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不問回報的友誼
那天聽聞一則故事,震驚於友誼竟能如此動人,原以為那是親生姊妹間才會有的真心。
蓮在志工團隊認識了櫻,兩人一見如故,每周值勤前相約吃午餐、假日同遊湖光山色。一年後櫻生病了,是癌症末期。職場上精明幹練的她完全聽不進醫師的話,頻頻質問醫生,蓮在一旁握住她的手,安撫她的慌亂,幫她與醫師做了有效的溝通。
蓮一次次陪她就診、開刀、化療,心甘情願。櫻的婚姻不順遂,女兒是空中飛人,事業忙碌無暇隨侍在側。「我沒上班,可以陪她。」蓮溫柔地說。也懷著忐忑的心坐上櫻的車子,去南橫、去宜蘭,就為滿足櫻回顧最愛景點的心願。
蓮陪伴櫻走至人謝幕。那天櫻感受到無法忍受的疼痛,蓮陪同去急診,當醫師宣布毫無希望時,她與櫻的女兒靜靜陪伴。櫻已無法言語,只能用最後的力氣以雙眼傳達最後的道謝與道別。我不明白蓮怎能如此不離不棄,不過是五年的友誼啊。蓮淡淡笑著回答:「我好像在了卻前世一段緣分。」
另一位朋友曾告訴我,說她的好友走不出陳年往事,「我想讓她快樂起來,邀她去旅行,她卻在行程中一路抱怨,回來後我發誓不再與她同行,但今年的旅遊我又約她了。」看我一臉疑惑,朋友說:「朋友嘛,我不約她誰約她呀?」
大概就像曾在網路上看到的句子:「友誼像磷火,在你周圍最黑暗的時刻顯出光亮。」而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說:「有了朋友,生命才顯出它全部的價值。」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逛書店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