,守備範圍以宗教、醫療、政治與科普為主。譯有《也許你該找人聊聊〔陪伴日誌〕:一週一課題,用一年改變一生的自我覺察練習》、《也許你該找人聊聊2:心理師教你大膽修訂自己的人生故事》、《人性較量:我們憑什麼勝過人工智慧?》、《CIA洗腦計畫》、《怎樣談科學》、《二十一世紀生死課》、《棋逢對手:中東與美國恩仇錄》套書、《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看得見的人類大遷徙》等書。其他歷史、科普譯作散見於《BBC知識》月刊。
臉書專頁「靈感總在交稿後」:www.facebook.com/helpmemuse
蘿蕊・葛利布是心理師,近作《也許你該找人聊聊》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榜,全美銷售超過一百萬冊,目前正改編為電視影集。執業之餘,她為《大西洋雜誌》問答專欄「親愛的心理師」(Dear Therapist)撰稿,也在凱蒂・庫瑞克(Katie Couric)製作的同名播客節目中擔任共同主持人。她定期為《紐約時報》和許多報刊撰文,最近在TED上的演講亦廣受歡迎,是年度十大高人氣影片。
葛利布亦是非營利組織「為心帶來改變」(Bring Change to Mind)的顧問,也經常受媒體邀請擔任特別來賓,曾出席〈今日秀〉、〈早安美國〉、〈CBS今晨〉、CNN和NPR「新鮮空氣」等節目。
更多資訊請見:LoriGottlieb.com,亦可追蹤她的推特(@LoriGottlieb1)和Instagram(@lorigottlieb_author)
譯者簡介
朱怡康
專職譯者,守備範圍以宗教、醫療、政治與科普為主。譯有《也許你該找人聊聊〔陪伴日誌〕:一週一課題,用一年改變一生的自我覺察練習》、《也許你該找人聊聊2:心理師教你大膽修訂自己的人生故事》、《人性較量:我們憑什麼勝過人工智慧?》、《CIA洗腦計畫》、《怎樣談科學》、《二十一世紀生死課》、《棋逢對手:中東與美國恩仇錄》套書、《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看得見的人類大遷徙》等書。其他歷史、科普譯作散見於《BBC知識》月刊。
臉書專頁「靈感總在交稿後」:www.facebook.com/helpmemuse
閱讀更多
目錄
▎第一部
沒什麼事比脫離痛苦更讓人渴望,也沒什麼事比拋下柺杖更讓人惶恐。——詹姆斯・鮑德溫(James Baldwin),美國作家與社會運動人士
◎第一章 白痴
◎第二章 如果王后有蛋蛋 ◎第三章 一步的空間 ◎第四章 聰明的還是辣的
◎第五章 攤屍在床 ◎第六章 捕獲溫德爾 ◎第七章 了解的開始 ◎第八章 蘿希 ◎第九章 自我的快照
◎第十章 未來也是現在
◎第十一章 再見,娛樂圈
◎第十二章 歡迎蒞臨荷蘭 ◎第十三章 小孩如何處理悲傷
◎第十四章 傑克與蘿絲 ◎第十五章 不要美奶滋 ◎第十六章 應有盡有 ◎第十七章 無憶無求
▎第二部
誠實的藥效更勝同情,後者帶來安慰,但常有所隱瞞。——葛蕾特・爾立區(Gretel Ehrlich),美國作家暨詩人
◎第十八章 週五四點會 ◎第十九章 做夢的人
◎第二十章 第一份自白
◎第二十一章 戴套治療
◎第二十二章 牢籠 ◎第二十三章 喬氏超市 ◎第二十四章 我到家囉
◎第二十五章 郵差先生 ◎第二十六章 最是尷尬巧遇時
◎第二十七章 溫德爾的媽媽 ◎第二十八章 上癮 ◎第二十九章 TheRapist ◎第三十章 新手上工
▎第三部
讓心靈沉入黑夜的,也留下繁星。——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
◎第三十一章 我的子宮,遊蕩中
◎第三十二章 緊急晤談
◎第三十三章 業 ◎第三十四章 順其自然
◎第三十五章 選哪個?
◎第三十六章 「要」的速度
◎第三十七章 終極關懷
◎第三十八章 樂高樂園
◎第三十九章 人怎麼改變
◎第四十章 人父
◎第四十一章 整全或絕望
◎第四十二章 我的「內夏瑪」
◎第四十三章 別對快死的人講什麼
◎第四十四章 男友的信 ◎第四十五章 溫德爾的鬍子
▎第四部
縱有行遍天下以求美之志,不與美同行,終不得見。——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
◎第四十六章 蜜蜂
◎第四十七章 肯亞
◎第四十八章 心理免疫系統
◎第四十九章 問建議?做諮商?
◎第五十章 葬禮狂
◎第五十一章 親愛的米隆
◎第五十二章 人母
◎第五十三章 擁抱
◎第五十四章 別搞砸了
◎第五十五章 我的派對我說了算:想哭就哭
◎第五十六章 快樂有時
◎第五十七章 溫德爾
◎第五十八章 逗點
◎致謝
沒什麼事比脫離痛苦更讓人渴望,也沒什麼事比拋下柺杖更讓人惶恐。——詹姆斯・鮑德溫(James Baldwin),美國作家與社會運動人士
◎第一章 白痴
◎第二章 如果王后有蛋蛋 ◎第三章 一步的空間 ◎第四章 聰明的還是辣的
◎第五章 攤屍在床 ◎第六章 捕獲溫德爾 ◎第七章 了解的開始 ◎第八章 蘿希 ◎第九章 自我的快照
◎第十章 未來也是現在
◎第十一章 再見,娛樂圈
◎第十二章 歡迎蒞臨荷蘭 ◎第十三章 小孩如何處理悲傷
◎第十四章 傑克與蘿絲 ◎第十五章 不要美奶滋 ◎第十六章 應有盡有 ◎第十七章 無憶無求
▎第二部
誠實的藥效更勝同情,後者帶來安慰,但常有所隱瞞。——葛蕾特・爾立區(Gretel Ehrlich),美國作家暨詩人
◎第十八章 週五四點會 ◎第十九章 做夢的人
◎第二十章 第一份自白
◎第二十一章 戴套治療
◎第二十二章 牢籠 ◎第二十三章 喬氏超市 ◎第二十四章 我到家囉
◎第二十五章 郵差先生 ◎第二十六章 最是尷尬巧遇時
◎第二十七章 溫德爾的媽媽 ◎第二十八章 上癮 ◎第二十九章 TheRapist ◎第三十章 新手上工
▎第三部
讓心靈沉入黑夜的,也留下繁星。——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
◎第三十一章 我的子宮,遊蕩中
◎第三十二章 緊急晤談
◎第三十三章 業 ◎第三十四章 順其自然
◎第三十五章 選哪個?
◎第三十六章 「要」的速度
◎第三十七章 終極關懷
◎第三十八章 樂高樂園
◎第三十九章 人怎麼改變
◎第四十章 人父
◎第四十一章 整全或絕望
◎第四十二章 我的「內夏瑪」
◎第四十三章 別對快死的人講什麼
◎第四十四章 男友的信 ◎第四十五章 溫德爾的鬍子
▎第四部
縱有行遍天下以求美之志,不與美同行,終不得見。——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
◎第四十六章 蜜蜂
◎第四十七章 肯亞
◎第四十八章 心理免疫系統
◎第四十九章 問建議?做諮商?
◎第五十章 葬禮狂
◎第五十一章 親愛的米隆
◎第五十二章 人母
◎第五十三章 擁抱
◎第五十四章 別搞砸了
◎第五十五章 我的派對我說了算:想哭就哭
◎第五十六章 快樂有時
◎第五十七章 溫德爾
◎第五十八章 逗點
◎致謝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