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孩子做學習的主人:自主學習典範親師指南

朗讀者:傅品晟
購買後欲收聽,請下載 一刻鯨選App 享受更完整地收聽體驗(如:看文稿、下載音頻於離線播放)。網站僅提供試聽與購買。
-
01推薦專文 以了解消除偏見,務實對實驗教育的期待——葉丙成
03:52 -
02書籍介紹
01:22 -
03第六章 處理個別差異:面對特殊教育需求的孩子01
25:51 -
04第五章 方法論與學習實例操作02
25:51 -
05第三章 開門辦教育02
22:44 -
06作者與說書人介紹
03:34 -
07第二章 從傳統公共教育典範走向自主學習典範02
23:52 -
08第一章 學習與教育的本質?
16:50 -
09第四章 父母的教育選擇?應包含孩子的選擇!
12:14 -
10第二章 從傳統公共教育典範走向自主學習典範01
24:31 -
11目錄
05:46 -
12第五章 方法論與學習實例操作03
24:30 -
13版權宣告
00:31 -
14第三章 開門辦教育01
21:33 -
15第五章 方法論與學習實例操作01
18:04 -
16作者序 重建一個生態系,找回孩子的自學力——曲智鑛
試聽03:39 -
17作者序 動手打造出符合自己需要的教育吧!——丁志仁
試聽05:26 -
18後記
02:24 -
19前言
03:21 -
20〔操作篇〕實踐自主學習典範的方法
35:56 -
21附錄:自主學習推手面對面
36:25 -
22第六章 處理個別差異:面對特殊教育需求的孩子02
29:36 -
23第七章 一○八課綱是導入自主學習典範的好機會
13:10
【商周出版 × 尚儀數位學習】
轉機,由改變啟動!
一位是實驗教育的先驅,對教育政策建言許多;一位在教育現場努力不懈,是教育界創新人物。兩位合作提出了教育政策與實務的重要內容。
- 自主學習力是孩子的超能力
- 成為終身學習者是我們可以給孩子的最佳禮物
學習不單單是學生的事,而是每個人的事。
學習也不會只在學校發生。新課綱試圖打破學習的邊界,跳脫傳統的教育思維,在義務教育期間培養每個人的自學力,為臺灣社會創造能不斷更新的新世代公民,因為無法自主學習就不可能成為終身學習者。
本書所介紹適應當代的自主學習典範,就是達成這項目標的關鍵策略!內容結合微觀視角下的日常實踐,與巨觀角度下自主學習的時代意義與基本描摹,不僅有當前教育環境探討,也有兩位重要推手在教育現場多年的觀察與親身經歷,是理論與實務兼具的難得作品。
分集內容
- 01:版權宣告
- 02:書籍介紹
- 03:作者與說書人介紹
- 04:推薦專文 以了解消除偏見,務實對實驗教育的期待——葉丙成
- 05:作者序 動手打造出符合自己需要的教育吧!——丁志仁
- 06:作者序 重建一個生態系,找回孩子的自學力——曲智鑛
- 07:目錄
- 08:前言
- 09:第一章 學習與教育的本質?
- 10:第二章 從傳統公共教育典範走向自主學習典範01
- 11:第二章 從傳統公共教育典範走向自主學習典範02
- 12:第三章 開門辦教育01
- 13:第三章 開門辦教育02
- 14:第四章 父母的教育選擇?應包含孩子的選擇!
- 15:第五章 方法論與學習實例操作01
- 16:第五章 方法論與學習實例操作02
- 17:第五章 方法論與學習實例操作03
- 18:〔操作篇〕實踐自主學習典範的方法
- 19:第六章 處理個別差異:面對特殊教育需求的孩子01
- 20:第六章 處理個別差異:面對特殊教育需求的孩子02
- 21:第七章 一○八課綱是導入自主學習典範的好機會
- 22:後記
- 23:附錄:自主學習推手面對面
主講人

作者:丁志仁
臺灣教育社運的老兵,大家都叫他「丁丁」,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物系。丁丁覺得世界就是個大型教練場,「學習」是做人的本分。國家是屬於百姓的,不是政客的,所以要時時實踐「常民政治」。自1984 年便與志同道合者成立「振鐸學會」,推動臺灣教育「走出戒嚴,走向公共」的發展進程。
曾致力推動《教師法》立法,使臺灣教師走向「公教分途」,普通大學參與培育師資,教師分發改成選聘;致力推動《國民教育法》修法,取消政府統編教科書,政府只能訂課綱,由民間編書,學校選書;致力推動《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立法,保障政府教育預算須達收入的一定比例,並且成立地方發展基金。致力推動第一輪「實驗教育三法」立法,使人民可以「動手打造符合自己需求的教育」。
近年來丁丁則致力推動臺灣「自主學習典範」各方面的發展,並希望將之「橋接」到公共教育中的體制學校。為此丁丁與振鐸學會諸友人,於2013~2020年間辦理「六年制學程」機構實驗教育,並據此經驗參與政大「實驗教育工作者培育」,發展「跨校選修聯盟」、「海星培力」……等等推動臺灣「自主學習典範」有用的各種工具箱。
作者:曲智鑛
被孩子暱稱「光頭」的特教老師,畢業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輔修心理輔導與諮商;碩士畢業於臺師大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所學生事務組,目前仍在臺師大特教系攻讀博士班。
擁有過動特質的特教老師曲智鑛,常以自身的過動特質與生命故事出發,闡釋多年來貼近教育現場的深度思索。著有《不孤單,一起走》、《曲老師的情緒素養課》與《星星的孩子其實可以更好》,內容涵蓋父母效能訓練、社會與情緒學習與自閉症特質孩子的輔導。
身為陶璽特殊教育工作室的創辦人,他長年投身特殊教育輔導工作,陪伴非常多的特殊教育需求孩子與家庭共同成長。目前也擔任臺北市無界塾實驗教育機構的副塾長協助辦學。
朗讀者:傅品晟
從事配音工作十餘年,舉凡電視配音、電影配音、遊戲配音、廣告配音、有聲書、廣播劇,皆有參與。對各類型聲音表演都很有熱情並努力不懈,力求精進,現為尚儀有聲製播中心特約配音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