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戴寶村說近代台灣史

臺灣史教育節目主持人
曾任國史館、史蹟委員
購買後欲收聽,請下載 一刻鯨選App 享受更完整地收聽體驗(如:看文稿、下載音頻於離線播放)。網站僅提供試聽與購買。
-
01121·24交會的臺灣
試聽17:59 -
02最常見的「臺灣魚」你吃過幾種?
17:04 -
03地貌演變的四千、四百到四十
試聽16:56 -
04回顧往昔的全民掏金夢
16:36 -
05騰雲追風到新幹線:縱貫與環島的鐵路史
16:07 -
06地律風到iPhone:通訊的演變
16:05 -
07臺灣信仰有三多:廟多、神多、拜拜多
16:11 -
08百年前覺醒的臺灣精神:臺灣文化協會
16:22 -
09戰火的無情與無奈:二戰中的臺灣角色
17:13 -
10大遷徙的時代:外省人、大陳人到韓戰義士
17:46 -
11噓!有些話別說出口:戒嚴與白頭盔的陰影
試聽19:15 -
12美援到臺灣:中美合作與庶民生活
15:47 -
13MIT讓臺灣立足世界:加工區到高科技園區
15:04 -
14失聯半世紀,莊敬自強的年代
15:59 -
15曾經,我們的舌頭不自由:禁歌知多少
15:01 -
16那些影片原來不是完整版:被剪片的電影故事
16:58 -
17一路上學.教育演變
17:39
那是距離現今最靠近,卻在多數人印象中最模糊的時代……
當《馬關條約》簽訂後,臺灣輾轉進入日本殖民時代。從此,臺灣的發展走向分歧點的彼端。
歷經殘酷的二戰、國民政府遷臺,隨之而來的是戒嚴、反共抗俄、退出聯合國、雪崩斷交,彷彿一切都陷入絕望。
但正所謂危機就是轉機,沒過多久,「MIT」的字樣逐漸揚名國際,締造出了閃耀至今的輝煌經濟奇蹟。
這樣一座小小的海上島嶼,究竟如何跨越最黑暗的時刻,重返國際舞台的鎂光燈下,華麗轉身,再次發光發熱?
繼《聽戴寶村說台灣,講歷史》,從南島時期說起,解開福爾摩沙的身世之後,一刻鯨選再次邀請臺灣史節目主持人──戴寶村老師,帶領你延續時代背景,發現近代臺灣的歷史脈絡!
分集內容
01:121·24交會的臺灣
- 乘上聽覺空拍機,探索美麗島的環境與歷史
第一單元:臺灣產業知多少
02:最常見的「臺灣魚」你吃過幾種?
- 甩動釣竿,從北到南用魚類串起獨特海洋文化史
03:地貌演變的四千、四百到四十
- 面對自然災害,學習如何轉型人定「順」天
04:回顧往昔的全民掏金夢
- 煤、金與石油氣,探索礦業遺址與小鎮風情
第二單元:民眾生活大小事
05:騰雲追風到新幹線:縱貫與環島的鐵路史
- 「誤點」或「慢分」?原來臺灣的時間觀和鐵路發展大有關係
06:地律風到iPhone:通訊的演變
- 通訊動詞學問多,從「打」電話到「滑」手機
07:臺灣信仰有三多:廟多、神多、拜拜多
- 萬物皆可拜,信仰活動整年都熱鬧
第三單元:大環境下的臺灣往事
08:百年前覺醒的臺灣精神:臺灣文化協會
- 與其醫一人不如醫全臺,仕紳們提出的文化處方箋
09:戰火的無情與無奈:二戰中的臺灣角色
- 天降炸彈不長眼,那段反覆空襲、疏開的煙硝記憶
10:大遷徙的時代:外省人、大陳人到韓戰義士
- 當他鄉轉眼成為故鄉,生根臺灣的多元移民
11:噓!有些話別說出口:戒嚴與白頭盔的陰影
- Freedom is not free!前人用鮮血為我們換來自由之路
12:美援到臺灣:中美合作與庶民生活
- 上教會不為基督,臺灣百姓都信「麵粉教」
第四單元:經濟起飛的臺灣奇蹟
13:MIT讓臺灣立足世界:加工區到高科技園區
- 不能遺忘的女性力量,婦女撐起經濟發展半邊天
14:失聯半世紀,莊敬自強的年代
- 被孤立的臺灣與推展國內建設的轉機
第五單元:娛樂與教育變化
15:曾經,我們的舌頭不自由:禁歌知多少
- 如今耳熟能詳的歌謠,許多在從前是不能唱的
16:那些影片原來不是完整版:被剪片的電影故事
- 在藝術之前得先愛國,《電影檢查法》底下被製造的流行電影
17:一路上學.教育演變
- 考科舉到12年國教,臺灣人才輩出的深厚底力如何來?
適合對象
- 熱愛寶島故鄉的你
- 想聽歷史故事的你
- 期待更加認識臺灣的你
獲得什麼
- 從產業到民生,發現臺灣豐富內涵
- 日治後期到近代,見證臺灣發展史
- 瞭解戒嚴威權,反思自由民主可貴
主講人

【臺灣史研究所教授&中學歷史教科書主編】
曾任中央大學、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主編國中、高中的歷史教科書,多年來尤其對臺灣的海港、海運、海洋文化的歷史,有著極為專業的研究,並致力於臺灣史的教育與傳承。
【臺灣史節目主持人──深入淺出解讀歷史】
曾與李筱峰教授一同主持民視台灣學堂《講台灣,談歷史》、華視《臺灣史望春風》等節目,內化多年來研究臺灣史的十八般武藝,將專業通俗化,從以前人的思想與哲理、生活百態與社會萬象,無一不是信手拈來,全方位解讀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