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新聞網 琅琅悅讀

活動專區 改編動畫的人氣漫畫《舞伎家的料理人》5、6集上市 賞書好時節,電子書85折起 高寶商管思維 電子書展


取消 確認

News
越線的韓國人,劃線的日本人:用心理學觀點剖析韓日兩國

越線的韓國人,劃線的日本人:用心理學觀點剖析韓日兩國

作  者
出 版 社
格  式
EPUB(流動版面)
不提供電子書檔案另存下載
電子書定價 NT$ 450
電子書售價 NT$ 320
優惠期限 2025-05-31
優惠價
NT$ 282
電子書定價 NT$ 450
電子書售價 NT$ 320
優惠期限 2025-05-31
優惠價
NT$ 282

優惠活動

出版資訊

出版日期
2023-09-01
線上出版日期
2023-09-01
ISBN
9789861798202
EISBN
9789861798240(EPUB)
分級
普級
語言
繁體中文
閱讀更多

簡介

最令韓國人自卑的是日本人?
日本人其實不了解韓國人?
用最幽默輕鬆的角度 帶你認識兩國文化

用中文寫作的日本作家 新井一二三 國際新聞記者/長期關注韓國的一切 蘭妮小姐

政大韓文系助理教授/政大翻譯與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本書譯者 林侑毅  專文精闢推薦 

韓國教保文庫◇YES24◇阿拉丁網路書店 好評不斷



有時候看起來一模一樣,有時候又天差地別,

跟著文化心理學者,揭開韓國人與日本人的性格行為之謎。


韓國人為什麼在演唱會激動一起跟唱,而日本人只緩緩悠悠地鼓掌?

韓國為什麼發展千奇百怪、五花八門的髒話,而日本的髒話只有一種?

韓國的英雄為什麼多是雞鳴狗盜之輩,而日本的英雄卻只強調「強壯」?

韓國為什麼這麼多「正義魔人」?日本動漫中的主角為什麼執著於「必殺技」?



吃播大國韓國碰上A片大國日本,是越線性格還是劃線特質?

辣姐吃香的韓國對照萌妹吃香的日本,呈現他們對女性的態度?

表情生動的韓國面具跟面無表情的日本面具,說出什麼樣的「人際關係」?

從台灣看日本和韓國,我們以為有理解,但可能大都是誤解。

當韓流與哈日來到了黃金交叉點,文化心理學家從人類普遍需求的應對方式,如社會現象、風俗、價值觀,以及電視劇、電影、動漫等大眾與庶民文化進行全面深層剖析,如果你要交一個日本或韓國朋友,透過這本書讓我們開始先認識他們潛藏的文化個性。


【編輯導讀】|第一本從文化心理學剖析韓日的專書

台灣讀者對韓日文化的興趣與熱衷由來已久,從美食到影劇,從穿著打扮到偶像明星,「韓流」和「日系」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韓日兩國的價值觀與美學風格處處俯拾即是。

正是因為如此,對於韓日文化的脈絡,我們早已習焉不察,形成了主觀視角的迷思,即使沒有誤解,也並非透徹理解。透過作者韓民一針見血的分析,撕開韓國光鮮亮麗的妝容、剝下日本彬彬有禮的面具,引領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發現許多「原來如此」的驚喜。

為什麼發明了「草食男」稱呼的日本,會同時成為以A片聞名世界的「性進國」?為什麼韓國電影《屍速列車》和《寄生上流》刻劃人性與現實細緻入微、幾近殘忍,但韓國偶像肥皂劇卻荒誕狗血?為什麼日本人回到空屋也會說「我回來了」?為什麼韓國是充滿正義魔人的國家?

書中由文化心理學家韓民,為讀者一一爬梳文化心理脈絡,破譯韓日兩國心照不宣的祕密。除了以貼近日常的生活瑣事為範例,也在每一章節末,特設「文化判讀的基石」欄位,指導讀者正確觀察文化差異的方式。

讀《越線的韓國人,劃線的日本人》像是與作者韓民的校外教學,不只有吃有玩,也收穫豐滿。從翻開書頁開始,恭喜你,已成功的跨越誤解與迷思之線,重新理解有趣的韓日文化。

本書特色

  1.韓國與日本在生活各方面的對照,平易近人
  2.書中討論舉例豐富,飲食與影劇等等,題材頗為吸引人
  3.作者觀點明確,對文化討論保持開放
  4.藉由日韓的文化差異,引起台灣人對東亞文化圈的認識與反思
  5.為首次對比「韓日」兩國文化心理差異的專書
  6.討論兩國文化差異的同時,也淺顯易懂的闡述觀看文化差異的方式
閱讀更多

作者

韓民

韓國最在地的文化心理學家,在嚴苛的生態條件下,追求民族的延續與棲息地的擴張。他將文化視為剖析社會現象的新方法,主張韓國人的心智理論必須由韓國人建構。認為人們努力認識日本的同時,也應該努力去認識韓國和韓國人,這兩國雖然都被歸類為集體主義文化,卻存在著顯著的差異,因此至今致力於從文化心理學的觀點研究韓日兩國。

畢業於高麗大學心理學系,並於該校獲得心理學碩士、博士學位。曾於美國克拉克大學瓦西納(Jaan Valsiner)教授研究室從事博士後研究,十餘年來於高麗大學、忠北大學、淑明女子大學、又松大學等校教授心理學與文化心理學。目前任職於高麗大學世宗校區通識教育院。

主要著作有《超人為什麼去了美國?》、《我們現在因為不懂Hygge而變得不幸嗎?》、《老頭子心理學》、《文化心理學》(共著)、《趣味心理學》(共著)等。在Kakao Brunch(韓國微型部落格)和Naver Band(韓國社群媒體)的「韓老師文化心理學」、Youtube頻道「5分鐘心理學」,發揮滔滔不絕的口才和簡單易懂的說明,持續分享文化和心理故事。

Brunch.co.kr | @onestepculture

Band.us | @hansculture
閱讀更多

目錄

前言 黃金交叉已經開始



第一章 韓國文化和日本文化如此不同



吃播大國韓國 vs A片大國日本

辣姐吃香的韓國 vs 萌妹吃香的日本

網路遊戲當道的韓國 vs 單機遊戲當道的日本

即興跟唱的韓國人 vs 靜靜聆聽的日本人

灑狗血的韓劇 vs 異世界的日本動漫

出口成髒的韓國人 vs 彬彬有禮的日本人

相信人的韓國人 vs 相信體制的日本人

反日的原因 vs 嫌韓的原因

韓國的愛國毒藥 vs 日本的愛國毒藥

溺愛子女的韓國父母 vs 一板一眼的日本父母

#文化判讀的基石:我們該如何理解文化?



第二章 韓國人和日本人民族特性的誕生

表情生動的韓國面具 vs 面無表情的日本面具

主觀自我的韓國人 vs 客觀自我的日本人

韓國人的人情味 vs 日本人的依賴心理

越線的韓國人 vs 劃線的日本人

韓國的甲方 vs 日本的霸凌

自戀型人格的韓國人 vs 迴避型人格的日本人

韓國人的認同作用 vs 日本人的幻想

感性的韓國人 vs 理性的日本人

韓國人的心火病 vs 日本人的對人恐懼症

住進深山的自然人 vs 走進房內的繭居族

#文化判讀的基石:螞蟻認識大象的方法



第三章 揭開文化,就能看見隱藏的圖像

含恨而死的韓國鬼怪 vs 原地不動的日本鬼怪

三局定勝負的韓國摔跤 vs 一局定勝負的日本相撲

成為英雄的盜賊 vs 強者方為英雄

「超越我」的韓國老師 vs 「跟我做」的日本老師

彌勒菩薩的韓國 vs 地藏菩薩的日本

還好嗎? vs 大丈夫?

韓國人的羞恥 vs 日本人的羞恥

憤怒的韓國人 vs 厭惡的日本人

韓國的協調 vs 日本的「和」

弒父的韓國 vs 無法弒父的日本

韓國的「知道」 vs 日本的「知道」

#文化判讀的基石:異國文化模仿不來的原因



第四章 韓國人和日本人的深層心理

韓流是從哪裡開始的?

為什麼外國人會跳遊覽車舞?

什麼是「恨」?

熊和老虎為什麼想變成人?

正義魔人的國家

有梗的民族

「好扯」這句話從哪裡來?

為什麼日本人回到空屋也會打招呼?

對日本人而言,「牆」代表什麼意思?

日本為什麼有這麼多變身的場景?

日本動漫主角為什麼堅持使用必殺技?

巨人和帝國主義的鄉愁

日本人越線的原因

從寶可夢看日本的朋友概念

#文化判讀的基石:潛意識在文化研究中相當重要



結語 鐘的國家 vs 劍的國家
閱讀更多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