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新聞網 琅琅悅讀

活動專區 改編動畫的人氣漫畫《舞伎家的料理人》5、6集上市 賞書好時節,電子書85折起 高寶商管思維 電子書展


取消 確認

練習好好變老

練習好好變老

集  數
32集
總 長 度
4 小時34 分鐘51 秒
分  類
心理成長
上 架 日
2024/05/22
佐藤真一|郭羽漫(朗讀者)
主講人 - 佐藤真一|郭羽漫(朗讀者)
作者佐藤真一:大阪大學名譽教授、醫學博士
朗讀者郭羽漫:獨立撰稿人與編輯
NT$ 585
NT$ 585
加入購物車
注意事項:
購買後欲收聽,請下載 一刻鯨選App 享受更完整地收聽體驗(如:看文稿、下載音頻於離線播放)。網站僅提供試聽與購買。
音頻列表
課程簡介
  • 012-2-1 為什麼只記得對自己有利的狀況

    06:53
  • 023-2-1 明知是詐騙仍然上當受騙的原因

    06:53
  • 032-1-2 理解「年老」的關鍵字

    17:02
  • 042-2-2 理解「記憶」的關鍵字

    17:34
  • 054-1-2 理解「老」的關鍵字

    09:00
  • 063-4-1 有明顯的妄想與反社會行為的原因

    08:18
  • 073-3-2 理解「憤怒」的關鍵字

    20:02
  • 083-1-1 堅持自己開車的原因

    07:14
  • 094-2-2足不出戶容易罹患失智症_理解「失智症」的關鍵字

    11:55
  • 103-1-2理解「自我效能感」的關鍵字

    12:59
  • 111 高齡人士的真實樣貌

    17:02
  • 124-1-1 為什麼突然急速衰老

    05:24
  • 130 前言

    05:21
  • 144-3-1 無法三代同堂的原因

    05:36
  • 152-1-1 從幾歲開始算是老人

    07:32
  • 162-3-1長壽的性格與早死的性格

    06:14
  • 172-3-2理解「性格」的關鍵字

    06:38
  • 183-4-2 理解「孤獨」的關鍵字

    08:51
  • 195-1-1 不與社會脫節的生活方式

    05:12
  • 205-3-1 老了反而能打造理想的自己

    05:05
  • 215-2-2 理解「被照顧者心情」的關鍵字

    10:22
  • 223-3-1 動不動就發脾氣、易怒的原因

    06:56
  • 234-2-1足不出戶容易罹患失智症

    05:14
  • 245-1-2 理解「自律」的關鍵字

    09:20
  • 254-3-2 理解「同住」的關鍵字

    07:46
  • 265-2-1 照顧者心態與被照顧者心態

    05:16
  • 275-3-2理解「多采多姿的老化」的關鍵字

    14:42
  • 284-4-2 理解「寂寞」的關鍵字

    05:22
  • 294-4-1 妻子過世,丈夫也跟著死去的原因

    05:03
  • 30版權宣告

    01:17
  • 31試聽檔案

    試聽
    06:56
  • 323-2-2 理解「受騙心理」的關鍵字

    05:52

積木文化

人生最重要的練習課──好好變老

害怕變老嗎?對老化恐懼又不安嗎?從幾歲開始才算老?老後的我會不會變得固執又易怒、孤單又無助?

你知道「老」的觀念已經在改變!老化已經能夠靠醫學治療?打開這本書!消除你對「老後生活」的不安與煩惱,讓每個人都能好好變老!

老了,性格也會跟著改變嗎?什麼是長壽性格?什麼是早死性格?高齡人士為什麼動不動就發脾氣?還總是把家裡堆得都是垃圾?為什麼總是記得臉卻想不起名字?足不出戶容易罹患失智症?妻子過世,丈夫也跟著死去的原因?期待由家人照護是一種「家庭神話」?

提早做準備,老來不憂鬱,每個人都該閱讀的一本書,我們總是害怕變老,那是因為對老後的自己與生活不了解,研究老人心理與行為45年的醫學博士,提供112個關鍵字,解讀高齡人士背後的思考迴路,不僅能夠幫助與父母、祖父母等年長者溝通,也有助於及早面對老後的自己,讓你擁有自在、優雅又有尊嚴的老後生活。


CASE1 從幾歲開始算是老人?

你知道我們的主觀年齡通常低於實足年齡嗎?現在對於「高齡人士」的定義要比二十年前年輕十歲。六十幾歲還太年輕,目前的標準是七十五歲以上。理解「年老」的關鍵字。

CASE2 為什麼高齡人士只記得對自己有利的狀況?

實際發生的狀況不可能只有好事,高齡人士不是故意不講,而是不記得或是不願想起。在這年紀只想用正面的事物填滿所剩無幾的記憶容量。比起負面資訊,高齡人士更樂意接受正面資訊。理解「記憶」的關鍵字。

CASE3 長壽性格與早死性格

老了性格就會改變嗎?會變成什麼樣子呢?美國奧勒岡大學心理學家戈德堡(Lewis R. Goldberg)提倡的「五因素人格模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哪些性格會影響壽命與健康。理解「性格」的關鍵字。

CASE4 堅持自己開車的原因

高齡人士仍然堅持開車,是與「能夠實現自己想法的感覺」有關,至於會引起交通事故,並不是忘記車要怎麼開,更主要的原因其實是認知能力與瞬間判斷速度降低的緣故。理解「自我效能感」的關鍵字。

CASE5 明知是詐騙仍然上當受騙的原因

原因有三:1希望「自己是有用的人,可以幫助身邊的人」。2對於「有好處拿」沒有抵抗力。3太過自信,認為「我很聰明、很精明,用不著擔心」。理解「受騙心理」的關鍵字。

CASE6 動不動就發脾氣、易怒的原因

退休後失去了藉由工作得到的社會價值和生存意義,每天的生活過得很無趣;或是數位快速發展,在生活上碰到很多資訊相關的壓力,情緒就會像杯子滿溢出來的水一樣失控,表現在外的就是憤怒。理解「憤怒」的關鍵字。

CASE7 有明顯的妄想與反社會行為的原因

高齡人士平常對外來的資訊不太有反應,但只要是與自己有關的事物,就會立刻注意到,這種落差導致高齡者覺得別人「總是」在說自己的壞話。他們把社會大眾視為敵人,把家裡堆成垃圾屋……這種心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理解「孤獨」的關鍵字。

CASE8 為什麼會急速衰老?

壯年期延長,因此縮短了現代人適應老化的時間。原本健康生活的高齡人士突然急速老化。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家人該如何因應這種情況?理解「老」的關鍵字。

CASE9 足不出戶容易罹患失智症?

減少與外界接觸,會大幅提高罹患文明病與失智症的風險。儘管有些麻煩,但人際關係的交流,可避開許多危險。理解「失智症」的關鍵字。

CASE10 無法三代同堂的原因

不同世代價值觀不同,容易衍生出意想不到的嚴重摩擦。父母、子女、孫子女同住的三代同堂家庭,有時會放大各種問題。為了讓彼此都有愉快的生活,應該怎麼做?理解「同住」的關鍵字。

CASE11 妻子過世,丈夫也跟著死去的原因

妻子過世,丈夫突然癡呆或隨後跟著離世的情況經常發生。是心理上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男人與女人的「老化方式」不同嗎?理解「寂寞」的關鍵字。

CASE12 不與社會脫節的生活方式

自立(自律)的同時,做不到的事就大方拜託別人。如何從依賴、被依賴中找到幸福的生活方式?理解「自律」的關鍵字。

CASE13 照顧者心態與被照顧者心態

我們總有一天會成為別人的負擔,這是無法避免的事實。不管是照顧者或被照顧者,都需要改變觀念。建立彼此都不勉強、能夠毫無顧忌依賴的關係。理解「被照顧者心情」的關鍵字。

CASE14 老了反而能夠打造「理想的自己」

有些人老了更能夠發揮豐富的才華;相反地,也有人早早就身心健康出問題,過著痛苦又冗長的老年生活。為了迎向更美好的老化,我們能夠做什麼?理解「多采多姿的老化」的關鍵字。


很多人都覺得自己還年輕,離老年還很遙遠,其實不然,想要有一個優雅又有尊嚴的老年生活,有些觀念必須先知道!

老年行為學權威、大阪大學名譽教授佐藤真一,透過精細的分析,解說老後的心理與行為,並傳授如何與高齡人士有效溝通的技巧!

在各種情境中,我們總是難以理解高齡人士的行為:如「總是不高興、經常發火」、「常常被騙」、「固執地堅持自己開車」、「住處總是雜亂及擁擠」等等,透過理解高齡人士的思考和感受,便可以使溝通更加順暢!

本書不僅適用於需要經常與高齡者接觸的人,包括照顧、服務行業的從業者,還適用於與老年父母一起生活,或對「老去」有恐懼不安感(對自己或伴侶)的中年人。


幸福推薦 (依姓名筆劃排序)

朱為民/臺中榮總家醫部家醫科主任

李若綺/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林經甫/醫師、FB粉專「時尚老人」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畢柳鶯/復健科醫師、《斷食善終》作者

張曼娟/作家

黃惠如/暢銷書《慢老》作者

劉大永/臺安醫院骨科主任

蔡宜蓉/高雄醫學大學推廣教育與數位學習中心主任(樂齡十年學制)

分集内容

  • 01:0 前言
  • 02:1 高齡人士的真實樣貌
  • 03:2-1-1 從幾歲開始算是老人
  • 04:2-1-2 理解「年老」的關鍵字
  • 05:2-2-1 為什麼只記得對自己有利的狀況
  • 06:2-2-2 理解「記憶」的關鍵字
  • 07:2-3-1長壽的性格與早死的性格
  • 08:2-3-2理解「性格」的關鍵字
  • 09:3-1-1 堅持自己開車的原因
  • 10:3-1-2理解「自我效能感」的關鍵字
  • 11:3-2-1 明知是詐騙仍然上當受騙的原因
  • 12:3-2-2 理解「受騙心理」的關鍵字
  • 13:3-3-1 動不動就發脾氣、易怒的原因
  • 14:3-3-2 理解「憤怒」的關鍵字
  • 15:3-4-1 有明顯的妄想與反社會行為的原因
  • 16:3-4-2 理解「孤獨」的關鍵字
  • 17:4-1-1 為什麼突然急速衰老
  • 18:4-1-2 理解「老」的關鍵字
  • 19:4-2-1足不出戶容易罹患失智症
  • 20:4-2-2足不出戶容易罹患失智症_理解「失智症」的關鍵字
  • 21:4-3-1 無法三代同堂的原因
  • 22:4-3-2 理解「同住」的關鍵字
  • 23:4-4-1 妻子過世,丈夫也跟著死去的原因
  • 24:4-4-2 理解「寂寞」的關鍵字
  • 25:5-1-1 不與社會脫節的生活方式
  • 26:5-1-2 理解「自律」的關鍵字
  • 27:5-2-1 照顧者心態與被照顧者心態
  • 28:5-2-2 理解「被照顧者心情」的關鍵字
  • 29:5-3-1 老了反而能打造理想的自己
  • 30:5-3-2理解「多采多姿的老化」的關鍵字
  • 31:版權宣告
  • 32:試聽檔案

主講人

佐藤真一|郭羽漫(朗讀者)
佐藤真一|郭羽漫(朗讀者)

作者佐藤真一

大阪大學名譽教授、醫學博士。目前是社會福祉法人大阪府社會福祉事業團特別顧問。一九五六年出生於東京。進入早稻田大學文學研究所攻讀心理學博士後期課程,取得心理學專攻學分後,曾擔任東京都老人綜合研究所研究員、明治學院大學文學部副教授、明治學院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德國馬克斯普朗克人口統計學研究所高級客座研究員等,後來擔任大阪大學人類科學研究所臨床生死學、老人行為學領域的教授,直到二○二二年屆齡退休。

主要著作包括《老爸老媽到底在想什麼?了解老人家症頭背後的原因,再也不覺他們難搞。讓你笑中帶淚的高齡心理學》(監修,大是文化)、《父母老後為什麼總是那麼固執?聽見老年人心理和行為轉變背後的心聲》(木馬文化)、《爸媽怎麼突然變了樣:失智症患者心理分析&照護技巧完全圖解》(共著,臺灣東販)等。


朗讀者郭羽漫

獨立撰稿人與編輯,長年遊走自然科普、心理勵志與飲食文化領域。曾為多本有聲書朗讀者,配有《當代占星研究》、《香氣採集者》、《音樂家的點子就是比你快兩拍》、《超凡的覺醒》、《PIERRE HERMÉ蛋糕上的櫻桃》、《解放大腦》(以上皆為積木文化出版)。

有聲書配音賜教與聯繫:raphaelbeaulieu.tw@gmail.com

FB:YUMAN 漫天糊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