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古蹟巡禮

枋橋文化協會講師
資深國際線領隊
購買後欲收聽,請下載 一刻鯨選App 享受更完整地收聽體驗(如:看文稿、下載音頻於離線播放)。網站僅提供試聽與購買。
-
01台灣的歷史建築總是會「自燃」?
試聽12:01 -
02迪化街與無緣的世界遺產
試聽12:47 -
03在「台灣美學」之前的繽紛時代
16:02 -
04神仙也會打群架:南鯤鯓代天府
13:50 -
05探索大家族百年風華:宅第與園林
14:47 -
06保衛山河的堅實後盾:關塞與城郭
15:19 -
07生老病死都要很講究:陵墓、教會、民居
15:16 -
08見證文風鼎盛的古早年代:牌坊、碑碣、書院
13:33 -
09大石頭底下的精彩故事:石敢當與神祕巨石文化
12:29 -
10古蹟如何活化再利用?
12:02 -
11古蹟與它們的守護者(上)
14:36 -
12古蹟與它們的守護者(下)
12:04
探訪古蹟,有如打破時空的圍籬,與先民對話,細細感受他們的故事
你曾經注意過,自己生活的地方有「古蹟」存在嗎?
古蹟,就像熟悉又陌生的鄰居,無論是熱門觀光景點的熙攘,或座落街道巷弄矮小石碑的細語,它們總低喃著一段段光陰的故事。
儘管是回憶裡重要的一景,許多人卻從未真正聆聽……
回顧台灣歷史,因為擁有極為特殊的殖民及移民背景,除了孕育出多元的文化特色,也遺留下豐富精彩的諸多建築。
在本主題包中,邀請文史導覽人林嘉澍,為你娓娓道來——
- 什麼是「古蹟」:瞭解分級與界定,淺顯易懂聽明白
- 不再走馬看花:12種台灣古蹟搜奇,享受深度文化旅遊
- 熱愛這塊土地的那些人:推動古蹟維護的先驅者們
透過三大單元介紹,再次發現台灣老建築之美,並透過國外經驗的分享,邀請你一起思考:在開發與保存之間,能否找到平衡點?
準備好了嗎?現在,就讓我們展開巡禮,重返屬於它們的璀璨年代!
分集內容
◆【第一單元:什麼是「古蹟」:瞭解分級與界定,淺顯易懂聽明白】
01:台灣的歷史建築總是會「自燃」?
- 從分級界定說起,房屋存在百年不一定會變成古蹟!
02:迪化街與無緣的世界遺產
- 從古老建築到傳承文化,多樣化的分類一次認識
03:在「台灣美學」之前的繽紛時代
- 從歐式到日式,我們習以為常的市街藏有大看點
◆【第二單元:不再走馬看花:12種台灣古蹟搜奇,享受深度文化旅遊】
04:神仙也會打群架:南鯤鯓代天府
- 打破既有觀念,提到古蹟不再只叫得出宮廟
05:探索大家族百年風華:宅第與園林
- 「一天下,兩林家」之外,被隱沒的大家族低調名宅
06:保衛山河的堅實後盾:關塞與城郭
- 不使用就會消失,最容易被遺忘的野嶺古蹟
07:生老病死都要很講究:陵墓、教會、民居
- 充滿異國特色的將軍墓與獲得教廷認證的天主堂
08:見證文風鼎盛的古早年代:牌坊、碑碣、書院
- 去雲霧,破大風,在石頭上揮筆寫下鎮邪書
09:大石頭底下的精彩故事:石敢當與神祕巨石文化
- 二度消失的巨型石敢當,以及前往花東探索遠古文明
◆【第三單元:熱愛這塊土地的那些人:推動古蹟維護的先驅者們】
10:古蹟如何活化再利用?
- 惟有銘記過去精神,才有現代的延續
11:古蹟與它們的守護者(上)
- 被喚醒的台灣意識,帶動了古蹟記錄
12:古蹟與它們的守護者(下)
- 走讀界的始祖,用雙腳寫下土地記憶
適合對象
- 喜歡聆聽在地歷史故事的你
- 島內旅遊不想走馬看花的你
- 好奇古蹟保存如何開展的你
獲得什麼
- 比較國內外古蹟分級與保存差異
- 從北到南全台古蹟按分類報你知
- 認識推動古蹟維護保存的先驅們
主講人

- 新月藝文沙龍顧問、資深講師
- 旅讀雜誌旅講座資深講師
- 育達科技大學國際禮儀講師
- 雄獅資深歐洲線領隊
- 雄獅集團文史鐘錶講師
- 鐘錶工藝美學講師
- 2018德國EASTSONG 導遊協會邀請杜塞道夫鐘錶講座,全台第一人
- 欣講堂特聘文史鐘錶講師
出身板橋林家,為台灣歷史古蹟研究者林衡道外孫與傳人。
多年以來,全心投入古蹟文史、建築雕塑,以及鐘錶研究,亦為歐洲線專業領隊,擁有30年領隊經歷,走過五大洲80國數百座城市。
近年持續在各處課程平台,開設台灣歷史課程與人文走讀,走讀授課足跡遍布全台,精於解說鹿港、保安宮、大稻埕、淡水、台南、雲林、大溪等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