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杰兒/那堂關於謝天的國文課

那堂關於謝天的國文課。圖/陳完玲
那堂關於謝天的國文課。圖/陳完玲

去年五月,疫情重燃的那陣子,孩子再度開啟線上課生涯。不用一大早起床接送孩子上學的早晨,我正輕鬆地啜飲咖啡,一旁是已端正坐好聽課的女兒,電腦裡傳來國文老師的聲音。

「這篇〈謝天〉在國中國文課本出現至少三、四十年了,你們的爸爸媽媽一定都讀過……」我在一旁忍不住點頭如搗蒜,顧不得打擾女兒,也要用氣音說:「對,這篇媽媽以前也讀過!」然後好奇地瞥了一眼電腦(彼時尚未看過老師的廬山真面目呢),有著浪漫波浪捲髮的老師,外表看起來果然一臉「我輩中人」,難怪一句話瞬間勾起媽媽的共鳴。

女兒淺淺一笑。老師的聲音繼續,「這篇文章的延伸佳句呢,就是『吃果子,拜樹頭』,也可以用一個很有名的科學家的話來表示,他說,『如果我看得比較遠,那是因為我……』」老師倏地話鋒一轉,「來,同學們,有誰要舉手回答的?」

我看著螢幕下方的舉手符號,彷彿參加機智搶答遊戲般地投入,差點按耐不住就要幫女兒按下那個小圓圈,「快……趕快舉手說!我看得比較遠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女兒再次用溫良恭儉讓的微笑回應我(啊,那神韻像極了我年輕時),顯然並不打算理會媽媽的熱情助攻。老師詢問幾次徒勞後,只好自己揭曉那是牛頓大師的謙辭。

螢幕上一張張青春臉龐,或者因為連日的遠距教學,此刻看來都有些木然。疫情的緊箍咒,堂而皇之地沒收了孩子們許多珍貴的人生回憶:畢業旅行、畢業典禮、校慶運動會、校際比賽……讓人措手不及且無可奈何。防疫大旗高舉,各種群聚風險的活動全數絕跡。然而,有些反諷弔詭的是,也是因為疫情,讓我今日有機會參與孩子的上課情形。

想近三十年前,我也是這樣略帶無感地在教室裡讀著〈謝天〉。當時覺得陳義過高,甚至高到有點俗(另篇曾讓我有類似感覺的課文是宋晶宜的〈雅量〉),而今只想著,該如何讓年輕的孩子能早點知曉呢?「因為需要感謝的人太多了,就感謝天吧。」說的究竟是一種怎樣謙遜誠摯的心情。

尤其,當遠方的戰火猶然未歇,許多貧病、苦厄仍在世上各個角落上演,太多太多別人親身遭遇的「事故」,輾轉到了我們耳裡,只化為雲淡風輕的「故事」;太多太多我們隨意揮揮手說了「再見」的人,後來其實無法再見……

幸福從來無須依靠比較而來,陳之藩讚介之推,「富亦謝天,貧亦謝天,病亦謝天,苦亦謝天」,如此不合邏輯,年輕時自然不懂。看著眼前正是娉娉十三餘的女兒,這個早上,我好像忽然懂得了。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親子互動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搬家大作戰5-1】黃大頭/幫老媽搬家到天國

觀景窗

柯幸玫/相遇,在旅途中

艾莉貓/育兒是整個村莊的事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